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國醫學界赫赫有名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看是哪五所大學!

看過金庸老先生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的讀者一定對華山論劍非常熟悉,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中,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中神通王重陽五人在華山頂上鬥了七天七夜,

爭奪《九陰真經》。最終王重陽擊敗四人獲勝,統稱五絕。他們也被稱為天下五絕、江湖五絕,都是武林中的頂尖實力派人物。

在我國的醫學界中,同樣有五所實力頂尖的高校,他們不僅歷史悠久,實力強大,同時也被大家稱為五絕。分別是東齊魯,

西華西,南湘雅,北協和和中同濟。下面就給大家一一進行介紹:

北協和

北協和指的是北京協和醫學院,是我國衛生和計畫委直屬的唯一一所重點醫科大學,與中國醫學科學院院校一體,是中國國家級醫學科學學術中心和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試點高校,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曾經在1919年10月開辦八年制醫學本科,是我國最早設有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和護理本科教育的醫學院校,

被譽為中國醫學殿堂。

後來,為探求中國高等醫學教育改革的創新模式,北京協和醫學院與清華大學於2006年9月起開展合作辦學,可同時使用“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作為第二名稱,

並依託清華大學,部分進入“211”和“985”工程平臺建設行列。

南湘雅

南湘雅是指湘雅醫學院。1901年,耶魯大學部分畢業校友發起組織雅禮協會,目的就是到中國辦醫院和辦學校,並將其列為中國-耶魯工程。1903年初雅禮協會派人到中國經過反復考察調研,最後根據湖南地理位置系華中腹地,可以影響全國而確定選址其省會長沙興醫辦學,1914年12月,雅禮協會與湖南省政府合作舉辦醫科大學並簽訂協定,

“雅禮”更名為“湘雅”,“湘”代表湖南,“雅”代表雅禮,湘雅醫學專門學校、現湘雅醫學院前身正式成立並招生開學,從而在中國醫學教育史上開創了中美合辦高等醫學教育、聯合辦醫院的先例。

2000年4月,為順應中國高校教育改革潮流,原中南工業大學,

長沙鐵道學院與原湖南醫科大學合併為中南大學,並組建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4月29日中南大學組建後,11月起,更名為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東齊魯

東齊魯指的是齊魯醫院。1890年,美國北美長老會傳教醫師尼爾聶會東夫婦來到濟南,建立起華美醫院。當時的華美醫院,成為濟南首家西醫診所和分科最全的醫院,並開始了醫護分工。1908年,華美醫院與省內三家教會醫院聯合,在現南新街85號院開設了共合醫院。1917年,合併了多家院校的齊魯大學成立,共合醫院改成齊魯大學醫科附設教學醫院,始稱齊魯醫院。20世紀30年代是齊魯大學的繁盛時期,尤以齊魯醫科實力最強,齊魯醫學享譽海內外,成為“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中國四大醫學教育品牌之一。

2000年7月,原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合併組建為新的山東大學。2012年5月,山東大學整合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等5個學院以及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山東大學口腔醫院、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等4所附屬醫院,成立齊魯醫學部。2017年9月,山東大學召開慶祝齊魯醫學100周年新聞發佈會,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部正式更名為齊魯醫學院

西華西

西華西是指華西醫學院。華西醫院起源於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基督教會1892年在成都創建的仁濟、存仁醫院;華西臨床醫學院起源於1914年的華西協合大學醫科。1937年,中央大學、燕京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內遷成都,與華西協合大學聯合辦學辦醫;是時,華西壩大師雲集,名家匯萃,學術盛況空前。1938年,有醫學院的華大、中大、齊大組建聯合醫院;1946年,華西協合大學醫院在現址全部建成,簡稱華西醫院。

1953年,華西協合大學經院系調整為四川醫學院,醫院更名為四川醫學院附屬醫院;1985年,四川醫學院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醫院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00年,四川大學與華西醫科大學合併,學院/醫院更名為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目前,華西醫院是中國規模龐大的醫院之一,是中國西部疑難危急重症的國家級診療中心,在復旦大學2009年度和2010年度中國最佳專科聲譽和最佳醫院排行榜上,連續兩年名列全國第二。

