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必看丨所有蕭山人,這裡有一份“十一黃金周健康攻略”,請查收~

“十一”馬上就要到了,

恰逢國慶、中秋兩節,

很多人都已經開始規劃旅遊、聚會等活動。

不論你是出行還是和朋友小聚,

都少不了品嘗美食,

正在減肥的你,該如何迎接美食的誘惑?

中秋節吃月餅,有哪些講究?

外出旅遊度假,又該注意什麼呢?

讓我們來瞭解一下“十一”假期的健康攻略。

飲食篇

健康飲食助減肥

假日期間體重增加還是下降取決於什麼?其實完全取決於你的減重決心。

面對假期的挑戰,你可以選擇以過節為藉口放縱自己,

在一周的時間內完全忘記減重計畫;也可以給自己放個小假,略略放鬆,但還是維持已有的成果;更可以認真面對,持續努力,使體重繼續按軌道下降,你會選擇哪種方式呢?

如果你把長假看成一個平常的日子,在親友相聚的時候運用些聚餐技巧,相信你的體重還是會一樣下降的。

餐桌不是戰場

不要把餐桌當作減重的戰場,食物更不是敵人。在餐桌上挑選愛吃的東西,用細嚼慢嚥的方式延長進食帶來的愉悅,記得吃下的食物,每天做好記錄,你會發現控制熱量預算並不那麼困難。

假期的聚會,最重要的是與好久不見的親友相聚,拉拉家常,談談近況,因此,聊天比吃飯更能達到聚會的目的,多花點時間在與大家的溝通上,

你就不會與那些油膩的菜肴過於親密了。

小貼士

●嘗試一口食物咀嚼25次,看看和平時的狼吞虎嚥有沒有不一樣的感受。

●筷子下慢一點,每次少夾一點。

●主動申請下廚房幫忙,晚些上席就能少吃很多。

●面對別人夾給你的菜,愉快接受,咬一小口後放在盤子裡,等服務員清理的時候一起收走,既禮貌,也不怕吃多。

選擇低卡小食

喝喝茶,吃吃零食,每家每戶的待客之道都是如此,可是不知不覺間吃進去的零食量甚至超過正餐。

面對零食時,我們要更加小心,選擇耐咀嚼、低熱量的小零食,如低脂優酪乳、無餡粗糧餅乾,還有蘋果、雪梨等低熱量水果,就比較健康。

小貼士

●聊天打牌時,不要坐在靠近零食的桌子旁。

●手裡捧一杯熱茶,

嘴裡嚼一塊口香糖。

●人多的時候可以提議玩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桌面遊戲,這樣就會分散對零食的注意。

中秋吃蟹七注意

●蟹要現蒸現吃

一次吃不完,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乾淨、陰涼通風的地方,吃時必須回鍋再煮熟蒸透。

●清除四個內臟

清除蟹胃——蟹胃是蟹蓋裡三角形的骨質小包;丟棄蟹心——用勺柄將蟹身中間一個呈六角形的片狀物挑出來,那是蟹心部分應丟棄;

去除蟹腸——即由蟹胃通到蟹臍的一條黑線;

清掉蟹鰓——即長在蟹腹部如眉毛狀的兩排軟綿綿的東西,都應該清除掉。

●不與茶水同食

吃蟹時和吃蟹後1小時內不要喝茶。因為開水會沖淡胃酸,茶會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不利於消化吸收,還可能引起腹痛、腹瀉。

●蟹不宜吃太多

蟹肉性寒,脾胃虛寒者應注意,以免引起腹痛、腹瀉。

●勿與柿子同食

柿子中含鞣酸,蟹肉富含蛋白質,二者相遇,可凝固為鞣酸蛋白,不易消化,食物容易滯留在腸內發酵,導致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勿與花生同食

花生性味甘平,脂肪含量達45%,油膩之物遇寒涼之物易致腹瀉,故蟹不宜與花生同食,腸胃虛弱者尤應忌之。

●勿與冷飲同食

冷飲、冰淇淋等飲品屬寒涼之物,故不能與蟹同食,食蟹後也不可即食冷飲。

月餅好吃別多吃

中秋飲食的原則其實很簡單,只要掌握“低糖、低鹽、低油、高纖”的飲食概念,用完餐後可以散散步以利消化吸收,並減少脂肪堆積,就可以吃得開心又營養。

●當點心而非正餐

一般來說廣式月餅較大,可吃四分之一個,臺式月餅可吃三分之一。可選擇使用代糖的月餅、低油月餅、高纖低糖月餅、蒸的月餅。吃月餅的時候,不要再喝含糖飲料以免增加負擔。

●多吃高纖維食物

如:蔬菜、水果、燕麥、薏仁等,可幫助消化、去除油膩,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也有幫助。

