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身份證4503開頭的,根本不用出國旅遊了!

國慶中秋八天假

朋友圈裡分出了三檔人

「歸鄉檔」「國內遊」「出國派」

而其中,出國派的逼格最高

凡是發朋友圈必帶定位

而且是中英摻雜的那種

特別是下面這張

聽說是讓很多人行動的以色列美景

然而作為桂林的歸鄉檔

其實在桂林就可以看到全世界啊

當桂林遇上全世界,一點兒都不遜色

桂林 加拿大VS

▲加拿大楓葉

▲桂林烏桕灘

▲加拿大翡翠湖

▲桂林金雞湖

▲加拿大多倫多Millgrove小鎮

▲恭城平安鄉

桂林美國VS

▲三藩市金門大橋

▲桂林麗澤橋

▲紐約唐人街

▲陽朔西街

桂林法國VS

▲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

▲臨桂一院兩館

▲法國象鼻山

▲桂林象鼻山

▲塞納河夜景

▲桂林城夜景

桂林日本VS

▲日本京都櫻花節

▲南溪山櫻花節

▲北海道溫泉

▲龍勝溫泉

▲白米千枚田

▲龍脊梯田

▲日本淺草寺

▲桂林逍遙樓

桂林 澳大利亞VS

▲澳大利亞牧場

▲龍勝南山草原

▲藍山纜車

▲堯山纜車

桂林荷蘭VS

▲荷蘭鬱金香

▲訾洲公園鬱金香

桂林韓國VS

▲韓國崇禮門

▲王城正陽門

▲韓國幻仙洞

▲桂林蘆笛岩

現在的桂林

和世界撞翻了臉

國際旅遊城市的名號也不是一朝一夕得來的

在與世界邂逅之前,有一些我們老桂林質樸的回憶

那曾經就是我們桂林人的世界

那一年

解放橋建成之前

市民過河只能走浮橋

那一年

桂林小車沒那麼多

大部分人騎自行車

那一年

十字街沒有鐘樓,沒有車水馬龍

更沒有商鋪林立,只有歲月靜好

那一年

上街買菜都是拿著籃子

沒有假貨也不會缺斤少兩

那一年

市中心的桂劇院還在

人們都搶著看桂劇

而不是所謂的爆米花電影

那一年

衣服就晾在家門口也沒人敢偷

鄰里們都是相互的保安

那一年

公車都不是雙層的

而是加長版的

那一年

小香港商業街還不在地下

還是桂林人逛街的首選地

那一年

桂林地市合併

那一年

廣西師大是這樣的

莘莘學子在這裡走出

那一年

東巷還沒有拆

彎彎曲曲的巷道就是童年的全部

那一年

還沒有建立交橋的上海路

那一年

桂林汽車總站停車場

桂林火車站

桂林秧塘機場

虞山碼頭

舊鹽街

三裡店廣場

文昌橋開工

那一年

國營味香館

彭巍鞋業

桂林電影院

老鄉親飯店

陽橋友誼商場

灕江大瀑布飯店

百貨公司十字街商店

那一年

很少講究攀比,大夥都其樂融融的

那一年

最懷念的是江南米粉店的鹵水

我是一個桂林人,我自豪

在我們眼裡,我們家鄉凝聚了全世界的美好

桂林的前世今生,都是最珍貴的回憶錄

▲法國象鼻山

▲桂林象鼻山

▲塞納河夜景

▲桂林城夜景

桂林日本VS

▲日本京都櫻花節

▲南溪山櫻花節

▲北海道溫泉

▲龍勝溫泉

▲白米千枚田

▲龍脊梯田

▲日本淺草寺

▲桂林逍遙樓

桂林 澳大利亞VS

▲澳大利亞牧場

▲龍勝南山草原

▲藍山纜車

▲堯山纜車

桂林荷蘭VS

▲荷蘭鬱金香

▲訾洲公園鬱金香

桂林韓國VS

▲韓國崇禮門

▲王城正陽門

▲韓國幻仙洞

▲桂林蘆笛岩

現在的桂林

和世界撞翻了臉

國際旅遊城市的名號也不是一朝一夕得來的

在與世界邂逅之前,有一些我們老桂林質樸的回憶

那曾經就是我們桂林人的世界

那一年

解放橋建成之前

市民過河只能走浮橋

那一年

桂林小車沒那麼多

大部分人騎自行車

那一年

十字街沒有鐘樓,沒有車水馬龍

更沒有商鋪林立,只有歲月靜好

那一年

上街買菜都是拿著籃子

沒有假貨也不會缺斤少兩

那一年

市中心的桂劇院還在

人們都搶著看桂劇

而不是所謂的爆米花電影

那一年

衣服就晾在家門口也沒人敢偷

鄰里們都是相互的保安

那一年

公車都不是雙層的

而是加長版的

那一年

小香港商業街還不在地下

還是桂林人逛街的首選地

那一年

桂林地市合併

那一年

廣西師大是這樣的

莘莘學子在這裡走出

那一年

東巷還沒有拆

彎彎曲曲的巷道就是童年的全部

那一年

還沒有建立交橋的上海路

那一年

桂林汽車總站停車場

桂林火車站

桂林秧塘機場

虞山碼頭

舊鹽街

三裡店廣場

文昌橋開工

那一年

國營味香館

彭巍鞋業

桂林電影院

老鄉親飯店

陽橋友誼商場

灕江大瀑布飯店

百貨公司十字街商店

那一年

很少講究攀比,大夥都其樂融融的

那一年

最懷念的是江南米粉店的鹵水

我是一個桂林人,我自豪

在我們眼裡,我們家鄉凝聚了全世界的美好

桂林的前世今生,都是最珍貴的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