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部電影讀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作品——《別讓我走》

劇照海報

死是一件無須著急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的事,

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史鐵生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看淡死亡,但看淡並不是說就可以立即無畏赴死,只是說當死亡來臨的時候,並沒有料想的那樣傷痛和恐懼。當然這些死亡不關乎自身,這樣說難免有失厚道,可對一些備受病痛折磨和生不如死的人來說,死亡反而是上帝的眷顧,是一個盛大的節日。

劇照

冷眼看人生,有兩種人是最害怕死亡的,一是錢權在握呼風喚雨之人,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時候,惟恐前途不保大廈將傾,無一刻不在惶恐之中;二是先天下之憂而憂之人,滿懷一人未度,則眾生未度的理念,即使辛勞到死也不會瞑目。就目前社會現狀而言,前者與日俱增,後者基本絕種。

於是前者在惶恐之餘,權術、科技大行其道。影片《別讓我走》就是以這種社會背景為假設拍攝而成的。不難看出,影片故意淡化了這種社會環境,在披上一層科幻外衣的遮掩下,貌似講述著一個愛情故事,而掩藏在愛情背後的卻是無比殘酷冰冷的現實。

影片改編自英國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的同名小說,影片中,無論是灰暗迷離的畫面,還是舒緩克制的節奏,抑或充斥整片的悲愴的宿命基調,

無一不把日本作家的那種極致的自我,和近乎偏執的細膩含蓄、幾近變態的壓抑之感盡顯。故事的時間設定雖然是在過去,但科技和事件卻在展望未來,而且有意規避了以往影視題材中克隆人的自省和獨立意識,大部分畫面在三個人的感情糾結中轉換,通過對三人因愛生妒然後分離的細節描述,把克隆人的情感、嫉妒、迷茫的一面放大,呈現出的是他們與正常人無異的感情經歷,
原來他們同樣有著深刻的感觸和獨立的靈魂。

劇照

建立於克隆人存在之上的是人類,奇怪的是,人類對於另一個自己卻漠不關心,而克隆人卻對自己的原身抱有好奇心。人類把他們圈養在一個美其名曰“學校”裡,

跟犯人一樣看管著,只是到了需要的時間拿來即是,那些吃食和教育只是為了讓他們可以提供健康的器官,就如給奶牛放音樂可以多產奶一樣,那些破爛的玩具和冷漠躲閃的目光足以說明一切,克隆人不過是人類手中的一隻小白鼠,一件為了延緩死亡的工具。由此可見,當科技高速發展,人類越來越冷酷無情,而摒棄一切俗世羈絆,僅靠一絲細弱遊絲的牽連重新塑造的人種,卻有著對愛的渴望和對死亡安之若素的淡然,這真是一種諷刺!不管出於何種目的,這個發現對人類來說,即是一種罪孽,又是一種福祉。罪孽讓人類反思內心,福祉則指引走向坦途。

影片中對於人性光輝的一面也有所涉及,新來的女教師終於按捺不住良心的譴責,告訴了他們真相,片中沒有給出女教師離開的鏡頭,但在校長威嚴的恐嚇聲中已道出真相,對於背叛同類的行徑,我猜大概輕則驅逐,重則死刑吧。最後人性的光輝也難免被黑暗所吞噬。

故事的結局壓抑冰冷的令人窒息,三人無一例外的領受了自己的命運,沒有逃跑,沒有抗爭,甚至沒有任何抱怨。顯然,如果這世界沒有可愛之人、可敬之事,那活著還不如死去。其實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死亡深深的恐懼,和因這恐懼引發的倫理道德的淪喪、人性的盡失。

文本作者:骷髏船長,圖片來源於網路。

卻有著對愛的渴望和對死亡安之若素的淡然,這真是一種諷刺!不管出於何種目的,這個發現對人類來說,即是一種罪孽,又是一種福祉。罪孽讓人類反思內心,福祉則指引走向坦途。

影片中對於人性光輝的一面也有所涉及,新來的女教師終於按捺不住良心的譴責,告訴了他們真相,片中沒有給出女教師離開的鏡頭,但在校長威嚴的恐嚇聲中已道出真相,對於背叛同類的行徑,我猜大概輕則驅逐,重則死刑吧。最後人性的光輝也難免被黑暗所吞噬。

故事的結局壓抑冰冷的令人窒息,三人無一例外的領受了自己的命運,沒有逃跑,沒有抗爭,甚至沒有任何抱怨。顯然,如果這世界沒有可愛之人、可敬之事,那活著還不如死去。其實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死亡深深的恐懼,和因這恐懼引發的倫理道德的淪喪、人性的盡失。

文本作者:骷髏船長,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