●做運動消耗熱量

吃一小塊月餅可用減少其它類食物來調整,或增加活動量以消耗過多的熱量和降低血糖值。

●減少主食與油量

吃月餅時,可減少主食及烹調用油以平衡攝取量。

●特殊人群特殊吃

高脂血症患者——少吃酥皮類的月餅(如蛋黃酥、蘇式月餅),選擇麻糬月餅或蒸的月餅;

膽固醇高患者——要避免內餡含蛋黃或是肥肉的臺式月餅。美國心臟學會建議每人每日攝取的膽固醇不應超過300毫克,一個鹹蛋黃所含的膽固醇已達250-300毫克;

高血壓及腎臟病患者——要選擇鹽分低的月餅;

糖尿病患者——最好用血糖機監控吃月餅前後的血糖變化以調節進食量;

痛風患者——選擇月餅時,少吃包含堅果或肥肉的月餅;

胃炎及潰瘍病患者——不宜多食,因為月餅不易消化。

旅遊篇

零食有講究

在坐長途汽車、火車甚至飛機時,許多人有隨身攜帶食物的習慣,其中一些人尤其喜歡攜帶薯片等一些以油炸、膨化食品為主的零食或是各種果汁飲料。

對此,專家提醒大家,若過多攝入這類食物容易影響胃腸道正常消化,導致胃腸道不適或急性胃腸炎。

健康提醒:

除了飲用水之外,還應多吃鹼性食物,如海帶、紫菜、豆製品,還有新鮮的蘋果、獼猴桃以及粗糧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可以起到消除疲勞的作用。

同時,充足的水分、維生素不但能應對車廂內的乾燥,還能提高身體免疫能力,有助於防止便秘等疾病。

預防旅遊病

旅遊日射病:一些旅遊者在溫度較高時不喜歡戴遮陽帽,使得陽光的輻射對腦部顱骨引起損傷而得病。病人體溫雖不高,但感到全身不適,嚴重時容易導致心肺功能不全、暈厥等現象。

預防方法:合理安排旅遊時間,儘量避免在炎熱無風的氣候裡作野外徒步旅行;儘量穿色淺質薄的長袖衣服;戴防護帽和太陽鏡,擦防曬霜。還要帶足清涼飲料、十滴水等,喝淡鹽水,以保持水和鹽類的代謝平衡。

旅遊步行病:不少人喜歡徒步旅遊。一天下來,感到腰酸背痛,尤以兩隻腳最為明顯,足背腫脹,走起路來足跟疼痛,步履難行;有些人是由於腳和鞋長時間磨擦,導致腳趾起水泡,腳板磨破,嚴重的還會出現腿肚抽筋。

預防方法:暫時避免出行,換上舒適柔軟的鞋子,每晚用熱水泡腳,對小腿按摩30分鐘。

旅遊失眠症:很多人睡前都有自己的習慣,對於睡眠的環境,如房間、被子、枕頭等也會容易產生條件反射,只要接觸了這些東西,便自然引起睡意。而對於旅遊者來說,麻煩就來了,有些人不適應新環境,就會引起失眠。如周圍環境的嘈雜、枕頭的高低、燈光等原因,造成長時間無法入睡。

預防方法:要想避免這樣的困擾,最好跟平常一樣,按時休息,把以前的習慣帶到旅途中。睡前準備很重要,可洗個溫水澡,也可熱水泡泡腳,上床後心裡要排除一切雜念,做到全身放鬆,這樣就會漸入夢鄉。

高山旅遊病:有人喜歡到西部高原旅遊,由於種種不適容易出現“高山旅遊病”,症狀有頭痛、脈搏跳動快、呼吸困難等。這是由於地勢增高、空氣稀薄、氧氣減少,使人缺氧所致。

預防方法:去高原旅遊前,須對身體進行認真的檢查,如果心肺和身體重要器官患有疾病者,不宜去高原,以免發生意外。

出門要帶藥:

“十一”黃金周出遊度假,常備藥物要帶好。你可以選擇幾隻細長圓柱體小藥瓶,瓶內盛什麼藥品要根據自己的需要。藥品應裝在密封不透氣的小瓶裡,餘下的空間用棉絨塞滿。

出行注意安全

秋季是登山、賞紅葉的好時節,在欣賞美景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避免單獨遊玩:在自然風景區旅遊時,儘量不要獨自去人跡罕至或尚未開發的區域,以防迷路,釀成事故。

