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最大方省會城市,把發展機會讓給兄弟城市,自己淪為省內老二

我們知道,一個省的省會都是重中之重,一般來說,省內的資源都要向省會城市傾斜,我們也介紹過,內地城市的省會存在感最強,比如武漢占湖北一半GDP,提起陝西,那大概多半想到西安,

還有成都,建設的那麼漂亮那麼現代化國際化,但出了成都,四川其它地方發展就沒那麼時尚了。

而沿海的省會因為交通的原因則會出現多個中心城市,比如廣東的廣州跟深圳, 江蘇的蘇州跟南京,山東的濟南跟青島。

可是,有一個沿海省份的省會,

堪稱最大方的省會城市,把省內的資源傾斜到省內另一個兄弟城市。

這個城市就是福州。

福州的歷史非常悠久,是最早繁榮起來的港口城市,海上絲綢的一個起點。在五代十國時期,這裡還曾經是民國的都城。

在近代,更是五大通商口岸之一,洋務運動,也是排頭兵,福州船政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從清朝到民國先後13任海軍總長、次長、總司令都是福州人。

國民政府時期,十九路軍在這裡還搞了一個革命政府,福州還臨時客串了一下中國的首都。

福州那個時期出了很多名人。什麼林則徐、沈葆楨、林覺民、林徽因等等。

大家也發現,多是姓林,因為福州是九牧林的聚居地。

有個說法,Holmes之所以翻譯成福爾摩斯,是因為翻譯者就是福州人。

到了解放初,福州也是很牛的,其經濟一度在中國排前三。

當然,現在提起福州,可能就是一線城市裡比較靠後的,甚至經濟風頭被兄弟城市廈門蓋過了。

為什麼這樣呢?

就是因為福州相當大度,雖然是省會城市,但在解放後,大力發展廈門,打造閩南金三角,讓廈門帶動泉州和漳州一起發展,成為省經濟的發動機。

一個省的資源總是有限的,你要發展廈門,那福州的資源就要少很多了。所以,省內唯一的副省級城市不是福州這個省會,而放到了廈門。

那福州的基礎建設就要落後了,

比如地鐵,它是2011年才開工,去年才通車。這在省會城市,尤其在沿海省會中,也算是比較晚的了。

但是,也許是這樣的原因,福州反而出來另一種氣質。一種比較淡然的氣質。福州跟其他沿海城市不同,反而有一種內地城市的悠閒感。

加上,福州三面環山,福州別稱三山,其實是一個小山地圍成的盆地,這種地形的居民通常會過小日子。所以,福州明明是沿海大城市,卻過出了小鎮的感覺。

福州的人也很戀家,畢業生很多都回到了福州,感覺福州這裡生活很舒服。

但另一方面,福州又確是沿海城市啊,是絲綢之路的出海口啊。於是,福州人除了悠閒之外,又生出另一種氣質,外出闖蕩。

福州人在海外有很多僑民,在海外的名氣,可以用彪悍兩個字來形容。比如在美國紐約,據說有四十多萬福州人。紐約唐人街的東百老匯街就叫福州街。據說,只要你會講福州話,你在紐約就餓不著。

所以,福州人有外出是條龍,回家是條蟲的說法。

當然,現在福州的發展有點後來者居上的趨勢,現在福州的投資也是相多。建了自貿區,很多新專案開工,省內的資源也開始重新回到福州。福州也開始搞起了旅遊。

如果想感受台海風情,不願去人超多的廈門,那可以考慮一下福州。

在未來二十年,福州趕上廈門,重回福建一哥的寶位是可以預見的。尤其是臺灣回歸之後,福州的位置將變得更為重要。到那時,就不會提到福建,就只想起廈門了。

福州別稱三山,其實是一個小山地圍成的盆地,這種地形的居民通常會過小日子。所以,福州明明是沿海大城市,卻過出了小鎮的感覺。

福州的人也很戀家,畢業生很多都回到了福州,感覺福州這裡生活很舒服。

但另一方面,福州又確是沿海城市啊,是絲綢之路的出海口啊。於是,福州人除了悠閒之外,又生出另一種氣質,外出闖蕩。

福州人在海外有很多僑民,在海外的名氣,可以用彪悍兩個字來形容。比如在美國紐約,據說有四十多萬福州人。紐約唐人街的東百老匯街就叫福州街。據說,只要你會講福州話,你在紐約就餓不著。

所以,福州人有外出是條龍,回家是條蟲的說法。

當然,現在福州的發展有點後來者居上的趨勢,現在福州的投資也是相多。建了自貿區,很多新專案開工,省內的資源也開始重新回到福州。福州也開始搞起了旅遊。

如果想感受台海風情,不願去人超多的廈門,那可以考慮一下福州。

在未來二十年,福州趕上廈門,重回福建一哥的寶位是可以預見的。尤其是臺灣回歸之後,福州的位置將變得更為重要。到那時,就不會提到福建,就只想起廈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