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百歲老人看變化|103歲太婆感歎“趕上了好時代”

楚天都市報訊 圖為:華明鳳老人與兒子、小女兒合影

□楚天都市報記者盧成漢通訊員朱濤王莉

昨日,家住江夏區紙坊街西港街的103歲太婆華明鳳老人拉著記者的手開心地說,自己現在的生活與過去相比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每天按時起床、吃飯和睡覺,這是老人的長壽秘訣。她說,雖然她是家族中壽命最長的人,但她其實很捨不得離開兒女,離開現在的幸福生活。

一路歷經坎坷 頑強面對

華明鳳老人祖籍黃岡市團風縣,

出生於1914年5月,她的一生十分坎坷。

1927年,華明鳳的父親華耀山因參加農民運動被國民黨反動派懸賞通緝。從此,她的一家人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13歲的華明鳳十分勤勞,成為家庭主要勞動力。

1938年,為了生存,一家人來到武漢,24歲的華明鳳目睹了武漢會戰。“日本軍機扔下的炸彈就在身邊不遠處,死了不少人。”為避戰亂,一家人又流落到武穴,華明鳳嫁給了上巴河鎮的小夥包金山,因生活貧困,

生下的兩個女兒都不幸夭折,她將侄女收為養女。

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這一年,35歲的華明鳳生下兒子包照華。華明鳳與丈夫勤扒苦做,日子雖苦,但她感到滿足。可天有不測風雲,1954年,丈夫包金山因染上血吸蟲病,2年後不幸去世。

望著未成年的兩個孩子,華明鳳決定招夫養子。善良的李寶庭走進了這個家庭,挑起了生活的重擔。1958年,新組建的家庭又添了一個女兒,一家五口人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1959年,華明鳳在親戚的幫助下,帶著全家落戶武昌縣(現江夏區)鄭店鎮廖橋村。

“別看母親個子小,可幹農活、打理家務都是一把好手。”包照華回憶說,母親十分好客,人緣也很好,灣裡村民都喜歡到自己家里拉家常。

1984年,華明鳳第二任丈夫因車禍不幸去世。老人悲痛不已,唯一讓她安慰的是三個兒女都已成家立業。

生活有規律 百歲學用手機

1990年,小女兒李春芳將76歲的華明鳳接到家中贍養,

至今27年,她與丈夫戚瑞善從無怨言。“母親的生活費由我哥哥包照華支付。”李春芳說,母親的生活非常有規律,每天早上7時起床,到點吃飯,晚上七八點準時睡覺。如果家裡有一次不按時吃飯,她就開始“吵”。“喜歡吃的菜我就多吃一點。”老人告訴記者,她喜歡吃青椒炒肉和青菜,每次吃大半碗。“母親雖然年歲大,但思維還很清晰,記憶力不錯。”90多歲時,老人還上桌打麻將,
但對輸贏看得很淡。

老人100歲時,兒子給她買了手機,不識字的她學會了用手機打電話。兒女們還常帶老人去旅遊,三峽大壩、武大櫻花大道、江夏薰衣草園等景點她都去過。

感歎日子好 想再多活幾年

2014年,華明鳳老人百歲大壽,共有300多人前來為她祝賀,江夏區民政局也送來了賀金,祝老人健康長壽。

也是這一年,因她家的田地被一個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徵用,老人開始拿養老金了。“每個月有1190元養老金,還有高齡護理費、百歲老人關愛費、體檢費。”李春芳說,每逢老人的生日和春節,當地政府還送來慰問金。“我這大把年紀,又沒有什麼貢獻,還給我這麼多錢,感謝黨感謝政府。”華明鳳老人說,真是趕上了好時代。

今年春節前,老人突然神志不清,兒女們將她送到醫院就診,原來老人身體器官並無大礙,只是因為一口痰堵在肺部引發了疾病,住院11天后出院。“我不怕死,就怕離開兒女。”華明鳳老人說:“這樣的好日子,我真想再多活幾年啊!”

“每個月有1190元養老金,還有高齡護理費、百歲老人關愛費、體檢費。”李春芳說,每逢老人的生日和春節,當地政府還送來慰問金。“我這大把年紀,又沒有什麼貢獻,還給我這麼多錢,感謝黨感謝政府。”華明鳳老人說,真是趕上了好時代。

今年春節前,老人突然神志不清,兒女們將她送到醫院就診,原來老人身體器官並無大礙,只是因為一口痰堵在肺部引發了疾病,住院11天后出院。“我不怕死,就怕離開兒女。”華明鳳老人說:“這樣的好日子,我真想再多活幾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