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故都的秋》丨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課文

戳音訊,讓全國最好的聲音帶你穿越回到少年

高中《語文》第3冊 人教2000年版

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浙江富陽人,原名郁文,字達夫,曾化名趙廉,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革命烈士,抗日時期文藝界抗敵禦侮鬥爭中的翹楚。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認郁達夫為“民族解放殉難烈士”。代表作:《沉淪》 、《故都的秋》等。著有《達夫全集》共七卷、《日記九種》等。

1913年9月到日本留學,次年7月考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醫科部,後來棄醫從文。1921年6月,成為創造社發起人之一,擔任《創造》季刊創刊號的主編。

《故都的秋》是郁達夫於1934年8月創作的散文。1927年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為止的這段時間被稱為白色恐怖時期。郁達夫為躲避國民黨的恐怖威脅,1933年4月,他由上海遷居到杭州。

1934年7月,郁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該文。

《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運用了42個秋字來潤色北國之秋的“清” “靜”和“悲涼”,悲秋與頌秋結合起來,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這情是故鄉情、愛國情;這落寞之秋是作者當時心境的寫照,是對國運衰微的喟歎。同時,也處處滲透著郁達夫消極與積極情緒在糾結與鬥爭的痕跡。故都的“秋”,其實是郁達夫的“秋”,

是表現了他主觀感情、審美取向、文學氣質和人生態度的“秋”。本文的悲涼美感,跟傳統的悲秋情結有關,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關,跟作品的創作背景也有關。

郁達夫的散文無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現”,而且是“自敘傳”式的自我表現,是最為坦誠、露骨的自我表現。

在郁達夫看來,小說帶有作家的自敘傳,“現代的散文,卻更是帶有自敘傳的色彩。”其作品《還鄉記》《還鄉後記》和小說《遲桂花》,都運用大量內心獨白式的抒情、描寫、記敘,錯落有致,感情真摯,打上有很深的個人印記。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著這一原則構造的。他不加掩飾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將自己的信仰、習慣、性格甚至病態也大白於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現了在舊社會的壓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悶,從而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文學特色。這種特色就是感傷的弱者的情調,浪漫的青年覺醒者的理想,反壓迫的民主主義者的傾向。

郁達夫的小說創作因為對傳統道德觀念提出了挑戰,並且首創了自傳體小說這種抒情浪漫的形式,對當時一批青年作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形成了二三十年代中國文壇一股浪漫派的壯觀潮流。此外,郁達夫還是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位在世時就已出版日記的作家。

集中表現了在舊社會的壓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悶,從而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文學特色。這種特色就是感傷的弱者的情調,浪漫的青年覺醒者的理想,反壓迫的民主主義者的傾向。

郁達夫的小說創作因為對傳統道德觀念提出了挑戰,並且首創了自傳體小說這種抒情浪漫的形式,對當時一批青年作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形成了二三十年代中國文壇一股浪漫派的壯觀潮流。此外,郁達夫還是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位在世時就已出版日記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