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陷入經營困境,負債百億,瀕臨破產,誰會成為下一個接盤俠?

縱觀所有企業的發展史,似乎都有其相似之處,而每一個企業家在最初建立公司的時候都滿懷著壯志淩雲之心,

渴望打造出一個商業帝國。然而,事實卻如蝴蝶效應一般,一次又一次的給予重創,直到被消費者遺忘,失去市場競爭力,一步步走向衰落。

曾經的雨潤食品,中國最大的肉製品生產企業之一,在最鼎盛時期創下過1061億元的銷售業績,如今卻陷入破產,負債百億,被銀行追債的苦境。主營業務也因庫存積壓過重致使行銷壓力過大,

業績停止增長。失去銷售來源,資不抵債的雨潤,正如一艘承載數萬人的遊輪,在暴風雨中搖搖晃晃,無法靠岸。

根據雨潤食品於2016年發佈的財報顯示,公司收入167.02億港元,虧損23.42億港元,較2015年整整下滑了17.2%。資產和總負債分別為193.1億港元和99.19億港元,總負債接近目前雨潤每年的營收。

而在過去的六年裡,雨潤食品的營收一直處於低谷。據觀察,2011年到2013年期間,雨潤食品的營業額分別是323.15億港元、267.82億港元、214.14億港元,

營收逐年縮水,呈現出遞減的趨勢。

通過這組資料不難看出,雨潤的病症並非一時之痛,其產品線實質上早已呈現出不良業態,沒有及時做出產品調整,也沒能及時抓住市場,儘管其他產業鏈上的收益暫時存有回報,可收效甚微,不見明顯起色。

同年,雨潤食品的核心子公司南京雨潤兩次出現債務違約,一次是本金金額人民幣5億元的短期融資券,

另一次是本金金額人民幣10億元的中期票據,均不能按期償還。即便此後的債務雖有償還,可是其企業的公信力卻也因此消失,被銀行悄無聲息的掛上了“黑名單“。

過去的幾年裡,雨潤在食品行業的市場份額在逐步流失,加之雨潤董事長也被監視居住,使雨潤失去了主心骨,專案的運轉也同時陷入僵局。

假如說,雨潤沒有南京的負債事件,或許還能保持一定的市場地位,

起碼不會因如今債務風波頻頻發出告急的聲音,背後的困頓是每一個企業經營過程中都會產生的現象,而這並非個案。

業務低迷,主營業務不能帶來收入,資金鏈斷裂,使得運營轉狂不能正常運轉,負增長的攀升,雨潤在人們心中的印象也漸漸變得模糊。

信用評級下降,失去了可以融資的來源

2011年,是雨潤食品發展的鼎盛時期,雨潤集團的總資產達358億人民幣,員工總數為10萬多人。

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員胡潤《2011胡潤品牌榜》排名第39位,品牌價值達125億元。在《2011中國食品與飲料品牌》中“雨潤“價值排名第二,是江蘇地區僅有的兩個價值上百億的品牌。同年的9月3號的2011企業500強發佈企業高峰會中,雨潤集團以647.55億元位列中國500強的第128位,製造業500強的第56位。其品牌價值也以182.04億元位列中國品牌500強。可以說,2011年,是真個雨潤集團光輝榮耀的一年,不僅在銷售額業績上獲得喜人成績,在品牌價值實現上,也獲得了對應的殊榮。

而此後的2012年,雨潤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17%,可以說,是雨潤實現收益的豐收元年。只可惜,好景不長,自2012年之後,連續六年的虧損,長期高位負債,也使它的信用評級連續下調。

去年的3月15日,新世紀評級將南京雨潤主體信用等級由BB下調為C級,並列入負面觀察名單。隨後,雨潤食品就出現債券違約,雖最終償還了債務,但信用評級的失信,融資也成為了困難,渴望能夠變賣資產,向銀行借款維繫生產的夢也跟著破碎。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昔年的秦池酒廠一味追逐企業品牌價值,媒體宣傳,忘記自己的經營初衷,讓可以獲得收益的產品失去競爭力,最終沒落,這似乎都在訴說著一個企業的興衰並非沒有理由可循。

