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人的數學教育,沒你想的那麼好

在民間流傳的眾多都市傳說中,中國人的數學能力無疑是為人們深信不疑津津樂道的一個。小到超市數零錢教外國收銀員做人,大到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國人“數學能力”的每一點風吹草動都能引發熱議。

一些廣為人知的例子像是上半年英國學校引進上海數學教材,BBC引發爭論的《中國老師來了》紀錄片,還有在朋友圈裡不知道震驚了多少外國人的九九乘法表等等都顯示了國人的對數學的驕傲。如果這些你都不知道,那你肯定聽過中國小學生學的數學知識外國人要初中才學類似的說法。

中國人接受的數學教育的難度是否真的能碾壓全世界呢?事實可能未必如此。

來自中國西南大學的一些研究者通過研究不同國家的小學數學教材對各國數學教育的難度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中國學生接受的數學教育可能比我們想像中弱得多。

在12個國家的教材整體難度上,法國以0.669分高居榜首,與其它國家拉開了相當大的分差。盛產數學天才的俄羅斯則以0.605分排在第二,而德國的兩套教材以相似的分數分列三四位元。

人們印象中數學成績優異的東亞三國排在第5-7位——考慮到該研究一共只分析了12套教材,這個成績顯得極為平淡,更與人們想像中中國數學教材難度橫掃世界的地位極不相稱。同樣,一向以數學成績出名的新加坡在這項研究中的表現也不是很好,

僅以0.564分排名第9。

從具體維度來看,法國的數學教育在內容廣度方面表現得相當突出,內容深度方面也排在世界第一;俄羅斯則更注重練習的難度,對內容廣度並不太重視。而東亞三國的教材則表現平平:內容廣度方面以0.4364分並列第7,深度方面中國以0.684分列第6,而相對突出的習題難度仍以0.53分落後於法國、俄羅斯甚至美國等地。

不過每一個上過數學課的中國學生都知道,

教材在中國的數學教育中所占的比例是有限的。教材的難度並不等同于學生掌握的程度,東亞學生更傾向于更多的課後練習。數學老師指定的教輔材料和發不完的卷子,量大的同時難度也遠超教材,對很多人來說是童年難以逃脫的噩夢。再者,相對於玩玩鬧鬧就能混過去的小學數學,中學數學才是更多人的痛苦回憶。

但即使是在中學生數學能力考核中,中國的表現也並不像人們相信的那樣出類拔萃。

中國數學成績的鼓吹者很愛引用的經合組織PISA的成績:2009年中國首次參加該測試時,在閱讀、數學與科學三科均列世界第一;2012年數學仍為第一,且領先於第二的新加坡四十分。

不過很少人提到的是,在這兩次測試中,中國只有上海一個城市參與。事實上,北京、江蘇和廣東在2015年加入測試後,中國數學成績的排名已降至第六——當然這仍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但考慮到教育水準更低的中西部地區,中國學生的平均數學成績無疑不會像排名那樣的光鮮。

中國人的數學不差,也沒有傳說中那麼強。如果超市買菜能算清找零幾毛錢能拿來吹牛逼,那麼背誦19X19乘法口訣的印度學生也可以宣佈印度數學吊打全世界了。在標準普爾此前進行的《全球經濟素養調查》中,熱愛炒股掙錢的中國人民,過半連基本的儲蓄複利都算不對。

但考慮到教育水準更低的中西部地區,中國學生的平均數學成績無疑不會像排名那樣的光鮮。

中國人的數學不差,也沒有傳說中那麼強。如果超市買菜能算清找零幾毛錢能拿來吹牛逼,那麼背誦19X19乘法口訣的印度學生也可以宣佈印度數學吊打全世界了。在標準普爾此前進行的《全球經濟素養調查》中,熱愛炒股掙錢的中國人民,過半連基本的儲蓄複利都算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