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江陰中山北路惠耳助聽器:暈車?暈船?暈機?可能是耳朵惹的禍!

國慶中秋雙節已至,這段時間註定舟車勞頓。因此,在大多數人心情開始“蠢蠢欲動”之際,暈動病一族卻平添了幾分擔心。不出門,憋屈;出門,受罪。其實,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緩解暈車、暈船或暈機造成的痛苦。

暈的原因

內耳前庭器是人體平衡感受器官,它包括三對半規管和前庭的橢圓囊和球囊。半規管內有壺腹脊,橢圓囊、球囊,內有耳石器(又稱囊斑),它們都是前庭末梢感受器,可感受各種特定運動狀態的刺激。

當汽車啟動、加減速、刹車、船舶晃動、顛簸,

電梯和飛機升降時,這些刺激使前庭橢圓囊和球囊的囊斑毛細胞產生形變放電,向中樞傳遞並感知。這些前庭電信號的產生、傳遞在一定限度和時間內人們不會產生不良反應,但每個人對這些刺激的強度和時間的耐受性有一個限度,這個限度就是致暈閾值,如果刺激超過了這個限度就要出現運動病症狀。

表 現

暈動病常在乘車、航海、飛行和其他運行數分鐘至數小時後發生。初時感覺上腹不適,繼有噁心、面色蒼白、出冷汗,旋即有眩暈、精神抑鬱、唾液分泌增多和嘔吐。嚴重者可有血壓下降、呼吸深而慢、眼球震顫。嚴重嘔吐引起失水和電解質紊亂。症狀一般在停止運行或減速後數十分鐘和幾小時內消失或減輕。

經多次發病後,症狀反可減輕,甚至不發生。

預防有招

易患暈動病的人,在旅行前1~2小時先服用一次劑量的抗組胺和抗膽鹼類藥物,可減輕症狀或避免發病。

很多人都知道,暈車的人如果自己開車,就不會出現暈車的症狀。因為開車時精力高度集中,大腦處於興奮狀態,就會對前庭神經產生抑制作用。因此,讓大腦處於興奮狀態,或者轉移注意力,都有助於減輕暈車的症狀。

乘車、船時聽音樂,並適量把音量調大,這樣可以刺激腦部神經,並轉移身體對車輛運動的注意力。

乘車、船前要休息好,飲食要清淡,吃個七分飽,多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

暈動病的人在日常鍛煉時也需要有針對性,可以定期、適量地進行一些能夠提高自己前庭器官適應能力的運動,

如秋千、原地轉圈、雙杠等。

江陰中山北路惠耳聽力服務中心位址:江陰中山北路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