盲目擴張經營,忽略主營業務

盤點雨潤的發展路徑,2011年是雨潤高速發展時期,尚有充足現金流可以維繫正常的資金運轉。或許正是因為一時的得意,雨潤開始大幅度擴張,投資廠房,購買設備超過48億港元,投資金額暴增,在地產、商業、物流、旅遊方便不斷投入資金,渴望能成為多元化的經營企業。只是,這剛好是一個企業發展中最大的風險。

從艾瑞諮詢的一份報告來看,雨潤過度投資的時期也剛好是互聯網電子商務高度發展的一個時期,消費者的購物心理正字發生質的飛躍,接受資訊的管道增多,對食品的挑剔成都也在逐漸變化。

此時的電子商務正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瘋狂的生長,不僅打破了原有的線下零售購物的規律,阿裡巴巴的天貓還率先開啟了“雙11的購物方式“,以此帶來的對實體零售的衝擊是巨大的。同時,實體經濟也在轉型變革的道路上開始了磨難,對雨潤而言,要做的不是擴張,而是應該投入大量資金在主營業務的食品上,剔除遲遲沒有回報的產品線投入和時間,減少成本,以便獲得最大的投資回報率。

只是,處於巔峰的雨潤已經來不及再做過多思考,負債率逐年攀升,高達90%,沒有了可流動的資金鏈,將食品的產業鏈也一起拖垮。

據官網資料顯示,雨潤食品縱向覆蓋了種植、飼料、養殖、屠宰、精深加工、生鮮連鎖、冷鏈運輸和電商,橫向延伸至生物制藥農產品物流、包裝印刷等。可以一見的是,雨潤在業務的延伸上遍及各個領域,渴望能將產業進行圈地實施,打造成產業鏈的閉環。野心之大,昭昭之心,卻始終沒能換回收益。

隨著原材料價格的增長,雨潤行銷壓力也面臨去庫存、滯銷等惡性循環。面對業績下滑,持續虧損,雨潤在不斷尋求出路,不得不選擇出售子公司。

以資抵債,宛若當年諾基亞被迫出售主大樓的困境。雨潤食品如同困頓之獸,被資金鏈和高額債務鎖住,沒有回轉餘地。

黑格爾說:“存在即有理由。”倘若用於雨潤的發展,它的每一步看似都有其相關支出。昔年董事長在企業發展的途徑中,不斷投身慈善,對發展困境的企業進行救助扶持,不斷將新鮮血液融入雨潤食品,今天的雨潤食品的工作人員人數高達十幾萬人,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設想一下,如果一時之間,這些人統統面臨失業,將會對人才市場造成一個怎樣龐大的衝擊。壓力,不僅僅是雨潤的破產,更是加重了人才市場負重。

從董事長在公司以外的行為來看,正如雨潤食品的盲目擴張一樣,野心的龐大,與企業的發展緊密關聯。

實業的困境,誰來拯救企業的轉型陣痛

蘇銀霞的事件折射出當今企業經營的一些悲涼,目前中國的經濟處於改革轉型期,不少實業都面臨倒閉的風險。蘇銀霞由於經營不善,資產不良,無法獲得銀行融資,不得不向高利貸尋求救助,不肯放棄,步步驚心的舉措似乎在告訴所有的企業家們,棄車保卒,穩紮穩打的精神依然需要。

產品線是企業迴圈運轉的一個重要經濟來源,也是關鍵組成部分,雨潤食品在追逐盲目的過程中忽略了這一點。而董事長的監視居住也讓雨潤食品失去了決策權,項目擱置,引發了企業一些固守的毛病。

隨著近幾年電商的興起,消費升級,人們在消費的需求上追逐的不單是高品質,而是對生活的品質要求。霧霾加重,食品行業頻頻爆發的負面新聞,食品行業在人們心中的印象也逐漸發生改變,要求越來越高,人們追求的健康,從對濃縮還原果汁取代碳酸飲料,從捨棄速食麵等行為來看,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外部因素干擾。

