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最美家庭故事匯|今天的海南最美家庭風采展已奉上,請為他們點贊吧!

尋找海南“最美家庭”

10月1日,由海南省婦聯、南海網聯合主辦的2017年尋找海南“最美家庭”活動專題在南海網正式上線。

您可以直接登陸2017年尋找海南“最美家庭”活動專欄:

http://hd.hinews.cn/2/hnzmjt2017_index.php

快快來,為你心儀的“最美家庭”點贊吧!

今天的最美家庭故事已經準備好,現在小編就為您細細道來:

劉憶俊家庭

劉憶俊是文昌市地稅局稅政法規室主任,

也是一名年輕的80後母親。作為一名地稅業務骨幹,她攻堅克難,勇挑重擔,帶領稅政室直面各項稅制改革工作的挑戰;作為一名年輕的母親,她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2016年被評為文昌市優秀黨員;2016年榮獲文昌市“最美家庭”殊榮。

盡心盡責,鑄就事業夢想

她於2009年加入文昌地稅,在這過去的8年裡,她始終牢記“為國聚財,為民收稅”的光榮使命,

始終保持著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愛,每天用積極樂觀的態度投入工作,爭取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同時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始終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從地稅大集中稅費征管資訊系統、金三系統上線到全面推開“營改增”工作,不斷衝鋒在前,出色完成各項任務。

相互扶持,構建和諧家庭

在120平米房子裡,住著年齡、輩分、性格、文化、志趣各異的四代人,正所謂“四世同堂”。

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現矛盾衝突,大家相互體諒、寬容謙讓,形成互相理解、尊重、關愛的幸福家庭。兒子與媳婦孝敬父母,堅持每天多一句問候,遇事多多請教,聽取老人家意見,交流問題看法,讓他們多一份放心;父母對兒子與媳婦多一份關愛、寬容和支持,每天為外出奔波的兒子與媳婦準備香噴噴的飯菜,幫忙看孫子,讓他們輕裝上陣,為夢想起航。

言傳身教,樹立良好榜樣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課堂,在與孩子朝夕相處的時間,父母的言行舉止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孩子。因此,作為父母的他們,並不是單單只為他遮風擋雨、創造良好優質環境,最重要教他學會做人。夫妻倆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感染著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教會他孝敬長輩,關心長輩、陪伴長輩。

麥瓊尹家庭

麥瓊尹是定安縣人民醫院護理部幹事,丈夫劉沖在縣武裝部工作,是一名優秀中共黨員,兒子年幼在幼稚園就讀;公婆是農民,一家人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麥瓊尹一家和眾多家庭一樣全家人和睦相處,愛党愛國,遵紀守法,樂於助人;遇到自然災害,均積極捐款、捐物,並經常參加公共災害救助。夫妻互敬互愛互助,共同進步,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麥瓊尹熱愛工作,2011年競爭上崗被聘任急診科的副護士長,2017年被任護理部幹事,曾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2008榮獲醫院5.12護士節演講比賽二等獎;2008年被評醫院為優秀護士;2009年榮獲醫院5.12護士節理論知識競賽三等獎;2010年榮獲定安縣繼續教育優秀者;2014、2015年被評為醫院優秀護士長;2015年正式加入中共黨員。

作為科室的副護長的麥瓊尹,整天在搶救一線,挽救無數危重病人的生命,讓他們脫離危險期,經常不在家,科室電話一響,無論做什麼,都第一時間趕到科室,丈夫沒有一句怨言,默默承擔家裡的一切:接送孩子、買菜、做飯………因為他已經習慣了妻子的加班加點,哪怕夜間電話響起,科室有突發事件時,他總是無怨無悔的開車接送,及時趕到醫院參與緊急事件的處理。對家庭,麥瓊尹總是心存一份愧疚,只要有時間就儘量陪著丈夫、孩子回老家看望公婆,公婆年事已高,體弱多病,均盡力照看,毫無怨言。每次回家帶著她們喜歡的糕點、水果,看到公婆滿臉皺紋的笑臉,幸福的樣子,麥瓊尹的心裡也有說不出的喜悅,從心底祝願他們(她們)永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也感謝丈夫對這個家的付出,對她工作的支持,感謝年幼乖巧懂事的兒子。