中同濟

中同濟指的是同濟醫學院。1891年,德國海軍隨艦醫生埃裡希·寶隆來到上海,他看到上海流行霍亂、傷寒、瘧疾等疾病,並且缺醫少藥,就決定離開海軍來上海開設診所。1900年前後,由埃裡希·寶隆同濟醫學院大門 創辦的“同濟醫院”正式掛牌,這所醫院就是後來武漢同濟醫院的前身。1950年2月,為了支援湘鄂粵桂豫贛六省(中南區)醫療衛生事業,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遷往湖北武漢,與武漢大學醫學院(第一屆學生尚未畢業)合併,命名為“中南同濟醫學院”。

1954年10月,由武漢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與漢口協和醫院合併的武大、協和合作醫院,成為中南同濟醫學院教學醫院。後更名為中南同濟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1985年,改名為同濟醫科大學;2000年,與華中理工大學等學校合併,組建成華中科技大學;2000年6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成立並掛牌。

上面所述的五所大學基本算是歷史中我國醫學界的第一代五絕。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和中同濟的名聲可謂是風頭無兩。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學校確實沒落了。比如剛剛公佈的雙一流工程建設高校中,我國醫學類一流學科竟然沒有山東大學和中南大學,實在是讓人覺得可惜!而目前的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知名高校開始大力發展醫學,成為了老牌醫學名校的強力競爭者。如果大家對此有什麼意見和看法,可以積極留言評論!

在現南新街85號院開設了共合醫院。1917年,合併了多家院校的齊魯大學成立,共合醫院改成齊魯大學醫科附設教學醫院,始稱齊魯醫院。20世紀30年代是齊魯大學的繁盛時期,尤以齊魯醫科實力最強,齊魯醫學享譽海內外,成為“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中國四大醫學教育品牌之一。

2000年7月,原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合併組建為新的山東大學。2012年5月,山東大學整合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等5個學院以及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山東大學口腔醫院、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等4所附屬醫院,成立齊魯醫學部。2017年9月,山東大學召開慶祝齊魯醫學100周年新聞發佈會,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部正式更名為齊魯醫學院

西華西

西華西是指華西醫學院。華西醫院起源於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基督教會1892年在成都創建的仁濟、存仁醫院;華西臨床醫學院起源於1914年的華西協合大學醫科。1937年,中央大學、燕京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內遷成都,與華西協合大學聯合辦學辦醫;是時,華西壩大師雲集,名家匯萃,學術盛況空前。1938年,有醫學院的華大、中大、齊大組建聯合醫院;1946年,華西協合大學醫院在現址全部建成,簡稱華西醫院。

1953年,華西協合大學經院系調整為四川醫學院,醫院更名為四川醫學院附屬醫院;1985年,四川醫學院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醫院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00年,四川大學與華西醫科大學合併,學院/醫院更名為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目前,華西醫院是中國規模龐大的醫院之一,是中國西部疑難危急重症的國家級診療中心,在復旦大學2009年度和2010年度中國最佳專科聲譽和最佳醫院排行榜上,連續兩年名列全國第二。

中同濟

中同濟指的是同濟醫學院。1891年,德國海軍隨艦醫生埃裡希·寶隆來到上海,他看到上海流行霍亂、傷寒、瘧疾等疾病,並且缺醫少藥,就決定離開海軍來上海開設診所。1900年前後,由埃裡希·寶隆同濟醫學院大門 創辦的“同濟醫院”正式掛牌,這所醫院就是後來武漢同濟醫院的前身。1950年2月,為了支援湘鄂粵桂豫贛六省(中南區)醫療衛生事業,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遷往湖北武漢,與武漢大學醫學院(第一屆學生尚未畢業)合併,命名為“中南同濟醫學院”。

1954年10月,由武漢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與漢口協和醫院合併的武大、協和合作醫院,成為中南同濟醫學院教學醫院。後更名為中南同濟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1985年,改名為同濟醫科大學;2000年,與華中理工大學等學校合併,組建成華中科技大學;2000年6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成立並掛牌。

上面所述的五所大學基本算是歷史中我國醫學界的第一代五絕。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和中同濟的名聲可謂是風頭無兩。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學校確實沒落了。比如剛剛公佈的雙一流工程建設高校中,我國醫學類一流學科竟然沒有山東大學和中南大學,實在是讓人覺得可惜!而目前的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知名高校開始大力發展醫學,成為了老牌醫學名校的強力競爭者。如果大家對此有什麼意見和看法,可以積極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