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尋找不足與優勢,中國新能源車企將迎來黃金十年丨行家匯

隔行如隔山,行行出狀元。這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找不出兩個完全同步,齊漲共跌的行業。瞭解行業,瞭解它的上下游和產品鏈;走進行業,直面它的機遇與風險;選擇行業,

當然一定在瞭解、走進之後,才有發言權。從8月中開始,《股市大家談》開設了新欄目“行家匯”,希望帶給各位投資人不一樣的分析視角,很少展示在個人投資者面前的賣方觀點。

這一期我們請到的是:中泰證券電力設備新能源行業的首席分析師——邵晶鑫。

來說說一些 龍頭新能源車車企的發展方向。比如比亞迪,特斯拉,它們的一些市場戰略分析。

新能源車與傳統的對比

前幾年,

新能源車車企在格局上是有較大的不同。比如比亞迪、北汽、江淮這些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走的比較靠前,很明顯看得出他們在這領域的佈局是比較堅決,執行能力也很強。

而傳統的燃油車車企,可能還沒有完全看清楚未來的發展方向,也不清楚未來政策上的變化,所以採取的還是跟隨的策略。

明顯的是,上汽、一汽、江淮等國內車企都在新能源車領域加大力度,有一個重要的因素,

是什麼呢?

鋰電池成本的的變化。成本下降的幅度是超出所有人的預期的,也就是現在很多傳統車企開始重視新能源汽車的原因。原本鋰電池下降速度慢,整車成本下不去,是不能和燃油車進行抗衡。但是如果鋰電池成本下降速度非常快的話,

很可能到2020年,購置成本就可以和燃油車進行抗衡,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再往下降,就能實現一次性購入成本比燃油車低,這樣就會真正的迎來新能源汽車的一個轉捩點。

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龍頭老大——特斯拉

特斯拉很明顯是電動車裡一個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

特斯拉最近已經有30輛特斯拉model 3已經開始交付這個客戶了,一旦進入到中國市場之後對整個市場影響是比較大的。

在技術上,它把握了非常核心的一些要素。在成本上,控制也是做得非常好,未來特斯拉能夠做3到4個大型工廠,目的就是把電池的成本把它降下來,基於對這個行業的瞭解,特斯拉如果要做成這樣一個體量和規模,未來一定要在中國建電池廠或者說是車場。

一個觀點就是中國政府一直在提這個新能源汽車要實現彎道超車,彎道超車的一個最核心的就是鋰電池。

特斯拉的電池是在全世界都是具有領先領先優勢的。對於整車裡面最核心的一個零部件,中國的電池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的時候,那麼這個彎道操作是可以完成,這裡面最主要就在於鋰電池的四大材料,經過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非常高的壁壘,現在很多電子廠在擴產,包括在國外的電子廠也在擴產,很多原材料是從中國買的,所以未來特斯拉如果要建這麼大的一個鋰電池產能的話,一定要考慮在中國這個原材料最富集的地方來建築工廠,所以特斯拉帶動的產業鏈是非常大的,就像iPhone一樣,帶來一個中國新能源產業的一個黃金十年。

作者:張添翼 包嶸編輯:楊燊監製:王俊稷 聲明:本文系第一財經廣播衛星公眾號獨家內容,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第一財經廣播”

那麼這個彎道操作是可以完成,這裡面最主要就在於鋰電池的四大材料,經過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非常高的壁壘,現在很多電子廠在擴產,包括在國外的電子廠也在擴產,很多原材料是從中國買的,所以未來特斯拉如果要建這麼大的一個鋰電池產能的話,一定要考慮在中國這個原材料最富集的地方來建築工廠,所以特斯拉帶動的產業鏈是非常大的,就像iPhone一樣,帶來一個中國新能源產業的一個黃金十年。

作者:張添翼 包嶸編輯:楊燊監製:王俊稷 聲明:本文系第一財經廣播衛星公眾號獨家內容,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第一財經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