鄰里之間的相處也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職業的特點,無論誰家有事相求,麥瓊尹都是義無反顧地伸手相助。為鄰里、親朋好友打針送藥早已成為她份內之事。她的一家與周圍鄰里之間相處的和和睦睦就像一家人似的,鄰里和睦,彼此尊重,互相幫助,謙虛禮讓,保持家庭內外環境的優化美化,勤儉節約,自覺清除白色垃圾,保護環境,積極回應低碳生活,清理垃圾,全家人都積極努力並踐行著。麥瓊尹的家是幸福的、和諧的、文明的、進步的!

向桂熠家庭

與平常百姓家庭相比,軍人家庭可能承載著更多不為人知的艱辛與奉獻。向桂熠的家庭屬於軍人世家,親屬中上至父輩,下至兄弟,共有10位為國防事業服役,伯父曾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上前線指揮。她的丈夫作為一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忠誠衛士,從軍已經16年。作為一名軍嫂,她深知“軍嫂”這一稱謂意味著真情服務,只有懷著對軍人的特殊情懷,對國防事業的無私奉獻,才能保國家為小家。

家庭是船,事業是帆。作為軍嫂的向桂熠無怨無悔、甘當後盾,為丈夫打理好所有的後勤瑣事,丈夫楊輝才能在崗位上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盡心盡力,先後榮獲“二等功”“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優秀參謀”、廣州軍區“學習成才先進個人”“後勤參謀標兵”、海南省軍區優秀機關幹部等諸多榮譽。向桂熠作為專職紀檢幹部、黨支部紀檢委員、團總支副書記,她在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連續獲得海南省地質局“先進工作者”“七一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青團幹部”(連續兩年)等榮譽。分別兩次借調省委組織部協助幹部監督工作,獲得省委組織部領導們的一致好評。

周靖華家庭

周靖華的兒子黃鈺添今年11歲,是個品學兼優、素質全面的孩子。他不僅學科成績一直名列年級前茅,各方面素質也都很突出,在鋼琴、演講、朗誦、書法等省級比賽及大型文藝演出中多次獲獎,是三亞電視臺小螺號欄目特約小記者…… 11年的教子經歷充分證明,愛的真諦在於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説明孩子樹立學習目標,同時要以身作則,以高尚的人格去影響、薰陶孩子。

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從小就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周靖華和先生在兒子很小的時候,就教育他認真做事,善待他人,學會感恩,教育他“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兒子犯過的小錯誤,她和先生每次都認真對待,給予適當的懲戒和教導,使其認識到錯誤所在。在日常生活裡,夫妻倆孝敬老人,給兒子起到帶頭作用。

給孩子樹立階梯式的學習目標,引導孩子穩步向前

兒子周歲時,她把家裡所有的物件都貼上中文標籤,讓他在不知不覺中開始識字;兩歲,教他兒歌;上幼稚園時,他便能背很多唐詩;上小學時,她給定的目標是提高閱讀寫作能力,爭取發表作文。2017年3月,兒子在三亞小學生漢字聽寫季大賽中獲個人一等獎,將代表海南赴京參賽。

以德育人,做孩子的典範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始終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優秀的父母,定是以自己的良好品德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工作中,周靖華夫婦倆全力以赴,連續三年單位考核優秀。兒子作為班長,不但是老師的好助手,還是同學的好榜樣。

賀勝家庭

賀勝同志入伍以來,愛崗敬業,業務精湛,屢獲殊榮,有“辦案能手”的美譽,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多次被總隊、支隊嘉獎,2016年7月被三沙市評為“雙擁工作先進個人”。