如此,作為主打食品經營的雨潤食品公司,偏偏忘記他們的經濟收入來源供給,正是被我們稱為“上帝”的顧客。

惡性循環

董事長的事件加劇了企業的衰敗之路,大膽猜想,公司內部的股權分配經營也在此期間出現問題。個人利益和企業利益之間徘徊不定。與此同時,金鑼、雙匯也佔據了肉制製品較大的市場份額,這就給雨潤增添了壓力。當競爭力不足,盲目多元經營帶來的損傷,債務問題的疊加,都是困境的產生關鍵。

單從產品方面來看,雨潤以冷鮮肉為主,然而冷鮮肉存在極大的供應鏈運輸弊端,相比冷鮮肉行業的另一龍頭企業雙匯經營的常溫產品,能適應不同市場環境,相比起這一點,雨潤的市場滲透率遠不及雙匯。

加之原材料價格、生豬肉的價格不斷上漲,行銷壓力的弱化,內部消化能力又差等體現,雨潤的虧損也在意料之中。

如果說,歷史總有驚人相似之處,企業的經營就是一場跟自己、市場、消費者的博弈,生存的較量和不確定性都在給如今的企業增加難度。

有句話說:“意見每個人都有,可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意見是對的。”假如說,傳統企業的發展陣痛源自於它固有的陳舊思想,是否也能在其中找到出路。

對雨潤,倒閉顯然還不足以維繫,畢竟數十萬人的就業都被牢牢緊握,一旦爆發,人才市場的恐慌就岌岌可危,難以言喻。

除了期待有個接盤俠來接盤,是否也能給處於經營中的企業一個思考:“究竟如何做,才能算不違背多年的努力。”

在品牌價值實現上,也獲得了對應的殊榮。

而此後的2012年,雨潤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17%,可以說,是雨潤實現收益的豐收元年。只可惜,好景不長,自2012年之後,連續六年的虧損,長期高位負債,也使它的信用評級連續下調。

去年的3月15日,新世紀評級將南京雨潤主體信用等級由BB下調為C級,並列入負面觀察名單。隨後,雨潤食品就出現債券違約,雖最終償還了債務,但信用評級的失信,融資也成為了困難,渴望能夠變賣資產,向銀行借款維繫生產的夢也跟著破碎。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昔年的秦池酒廠一味追逐企業品牌價值,媒體宣傳,忘記自己的經營初衷,讓可以獲得收益的產品失去競爭力,最終沒落,這似乎都在訴說著一個企業的興衰並非沒有理由可循。

盲目擴張經營,忽略主營業務

盤點雨潤的發展路徑,2011年是雨潤高速發展時期,尚有充足現金流可以維繫正常的資金運轉。或許正是因為一時的得意,雨潤開始大幅度擴張,投資廠房,購買設備超過48億港元,投資金額暴增,在地產、商業、物流、旅遊方便不斷投入資金,渴望能成為多元化的經營企業。只是,這剛好是一個企業發展中最大的風險。

從艾瑞諮詢的一份報告來看,雨潤過度投資的時期也剛好是互聯網電子商務高度發展的一個時期,消費者的購物心理正字發生質的飛躍,接受資訊的管道增多,對食品的挑剔成都也在逐漸變化。

此時的電子商務正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瘋狂的生長,不僅打破了原有的線下零售購物的規律,阿裡巴巴的天貓還率先開啟了“雙11的購物方式“,以此帶來的對實體零售的衝擊是巨大的。同時,實體經濟也在轉型變革的道路上開始了磨難,對雨潤而言,要做的不是擴張,而是應該投入大量資金在主營業務的食品上,剔除遲遲沒有回報的產品線投入和時間,減少成本,以便獲得最大的投資回報率。

只是,處於巔峰的雨潤已經來不及再做過多思考,負債率逐年攀升,高達90%,沒有了可流動的資金鏈,將食品的產業鏈也一起拖垮。

據官網資料顯示,雨潤食品縱向覆蓋了種植、飼料、養殖、屠宰、精深加工、生鮮連鎖、冷鏈運輸和電商,橫向延伸至生物制藥農產品物流、包裝印刷等。可以一見的是,雨潤在業務的延伸上遍及各個領域,渴望能將產業進行圈地實施,打造成產業鏈的閉環。野心之大,昭昭之心,卻始終沒能換回收益。

