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村這個工作,一天10小時能掙100多,60多歲老人搶著幹!

現在,筆者老家村子裡,玉米都已收完了,秋季除了過一段時間種小麥,人們最重要的事,就剩下一件了:收朝天椒。

朝天椒,是村子裡最重要的經濟作物。留在村裡種地的農民,朝天椒帶來的收入,遠遠超過小麥和玉米。

在我們這裡,一畝地夏種玉米秋種小麥,一年兩季下來也就收入1000多塊錢,除去成本可能1000還不到。

但種植朝天椒,收入就多了,一畝地一般年份畝產五六百斤幹辣椒,每斤4塊錢,也能掙到兩千塊錢,這收入遠遠多於玉米的了。

當然,種朝天椒比種玉米、小麥這些“懶莊稼”,要更費事,從種到摘,都需要大量人工。

現在,村裡的朝天椒都長到了時候,農民們把辣椒割了,運到家裡,再慢慢地摘下來,然後才能晾乾、賣出。

摘朝天椒最費時費力了,需要純手工,一個一個地從辣椒棵上摘下來。

一畝地的小辣椒,一家3口人摘,可能就需要幾天時間了。有的種的多的,靠自己家人摘,可能需要好幾個月才能摘完。

因此,一項新的工作就出現了——專門請人摘朝天椒。

筆者打聽了一下,現在這個工作,都是純粹的按斤算錢,摘1斤給多少錢。有的人家給的多,1斤能給到4毛、5毛,有的少的給3毛的。

幹這個活,手快的,一天摘下來上百斤,甚至100多斤都沒啥問題。

幹這個活的,也是村裡人,並且多數是老人。因為有的人家,家裡只剩老人、孩子的,一般都不種地,把地租出去了。老人在家沒事,也閒不住,沒事就找這樣的“工作”,掙點錢留給孩子或是自己用。

摘小辣椒,其實也不輕鬆:需要一直坐著,時間一長,尤其是老人,就容易腿麻、身體不舒服;手要不停,

想多掙錢的,更是不怎麼歇,一直在摘,一天下來,雙手大拇指、食指摘得很疼;小辣椒還很辣,比較刺鼻,摘的時候,不能用手去撓癢、擦汗,否則身上就會火辣地疼,非常難受。還有的人,對辣椒味熏得眼睛不停流淚,過敏的身上還會起紅塊。

就這樣,因為農村老人們,年齡大了,種地種不了,去打工也沒人收,沒有其他掙錢的門路,只能選擇這樣的零工來幹。

有的人家需要的人少,一聽到這樣的資訊,老人就去爭著幹。有的老人給這家摘完去給那家摘,忙上大半個月,也能掙一兩千塊錢。

不管怎麼說,這對老人、對種辣椒的農戶來說,都是雙贏:老人靠自己勞動掙錢,種植戶花錢買到了勞動力。

你們村裡,有人幹這個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