華文網

台州女寶寶帶“玉”而生,原來賈寶玉的故事是真的!

近日據《台州晚報》報導,台州的周女士生了一個帶“玉”而生的女寶寶!周女士與丈夫都是土生土長的天臺人,之前產檢一切安好,馬上到預產期了,因為胎兒宮內窘迫,最後選擇了剖宮產。

天臺縣人民醫院產科醫生在做剖腹產的過程中,當產婦的腹腔打開時,一個晶瑩剔透的“美玉”滑了出來。醫生們仔細觀察了一會兒,沒有其他異常,繼續手術,一個女寶寶呱呱墜地,2800克重,健康可愛。

等順利結束手術,醫護人員開始細細打量那個 “美玉”:長寬約四五釐米,厚約0.5釐米,大小和身量嬌小女子的掌心差不多,質地非常柔軟,外壁及其內包含的液體透明澄澈,美麗而神秘。

以前一直以為賈寶玉銜玉而生的故事只是個噱頭,通靈寶玉只是憑空捏造的,現在看起來並非一定是憑空捏造!

“嘴裡便銜下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上面還有許多字跡,就取名叫作寶玉。”——《紅樓夢》第二回

“托在掌上,只見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紅樓夢》第八回

什麼是腹腔游離體

腹腔游離體成因不明,可能是由於網膜狀附屬物/腸脂垂扭轉,發生梗死、皂化反應及鈣化。

腸脂垂為結腸旁大量分葉狀的脂肪組織,可能由鄰近腹腔臟器的一系列病理性過程導致腸脂垂增大、畸形,進而出現扭轉。當腸脂垂發生皂化和鈣化後,腹腔內富含蛋白的滲出液在其周圍積累包裹,同時由於腹腔內溫度升高發生變性,形成了“熟雞蛋”樣結構,隨著時間推移,其體積慢慢變大,最終脫離腸系膜游離於腹腔內,作為一個凝結核,逐漸被體液包裹進而增大。
鏡下表現為中央壞死、周邊層狀包裹嗜酸的同心圓狀纖維樣結構,伴鈣化。

腹腔游離體的來源可能是1、脂肪垂2、大網膜脂肪3、脂肪沉澱的淋巴結4、胰腺中的脂肪

腹腔游離體好發於50~70歲。游離體直徑0.8~9.8cm,多見於腹腔,盆腔、膀胱、直腸凹及結腸旁溝等。大體切面相似,為“熟雞蛋”樣,中央壞死或鈣化、周邊勻質同心圓層狀結構包裹。腹腔游離體一般游離在體腔內、不與器官相連,

也很少出現症狀,只有少數人會腹痛或造成外側壓迫腸子導致阻塞的情形。腹腔游離體一般呈白色,外形橢圓,像蛋一般,以蛋白質和鈣化物質組成的白色硬質顆粒物,多在剖腹探查或CT檢查時偶然發現的。

世界上最大的腹腔游離體

腹腔遊移體多為紅棗大小,長到鴨蛋大小實屬罕見。美國華盛頓州一名62歲男子,因為長年頻尿前往醫院求診,醫生照X光後,發現他的腹腔中有一顆巨大的白色卵型物體,經手術取出後發現,這顆“腫瘤”不僅外表光滑圓潤,像極了一顆“巨型茶葉蛋”,捏起來還十分有彈性,與一般表面凹凸不平的腫瘤極為不同。經過測量,這顆脂肪球的長度足達8.5公分,重量也有220克。

經手術取出後發現,這顆“腫瘤”不僅外表光滑圓潤,像極了一顆“巨型茶葉蛋”,捏起來還十分有彈性,與一般表面凹凸不平的腫瘤極為不同。經過測量,這顆脂肪球的長度足達8.5公分,重量也有2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