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城事|厲害了我番禺!加快推動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構建高端高質高新現代產業新體系

近年來,我區加快推動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創新平臺建設、創新人才集聚等,創新生態環境進一步完善,創新驅動新動能進一步釋放,構建起品質效益好、結構佈局合理、綜合競爭力強的高端高質高新現代產業新體系。

隨著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我區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現。

(今年上半年資料)

創新發展勢頭強勁

思科(中國)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落戶,成功引入易和科技、城雲科技等10家思科合作夥伴。廣州大學城、廣州國際創新城起步區、番禺節能科技園、廣州國際商品展貿城成功納入“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思科(廣州)智慧城效果圖

廣州國際創新城入選首批省級“雙創”示範基地,國家數位家庭應用示範產業基地、廣州大學城健康產業產學研孵化基地獲評全省十大創業孵化示範基地。

284家企業通過市科技創新“小巨人”企業專家評審,高新技術企業達580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分別增至41家和16家,大學城大學生創客空間成為國家級眾創空間。全區專利授權量、申請量分別位居全市第一和第二位。

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

我區加快推進“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畫,創新主體規模不斷壯大,

今年全區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數量達519家,同比增長4.7倍;全區現有高新技術企業580家,同比增長2倍。全區科技企業孵化器總數達22家,在孵企業781家,累計畢業企業241家。全區12家眾創空間入駐創新創業團隊281個。安排1.2億元人才專項資金獎勵扶持14個創新創業領軍團隊、500名產業發展創新人才、100個學生創業團隊等。成立區科技企業上市培育促進中心、科技金融促進會和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
為科技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上市服務。上半年,新增上市企業2家,新增9家掛牌“新三板”企業,獲評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示範區。

逐步成為廣州新的創新中心和投資沃土

番禺依託獨特“雙創”環境優勢,正逐步成長為廣州新的創新中心和投資沃土。番禺連續4次(8年)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成為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和“廣東省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區”。

廣州大學城聚集了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12所高校、20多萬師生以及一大批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重點學科。華南理工大學國際學院落戶番禺,將更好地發揮其作為城市“最強大腦”和“人才高地”的支撐作用。番禺擁有國家數位家庭應用示範產業基地、番禺節能科技園等眾多科技園區,各園區入駐中小科技企業2400多家。

(大學城鳥瞰)

創新創業服務環境優質高效

我區出臺了“1+4”產業人才政策,每年直接用於重點領域產業領軍人才資助、補貼和配套服務等相關經費達1.2億元,加上產業、科技、創新等專項配套政策共同發力,每年用於人才創新創業資金逾5億元。對新引進的創業領軍團隊單個最高資助達500萬元,對現有傑出產業人才單個最高補貼達500萬元,對創新領軍團隊專案經費資助最高達1000萬元。

實施“青藍計畫”,每年安排2000萬元對100個大學生創業專案給予扶持。院士工作站增至5家。成功舉辦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暨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交通部(小穀圍)“互聯網+交通運輸”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活動。

(大學城鳥瞰)

創新創業服務環境優質高效

我區出臺了“1+4”產業人才政策,每年直接用於重點領域產業領軍人才資助、補貼和配套服務等相關經費達1.2億元,加上產業、科技、創新等專項配套政策共同發力,每年用於人才創新創業資金逾5億元。對新引進的創業領軍團隊單個最高資助達500萬元,對現有傑出產業人才單個最高補貼達500萬元,對創新領軍團隊專案經費資助最高達1000萬元。

實施“青藍計畫”,每年安排2000萬元對100個大學生創業專案給予扶持。院士工作站增至5家。成功舉辦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暨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交通部(小穀圍)“互聯網+交通運輸”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