穿鞋舒適方便:需爬山越嶺時,不要穿皮鞋、高跟鞋,以免扭傷或跌傷。

攀登切勿冒險:不要為了欣賞一些“不可及”的風光而攀登山石、樹木、房屋或涉水。

不吃不明食物:不要食用種類不明的野果、菌類,以防中毒。

預防毒蟲叮咬:不要隨便進入深草叢,以防被野鼠、毒蛇或其它動物咬傷。秋天,一些對人體構成威脅的毒蟲、蛇、馬蜂等,往往利用茂密的灌木叢隱蔽起來,當人們不慎碰到它們時,就會向人攻擊。

小貼士:

在野外對付毒蟲的辦法比較多,比較實用的是找一根一米左右長的木棍,以便應急用。一旦發現毒蟲或蛇之類的動物後,如果沒有把握將其消滅或趕走,就要立即回避。不要大喊大叫。萬一被襲擊,儘量擠出傷口中的毒液,並迅速去醫院救治。

運動量力而行

量力而行:旅遊尤其是登山時,要量力而行,有張有弛,在輕鬆的心態下登山。

準備手杖:必要時可準備一根手杖,走山路時它會助您一臂之力。

水與食物:準備爬山體力消耗很大,使人更容易感到饑餓、體乏,因此要帶上含有足夠熱量的零食,如巧克力、去皮的花生等,都可以幫助補充體力。記得帶水,但不需要太多,既解渴又不構成旅途累贅最好。

祝大家都有一個快樂的假期~

清除蟹胃——蟹胃是蟹蓋裡三角形的骨質小包;丟棄蟹心——用勺柄將蟹身中間一個呈六角形的片狀物挑出來,那是蟹心部分應丟棄;

去除蟹腸——即由蟹胃通到蟹臍的一條黑線;

清掉蟹鰓——即長在蟹腹部如眉毛狀的兩排軟綿綿的東西,都應該清除掉。

●不與茶水同食

吃蟹時和吃蟹後1小時內不要喝茶。因為開水會沖淡胃酸,茶會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不利於消化吸收,還可能引起腹痛、腹瀉。

●蟹不宜吃太多

蟹肉性寒,脾胃虛寒者應注意,以免引起腹痛、腹瀉。

●勿與柿子同食

柿子中含鞣酸,蟹肉富含蛋白質,二者相遇,可凝固為鞣酸蛋白,不易消化,食物容易滯留在腸內發酵,導致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勿與花生同食

花生性味甘平,脂肪含量達45%,油膩之物遇寒涼之物易致腹瀉,故蟹不宜與花生同食,腸胃虛弱者尤應忌之。

●勿與冷飲同食

冷飲、冰淇淋等飲品屬寒涼之物,故不能與蟹同食,食蟹後也不可即食冷飲。

月餅好吃別多吃

中秋飲食的原則其實很簡單,只要掌握“低糖、低鹽、低油、高纖”的飲食概念,用完餐後可以散散步以利消化吸收,並減少脂肪堆積,就可以吃得開心又營養。

●當點心而非正餐

一般來說廣式月餅較大,可吃四分之一個,臺式月餅可吃三分之一。可選擇使用代糖的月餅、低油月餅、高纖低糖月餅、蒸的月餅。吃月餅的時候,不要再喝含糖飲料以免增加負擔。

●多吃高纖維食物

如:蔬菜、水果、燕麥、薏仁等,可幫助消化、去除油膩,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也有幫助。

●做運動消耗熱量

吃一小塊月餅可用減少其它類食物來調整,或增加活動量以消耗過多的熱量和降低血糖值。

●減少主食與油量

吃月餅時,可減少主食及烹調用油以平衡攝取量。

●特殊人群特殊吃

高脂血症患者——少吃酥皮類的月餅(如蛋黃酥、蘇式月餅),選擇麻糬月餅或蒸的月餅;

膽固醇高患者——要避免內餡含蛋黃或是肥肉的臺式月餅。美國心臟學會建議每人每日攝取的膽固醇不應超過300毫克,一個鹹蛋黃所含的膽固醇已達250-300毫克;

高血壓及腎臟病患者——要選擇鹽分低的月餅;

糖尿病患者——最好用血糖機監控吃月餅前後的血糖變化以調節進食量;

痛風患者——選擇月餅時,少吃包含堅果或肥肉的月餅;

胃炎及潰瘍病患者——不宜多食,因為月餅不易消化。

旅遊篇

零食有講究

在坐長途汽車、火車甚至飛機時,許多人有隨身攜帶食物的習慣,其中一些人尤其喜歡攜帶薯片等一些以油炸、膨化食品為主的零食或是各種果汁飲料。

對此,專家提醒大家,若過多攝入這類食物容易影響胃腸道正常消化,導致胃腸道不適或急性胃腸炎。

健康提醒:

