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村老房子雖然很土,卻存儲了許多人童年的純真記憶

農村老房子雖然很土,卻存儲了許多人童年的純真記憶

文•段宏剛

如今,在陝西一些偏遠農村,仍然能看到不少老房子。它們見證了時代的生活真相和個人的似水年華。

上世紀70、80年代,

村民為自家建房時都用土木做材料,大多沿路而建。住所、牛棚、豬圈、狗窩、雞舍、倉房都建造在一個院子裡,人、狗、雞、鴨在一起活動,動物之間相互追逐、打鬥是常有的事。

坡根下,幾院被遺棄的老房子,門前草地上有一個碾盤。

狗吠,雞鳴、豬哼、牛哞相互交織,

構成了一曲曲農家交響樂。雞鴨是這些動物裡最受氣的,經常被狗和貓攆得驚慌失措,疲於奔命。狗和貓仿佛就是一對天生冤家,在食物面前,狗經常飛揚跋扈,蠻橫強勢,把貓咪追趕在院牆上、房檐上、樹上逃命。在安全距離,貓咪會呲牙咧嘴,把仇恨通過叫聲傳到地上的狗,狗也毫不示弱,望著上方的貓,跳著、撲著汪汪大叫。一些勇敢的狸花貓,有時會和狗針鋒相對,選擇一處適合施展自己靈敏的場所,
耐心跟狗周旋。

急紅眼的惡狗通常會露出破綻,貓咪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乖機用前爪在狗臉上抓一把,此時,只聽一貫盛氣淩人的狗會慘叫哀嚎,像被電擊一樣連連後退。從此,狗也會識趣很多,對這只大貓恭敬有加,不在冒昧攻擊和恐嚇。

一處被木籬笆牆包圍的老房子,院子長滿荒草。

如果貓被狗咬死或咬殘,這時,主人會出面主持公道,狗以被主人打斷一條腿作為代價,換來這件事情的圓滿了結。被打斷的狗腿用不了多久會重新長好,好像是對“打不斷的狗腿”這句話的最好論證。

這樣的遊戲幾乎在那時村莊的每家每戶天天上演。人和動物的氣息給房子、窩棚、院子裡注入了生機,

它們吸收著他們的溫度、思想、性格、情感,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所有這些融為一體,組成了一個強大氣場,構成了堅固的家,任憑風吹雨打,雨淋日曬,不會被歲月劃開裂縫。

一處老房子廊沿上晾曬著玉米,主人偶爾會來到老房子看看。

90年代初,村莊裡的老房子幾乎都被主人翻修一新,

前牆被拆掉,換成了磚牆和玻璃門窗。主人們對前牆的處理都很講究,砌牆的磚頭先用水侵泡多時,待吸飽水分後,把磚頭一面一面打磨光滑待用。更講究的人家,把門楣和窗楣的木頭雕刻成圖案和花紋,以花鳥、水果、瑞獸圖案居多,遠遠望去,雕樑畫棟,煞是惹眼。所有木大門、圖案花紋、窗框等,都用暗紅漆、乳白漆或土黃漆上色,兼有美觀和防腐的效果。

家底厚實的人家拾掇房子時,會把老房子拆掉,在原址上蓋起平房或兩層小樓。那時小樓在村莊鶴立雞群,站在村口很容易吸引眼球。

一戶人家的老房子,房門常年緊鎖,院中荒草有一尺高。

進入21世紀初,村民們該蓋新房的都蓋了,該搬遷的也都搬遷到了交通便利的公路邊上。老房子的使命逐漸完成,被一戶戶主人相繼放棄,遺落在曾經的家園裡,孤單而冷清,蕭瑟而陰森。

蜘蛛在裡邊結網,鳥兒在裡面築巢,老鼠在裡邊咬牙切齒,吱吱亂叫,卻找不到一絲果腹的東西,只有把憤怒發洩在木質的一切器物上,把屎尿拉在所有角落裡。

這戶人家的房子有些年頭了,院中荒草很茂盛,有1米多高了。

那些老宅子被徹底丟棄,零零星星散落在村莊的老房子,像被遺失在原野的嬰兒,自生自滅是它唯一的出路。

晚上在老房子裡亮起的三三兩兩的燈火,被茫茫黑夜重重圍困,猶如被浩瀚夜空包裹的黯淡星光,若隱若現。在新農村建設中,它們早晚要被推土機鏟平,關於老房子的所有記憶都將埋葬在黃土裡。

同時,也埋葬了許多人童年的記憶。

院牆上的瓦松很茂盛,一部分已經開花了。

家底厚實的人家拾掇房子時,會把老房子拆掉,在原址上蓋起平房或兩層小樓。那時小樓在村莊鶴立雞群,站在村口很容易吸引眼球。

一戶人家的老房子,房門常年緊鎖,院中荒草有一尺高。

進入21世紀初,村民們該蓋新房的都蓋了,該搬遷的也都搬遷到了交通便利的公路邊上。老房子的使命逐漸完成,被一戶戶主人相繼放棄,遺落在曾經的家園裡,孤單而冷清,蕭瑟而陰森。

蜘蛛在裡邊結網,鳥兒在裡面築巢,老鼠在裡邊咬牙切齒,吱吱亂叫,卻找不到一絲果腹的東西,只有把憤怒發洩在木質的一切器物上,把屎尿拉在所有角落裡。

這戶人家的房子有些年頭了,院中荒草很茂盛,有1米多高了。

那些老宅子被徹底丟棄,零零星星散落在村莊的老房子,像被遺失在原野的嬰兒,自生自滅是它唯一的出路。

晚上在老房子裡亮起的三三兩兩的燈火,被茫茫黑夜重重圍困,猶如被浩瀚夜空包裹的黯淡星光,若隱若現。在新農村建設中,它們早晚要被推土機鏟平,關於老房子的所有記憶都將埋葬在黃土裡。

同時,也埋葬了許多人童年的記憶。

院牆上的瓦松很茂盛,一部分已經開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