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史上最慘的王爺:人死不過頭點地,他卻被燉成一道“福祿湯”!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一生的運勢當真看不透。一般說來,出身皇家的王爺,個個是錦衣玉食,只要是未曾將手伸入權利漩渦,都可榮華富貴一生。只是,有一般即有例外,當一個王朝的和平終結,

處於末期之時,別說王爺,就連皇帝都自身難保。名聲好或許可以免去災難,但若壞事做盡,那倒楣日子就來了。

明朝福王朱常洵出生在和平年代,是明神宗第三子。話說,他的出生簡直比含著金湯勺還要金湯勺,簡直是真金、純金。

明神宗喜歡他,寵愛他,恨不得把全天下最好的東西都給他,包括皇位。可朝廷大臣不答應。你問為何?因為明神宗早年和一個宮女曾生下一個兒子,長子朱常洛。而自明朝建國以來,明神宗的老祖宗朱元璋對於立嗣就已經定下了規矩,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可偏偏明神宗想要挑戰以下老祖宗的權威,於是就有了萬曆年間長達十數年的爭國本事件。

為了這個兒子和這個兒子搶太子位,好像這個兒子不是你兒子似的。後來,明神宗沒扭過大臣們的那成千上百條大腿,好,太子是老大的,老三就封到東都洛陽當福王。然後,明神宗為老三朱常洵娶了媳婦,花了三十萬兩,在洛陽蓋房子,花了二十八萬兩,怕朱常洵到洛陽後吃不飽,

就下令給內閣撥地四萬頃給他,搞的當時的內閣首輔葉向高幾乎都要跳起來。

總之,朱常洵雖然沒當上皇帝,卻很受寵,連太子朱常洛都沒他這份待遇。連民間都看不過眼,說萬曆傾天下之財富福王,洛陽比之皇宮還要富有。

後來,天下大亂。有人曾勸說他散王府之才救助貧民,匡扶社稷,朱常洵不聽,依舊沉醉在花天酒地之中。再後來,李自成率兵攻打洛陽,洛陽城破,朱常洵逃到西郊迎恩寺,被俘。看著這位三百斤的胖子福王,聽著他昔日裡得到的恩寵,他突然想到一個點子,弄了一口“千人大鍋”,

倒滿水,放進去各種燉肉佐料,然後將朱常洵及打來的野鹿一同丟在鍋中,如溫水煮青蛙那般,竟就這樣把朱常洵做成了一道“福祿湯”。

昔日的恩寵,化作今日的苦難。說到底,朱常洵的苦果,是明神宗親自為他種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