除了飲用水之外,還應多吃鹼性食物,如海帶、紫菜、豆製品,還有新鮮的蘋果、獼猴桃以及粗糧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可以起到消除疲勞的作用。

同時,充足的水分、維生素不但能應對車廂內的乾燥,還能提高身體免疫能力,有助於防止便秘等疾病。

預防旅遊病

旅遊日射病:一些旅遊者在溫度較高時不喜歡戴遮陽帽,使得陽光的輻射對腦部顱骨引起損傷而得病。病人體溫雖不高,但感到全身不適,嚴重時容易導致心肺功能不全、暈厥等現象。

預防方法:合理安排旅遊時間,儘量避免在炎熱無風的氣候裡作野外徒步旅行;儘量穿色淺質薄的長袖衣服;戴防護帽和太陽鏡,擦防曬霜。還要帶足清涼飲料、十滴水等,喝淡鹽水,以保持水和鹽類的代謝平衡。

旅遊步行病:不少人喜歡徒步旅遊。一天下來,感到腰酸背痛,尤以兩隻腳最為明顯,足背腫脹,走起路來足跟疼痛,步履難行;有些人是由於腳和鞋長時間磨擦,導致腳趾起水泡,腳板磨破,嚴重的還會出現腿肚抽筋。

預防方法:暫時避免出行,換上舒適柔軟的鞋子,每晚用熱水泡腳,對小腿按摩30分鐘。

旅遊失眠症:很多人睡前都有自己的習慣,對於睡眠的環境,如房間、被子、枕頭等也會容易產生條件反射,只要接觸了這些東西,便自然引起睡意。而對於旅遊者來說,麻煩就來了,有些人不適應新環境,就會引起失眠。如周圍環境的嘈雜、枕頭的高低、燈光等原因,造成長時間無法入睡。

預防方法:要想避免這樣的困擾,最好跟平常一樣,按時休息,把以前的習慣帶到旅途中。睡前準備很重要,可洗個溫水澡,也可熱水泡泡腳,上床後心裡要排除一切雜念,做到全身放鬆,這樣就會漸入夢鄉。

高山旅遊病:有人喜歡到西部高原旅遊,由於種種不適容易出現“高山旅遊病”,症狀有頭痛、脈搏跳動快、呼吸困難等。這是由於地勢增高、空氣稀薄、氧氣減少,使人缺氧所致。

預防方法:去高原旅遊前,須對身體進行認真的檢查,如果心肺和身體重要器官患有疾病者,不宜去高原,以免發生意外。

出門要帶藥:

“十一”黃金周出遊度假,常備藥物要帶好。你可以選擇幾隻細長圓柱體小藥瓶,瓶內盛什麼藥品要根據自己的需要。藥品應裝在密封不透氣的小瓶裡,餘下的空間用棉絨塞滿。

出行注意安全

秋季是登山、賞紅葉的好時節,在欣賞美景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避免單獨遊玩:在自然風景區旅遊時,儘量不要獨自去人跡罕至或尚未開發的區域,以防迷路,釀成事故。

穿鞋舒適方便:需爬山越嶺時,不要穿皮鞋、高跟鞋,以免扭傷或跌傷。

攀登切勿冒險:不要為了欣賞一些“不可及”的風光而攀登山石、樹木、房屋或涉水。

不吃不明食物:不要食用種類不明的野果、菌類,以防中毒。

預防毒蟲叮咬:不要隨便進入深草叢,以防被野鼠、毒蛇或其它動物咬傷。秋天,一些對人體構成威脅的毒蟲、蛇、馬蜂等,往往利用茂密的灌木叢隱蔽起來,當人們不慎碰到它們時,就會向人攻擊。

小貼士:

在野外對付毒蟲的辦法比較多,比較實用的是找一根一米左右長的木棍,以便應急用。一旦發現毒蟲或蛇之類的動物後,如果沒有把握將其消滅或趕走,就要立即回避。不要大喊大叫。萬一被襲擊,儘量擠出傷口中的毒液,並迅速去醫院救治。

運動量力而行

量力而行:旅遊尤其是登山時,要量力而行,有張有弛,在輕鬆的心態下登山。

準備手杖:必要時可準備一根手杖,走山路時它會助您一臂之力。

水與食物:準備爬山體力消耗很大,使人更容易感到饑餓、體乏,因此要帶上含有足夠熱量的零食,如巧克力、去皮的花生等,都可以幫助補充體力。記得帶水,但不需要太多,既解渴又不構成旅途累贅最好。

祝大家都有一個快樂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