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設計50年不變,它憑啥成為"麵包車"之王

豐田哪一款車最成功?或許每一位元朋友都會有其不同的答案,

但在商用車界,相信不少跑運輸的朋友都會把這票投給Hiace,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海獅。除了動力好、空間大以外,能讓這輛廂型車紅火了幾十年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它那超級變態的耐用性。

上世紀60年代是日本經濟起飛的時期,除了輕型貨車外,中小型企業對於既能載人又能載貨的廂型車也有巨大的需求,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豐田Hiace誕生了。1967年2月,第一輛Hiace正式交付商業用戶,除了能載9人(含駕駛員)的標準軸距廂型Hiace外,豐田也一同推出了單排座的輕型貨車版。

在車廂佈局方面,Hiace採用了中置式的發動機,機器被安放在了駕駛席的下方,這樣的設計除了能夠讓檢修車輛變得更為便利外,也最大程度的提高了該車的空間利用效率,

中門使用了大面積的雙對拉設計,讓乘客出入乘坐席變得更為便利。而這些設計也被Hiace發揮到了極致,一直沿用在隨後的Hiace中,足足50年!

相對于其它競爭對手,Hiace的定價明顯會較高,但在車廂的裝潢和配置上也堪稱那個時代商用車的典範。仿皮革的座椅擁有多種不同顏色可供選擇,除了傳統的黑色外,棕紅色、黃色也出現在了選裝列表上。前排座椅標配了3點式的安全帶,這也是當年並不多見的高配置,雖然原車並未搭載冷氣系統,但使用者仍能選配外加式的空調主機。

初期的Hiace有兩種動力系統,汽油車型搭載了移植至Corona車系的1.35L發動機,採用四衝程、OHV設計,擁有70ps的最大馬力輸出,相對於過去老舊的二衝程發動機,在燃油經濟性和耐用性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而對於需要經常滿載貨物的使用者來說,另一款柴油發動機則會更為合適,不過早期推出的機型由於動力偏弱,完全不能適應已實現高速化的日本公路,故豐田在同年10月更換了排量更大的1.5L發動機,輸出也從56ps提升至77ps。

此後,豐田為Hiace相繼更換了1.6L、1.8L、2.0L、2.7L等多款發動機,在提升動力的同時,發動機的可靠性也不斷升級,只要保養得宜,機器已經能夠達到20萬公里以上無大修的優異表現。由於車身鈑金件採用了更高的防腐標準,過去商用車經常需要面對的銹蝕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也讓第一代的Hiace在商用車界打響了名堂。

在10年的生產週期中,豐田還為海獅推出了加長軸距的車型,能實現最高15人的運載能力,除此以外,由於該車的車廂規整,空間利用率高,也讓其衍生出了救護車、現金押運車、野外露營車等眾多車種。正因為車型豐富,實用性高,這一代的Hiace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也讓其成為上世紀70年代日本家喻戶曉的明星車種。

在燃油經濟性和耐用性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而對於需要經常滿載貨物的使用者來說,另一款柴油發動機則會更為合適,不過早期推出的機型由於動力偏弱,完全不能適應已實現高速化的日本公路,故豐田在同年10月更換了排量更大的1.5L發動機,輸出也從56ps提升至77ps。

此後,豐田為Hiace相繼更換了1.6L、1.8L、2.0L、2.7L等多款發動機,在提升動力的同時,發動機的可靠性也不斷升級,只要保養得宜,機器已經能夠達到20萬公里以上無大修的優異表現。由於車身鈑金件採用了更高的防腐標準,過去商用車經常需要面對的銹蝕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也讓第一代的Hiace在商用車界打響了名堂。

在10年的生產週期中,豐田還為海獅推出了加長軸距的車型,能實現最高15人的運載能力,除此以外,由於該車的車廂規整,空間利用率高,也讓其衍生出了救護車、現金押運車、野外露營車等眾多車種。正因為車型豐富,實用性高,這一代的Hiace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也讓其成為上世紀70年代日本家喻戶曉的明星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