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世博高新醫院成功完成單孔3D胸腔鏡手術開創齊魯心胸外科微創手術技術先河

濱州日報·濱州網3月31日訊3D電影、3D列印……現在連微創手術也用上了3D技術。

近日,世博高新醫院成功開展單孔3D胸腔鏡手術。世博高新醫院心胸外科利用3D胸腔鏡,只開了一個3釐米的小切口,就為20歲的患者李某解除了反復發作的自發性氣胸的折磨。

20歲的李某患有反復氣胸一年多,之前多次治療一直未見好轉,日常生活中不敢劇烈活動,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聽說世博高新醫院有了先進的3D胸腔鏡手術設備,可以進行微創胸腔鏡手術,

慕名到世博高新醫院進行診治。世博高新醫院心胸外科對其進行診斷後,決定為李某進行3D胸腔鏡手術。

世博高新醫院心胸外科顧傳磊醫生說:“3D腔鏡更逼真,而且立體圖像能夠幫助醫生準確判斷血管、神經等重要解剖結構的位置與距離。” 3D胸腔鏡同時捕捉患者身體內的影像,然後顯示在專用螢幕上。手術醫生需要佩戴一款特別的“墨鏡”,這副“墨鏡”覆蓋醫生的全視野。

3月22日上午,

顧傳磊醫生親自主刀,為患者實施了3D胸腔鏡手術。手術相當順利,整個手術過程大約1個小時。由於只有一個3釐米左右的小切口,麻醉清醒後患者就可以正常活動和飲食,術後三天李某就可以出院回家。

據悉,目前的微創手術核心是腔鏡技術,但傳統的二維腔鏡只能提供平面圖像,切口應該切多深才能完好地分離組織,則必須靠經驗,而且像縫合血管這種對空間感要求高的精細活難度則更大。

因此,醫生在操作普通腔鏡的過程中,需要隨時修正平面與現實之間的差異,容易出現誤操作、誤損傷。同時,傳統開放手術,切口大、創傷大、出血多、痛苦大、恢復慢。

隨著三維立體科學技術的發展,醫學腔鏡微創外科手術已經進入3D時代。世博高新醫院配置了先進的3D腔鏡手術設備。在3D腔鏡下,畫面清晰、圖像真實、具有良好的空間感、縱深感、層次感,

可使得被攝物體的還原度接近100%,還原了外科醫生的自然立體視覺和深度感知,手術觀感基本接近實體解剖,提高了解剖、切割、抓握、縫合、止血的精確度和整體手術效率,能夠顯著減少醫生的出錯幾率。而且由於手術操作精准度的提高,手術時間也可相應縮短,從而減輕患者的創傷和痛苦。國外研究證實,3D比2D節省手術時間高達36%,錯誤發生率3D比2D減少了62%。

據瞭解,世博高新醫院心胸外科完成的這例胸腔鏡3D手術,

開創了齊魯心胸外科微創手術技術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