2014年12月,賀勝毅然放棄原本安逸的工作環境,遠離妻女,選調三沙邊防支隊。由於遠離大陸,交通不便,落後的基礎設施和惡劣的自然環境等原因使得這個軍人家庭更是聚少離多。作為一名軍嫂,妻子張燕雲深知自己對於這個家庭的付出要比其他女人更多。賀勝到三沙工作後,夫妻二人兩地分居,難得相聚,她默默地用柔弱肩膀挑起了養育稚齡女兒、照顧年邁父母的重擔。風雨奔波,青絲白髮,但她依舊不辭辛苦、無怨無悔地支援丈夫戍邊工作,每年一個月的短暫相聚,是這個三口之家最幸福的時光。常言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他們的女兒妞妞從小就明白,她的爸爸和別人不一樣,她的爸爸是軍人,更是她和媽媽的驕傲。妞妞從不讓他們過多操心,她時刻以爸爸媽媽為榜樣,成長為一個熱愛祖國、熱愛學習,獨立自主的好孩子。 他在南疆守衛國門,她在幕後辛勤付出,雖然沒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可那天各一方的思念、隔海相望的守望卻更加動人心弦。百味生活中,他們互相扶持、風雨同舟,共同構建起溫馨幸福、情系國防的“最美家庭”!

請點擊“閱讀原文”為你心儀的最美家庭點贊!

夫妻互敬互愛互助,共同進步,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麥瓊尹熱愛工作,2011年競爭上崗被聘任急診科的副護士長,2017年被任護理部幹事,曾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2008榮獲醫院5.12護士節演講比賽二等獎;2008年被評醫院為優秀護士;2009年榮獲醫院5.12護士節理論知識競賽三等獎;2010年榮獲定安縣繼續教育優秀者;2014、2015年被評為醫院優秀護士長;2015年正式加入中共黨員。

作為科室的副護長的麥瓊尹,整天在搶救一線,挽救無數危重病人的生命,讓他們脫離危險期,經常不在家,科室電話一響,無論做什麼,都第一時間趕到科室,丈夫沒有一句怨言,默默承擔家裡的一切:接送孩子、買菜、做飯………因為他已經習慣了妻子的加班加點,哪怕夜間電話響起,科室有突發事件時,他總是無怨無悔的開車接送,及時趕到醫院參與緊急事件的處理。對家庭,麥瓊尹總是心存一份愧疚,只要有時間就儘量陪著丈夫、孩子回老家看望公婆,公婆年事已高,體弱多病,均盡力照看,毫無怨言。每次回家帶著她們喜歡的糕點、水果,看到公婆滿臉皺紋的笑臉,幸福的樣子,麥瓊尹的心裡也有說不出的喜悅,從心底祝願他們(她們)永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也感謝丈夫對這個家的付出,對她工作的支持,感謝年幼乖巧懂事的兒子。

鄰里之間的相處也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職業的特點,無論誰家有事相求,麥瓊尹都是義無反顧地伸手相助。為鄰里、親朋好友打針送藥早已成為她份內之事。她的一家與周圍鄰里之間相處的和和睦睦就像一家人似的,鄰里和睦,彼此尊重,互相幫助,謙虛禮讓,保持家庭內外環境的優化美化,勤儉節約,自覺清除白色垃圾,保護環境,積極回應低碳生活,清理垃圾,全家人都積極努力並踐行著。麥瓊尹的家是幸福的、和諧的、文明的、進步的!