隨著原材料價格的增長,雨潤行銷壓力也面臨去庫存、滯銷等惡性循環。面對業績下滑,持續虧損,雨潤在不斷尋求出路,不得不選擇出售子公司。

以資抵債,宛若當年諾基亞被迫出售主大樓的困境。雨潤食品如同困頓之獸,被資金鏈和高額債務鎖住,沒有回轉餘地。

黑格爾說:“存在即有理由。”倘若用於雨潤的發展,它的每一步看似都有其相關支出。昔年董事長在企業發展的途徑中,不斷投身慈善,對發展困境的企業進行救助扶持,不斷將新鮮血液融入雨潤食品,今天的雨潤食品的工作人員人數高達十幾萬人,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設想一下,如果一時之間,這些人統統面臨失業,將會對人才市場造成一個怎樣龐大的衝擊。壓力,不僅僅是雨潤的破產,更是加重了人才市場負重。

從董事長在公司以外的行為來看,正如雨潤食品的盲目擴張一樣,野心的龐大,與企業的發展緊密關聯。

實業的困境,誰來拯救企業的轉型陣痛

蘇銀霞的事件折射出當今企業經營的一些悲涼,目前中國的經濟處於改革轉型期,不少實業都面臨倒閉的風險。蘇銀霞由於經營不善,資產不良,無法獲得銀行融資,不得不向高利貸尋求救助,不肯放棄,步步驚心的舉措似乎在告訴所有的企業家們,棄車保卒,穩紮穩打的精神依然需要。

產品線是企業迴圈運轉的一個重要經濟來源,也是關鍵組成部分,雨潤食品在追逐盲目的過程中忽略了這一點。而董事長的監視居住也讓雨潤食品失去了決策權,項目擱置,引發了企業一些固守的毛病。

隨著近幾年電商的興起,消費升級,人們在消費的需求上追逐的不單是高品質,而是對生活的品質要求。霧霾加重,食品行業頻頻爆發的負面新聞,食品行業在人們心中的印象也逐漸發生改變,要求越來越高,人們追求的健康,從對濃縮還原果汁取代碳酸飲料,從捨棄速食麵等行為來看,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外部因素干擾。

如此,作為主打食品經營的雨潤食品公司,偏偏忘記他們的經濟收入來源供給,正是被我們稱為“上帝”的顧客。

惡性循環

董事長的事件加劇了企業的衰敗之路,大膽猜想,公司內部的股權分配經營也在此期間出現問題。個人利益和企業利益之間徘徊不定。與此同時,金鑼、雙匯也佔據了肉制製品較大的市場份額,這就給雨潤增添了壓力。當競爭力不足,盲目多元經營帶來的損傷,債務問題的疊加,都是困境的產生關鍵。

單從產品方面來看,雨潤以冷鮮肉為主,然而冷鮮肉存在極大的供應鏈運輸弊端,相比冷鮮肉行業的另一龍頭企業雙匯經營的常溫產品,能適應不同市場環境,相比起這一點,雨潤的市場滲透率遠不及雙匯。

加之原材料價格、生豬肉的價格不斷上漲,行銷壓力的弱化,內部消化能力又差等體現,雨潤的虧損也在意料之中。

如果說,歷史總有驚人相似之處,企業的經營就是一場跟自己、市場、消費者的博弈,生存的較量和不確定性都在給如今的企業增加難度。

有句話說:“意見每個人都有,可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意見是對的。”假如說,傳統企業的發展陣痛源自於它固有的陳舊思想,是否也能在其中找到出路。

對雨潤,倒閉顯然還不足以維繫,畢竟數十萬人的就業都被牢牢緊握,一旦爆發,人才市場的恐慌就岌岌可危,難以言喻。

除了期待有個接盤俠來接盤,是否也能給處於經營中的企業一個思考:“究竟如何做,才能算不違背多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