向桂熠家庭

與平常百姓家庭相比,軍人家庭可能承載著更多不為人知的艱辛與奉獻。向桂熠的家庭屬於軍人世家,親屬中上至父輩,下至兄弟,共有10位為國防事業服役,伯父曾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上前線指揮。她的丈夫作為一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忠誠衛士,從軍已經16年。作為一名軍嫂,她深知“軍嫂”這一稱謂意味著真情服務,只有懷著對軍人的特殊情懷,對國防事業的無私奉獻,才能保國家為小家。

家庭是船,事業是帆。作為軍嫂的向桂熠無怨無悔、甘當後盾,為丈夫打理好所有的後勤瑣事,丈夫楊輝才能在崗位上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盡心盡力,先後榮獲“二等功”“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優秀參謀”、廣州軍區“學習成才先進個人”“後勤參謀標兵”、海南省軍區優秀機關幹部等諸多榮譽。向桂熠作為專職紀檢幹部、黨支部紀檢委員、團總支副書記,她在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連續獲得海南省地質局“先進工作者”“七一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青團幹部”(連續兩年)等榮譽。分別兩次借調省委組織部協助幹部監督工作,獲得省委組織部領導們的一致好評。

周靖華家庭

周靖華的兒子黃鈺添今年11歲,是個品學兼優、素質全面的孩子。他不僅學科成績一直名列年級前茅,各方面素質也都很突出,在鋼琴、演講、朗誦、書法等省級比賽及大型文藝演出中多次獲獎,是三亞電視臺小螺號欄目特約小記者…… 11年的教子經歷充分證明,愛的真諦在於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説明孩子樹立學習目標,同時要以身作則,以高尚的人格去影響、薰陶孩子。

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從小就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周靖華和先生在兒子很小的時候,就教育他認真做事,善待他人,學會感恩,教育他“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兒子犯過的小錯誤,她和先生每次都認真對待,給予適當的懲戒和教導,使其認識到錯誤所在。在日常生活裡,夫妻倆孝敬老人,給兒子起到帶頭作用。

給孩子樹立階梯式的學習目標,引導孩子穩步向前

兒子周歲時,她把家裡所有的物件都貼上中文標籤,讓他在不知不覺中開始識字;兩歲,教他兒歌;上幼稚園時,他便能背很多唐詩;上小學時,她給定的目標是提高閱讀寫作能力,爭取發表作文。2017年3月,兒子在三亞小學生漢字聽寫季大賽中獲個人一等獎,將代表海南赴京參賽。

以德育人,做孩子的典範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始終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優秀的父母,定是以自己的良好品德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工作中,周靖華夫婦倆全力以赴,連續三年單位考核優秀。兒子作為班長,不但是老師的好助手,還是同學的好榜樣。

賀勝家庭

賀勝同志入伍以來,愛崗敬業,業務精湛,屢獲殊榮,有“辦案能手”的美譽,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多次被總隊、支隊嘉獎,2016年7月被三沙市評為“雙擁工作先進個人”。

2014年12月,賀勝毅然放棄原本安逸的工作環境,遠離妻女,選調三沙邊防支隊。由於遠離大陸,交通不便,落後的基礎設施和惡劣的自然環境等原因使得這個軍人家庭更是聚少離多。作為一名軍嫂,妻子張燕雲深知自己對於這個家庭的付出要比其他女人更多。賀勝到三沙工作後,夫妻二人兩地分居,難得相聚,她默默地用柔弱肩膀挑起了養育稚齡女兒、照顧年邁父母的重擔。風雨奔波,青絲白髮,但她依舊不辭辛苦、無怨無悔地支援丈夫戍邊工作,每年一個月的短暫相聚,是這個三口之家最幸福的時光。常言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他們的女兒妞妞從小就明白,她的爸爸和別人不一樣,她的爸爸是軍人,更是她和媽媽的驕傲。妞妞從不讓他們過多操心,她時刻以爸爸媽媽為榜樣,成長為一個熱愛祖國、熱愛學習,獨立自主的好孩子。 他在南疆守衛國門,她在幕後辛勤付出,雖然沒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可那天各一方的思念、隔海相望的守望卻更加動人心弦。百味生活中,他們互相扶持、風雨同舟,共同構建起溫馨幸福、情系國防的“最美家庭”!

請點擊“閱讀原文”為你心儀的最美家庭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