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貴州貴安新區:地表有“海綿”,城市會呼吸

貴安新區月亮湖公園的六邊形蓄水池。資料圖片

池底佈滿鵝卵石的長條形蓄水池隨處可見,池內水生植物鬱鬱蔥蔥……近日,走進貴安新區月亮湖公園,海綿城市二期項目正有序推進。

“現在我們正在建設的是海綿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雨水花園,雨水花園在投入使用後逐漸被蔥郁的水生植物所覆蓋,外表看似平常,實際上是可以吸水、滲水和蓄水的‘海綿體’。”貴安新區海綿城市建設辦公室工作人員楊濤告訴記者。

得益於新區有著像“海綿體”一樣的城市地表。

今年6月,即便是在我省持續出現強降雨天氣,多地發生內澇災害的情況下,在同樣遭受強降雨襲擊的貴安新區,風雨過後依然安然無恙。

2015年6月,貴安新區獲批成為全國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之一,並成為唯一的非建成區試點。圍繞“打造全國海綿城市貴安樣本”目標,新區先期啟動19.55平方公里的試點建設。以打造“全域海綿”的理念引領,貴安新區最終要實現在1795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實施海綿系統規劃。

“109條河、131個湖、515個塘、219口泉、2626個山頭,年平均降雨量在1100毫米以上,濕地面積占24%,地表河流域面積占80%。”貴安新區的全域生態本底,讓新區試點海綿城市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新區近93%的面積位於貴陽市主要水源的上游,水環境高度敏感,試點海綿城市建設,正是考量如何將城市開發對水體環境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新區相關負責人說。

兩年來,新區以建設生態海綿、彈性海綿、活力海綿、智慧海綿為目標,遵循生態優先等原則,探索從保護城市生態環境、削減城市徑流污染負荷、緩解內澇、節約水資源4個方面構建新區海綿城市系統,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

根據生態本底,新區專門編制實施海綿城市總體規劃、專項規劃、設計導則及35項管控制度。35項管控制度與新區總規、控規、場地豎向、排水防澇、水系統、綠地系統等規劃實現“多規合一”,

為新區海綿城市的建設提供科學引領,貴安新區因此成為全國率先完成海綿城市規劃控制體系建設的試點。

為高標準、高品質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新區與英國建築設計院和清華大學共建生態文明創新園,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新技術和新材料研發展示平臺;並成立矽砂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貴州研究院,

建成生態砂西南產業總部基地,實現生態砂基雨水生態收集利用系統、矽砂透水磚等海綿城市建設產品。

如今,在19.55平方公里的試點範圍內,新區已開工建設9大類、75個海綿城市相關項目,項目涵蓋公用建築、道路、公園建設、管網、綜合治理項、汙水處理、工業建築和資訊化平臺建設等,預計海綿城市投資68.56億元,帶動建設投資900.36億元。目前已完工專案19個,完成海綿投資32.02億元。

由於海綿城市試點項目眾多,涉及行業領域廣泛,資金需求大。為破解資金難題,新區通過大力探索創新企業化、市場化融資開發模式,逐步推廣以PPP模式、各類基金直接投資等為主的債權性投資模式,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

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新區還積極發揮自身大資料發展優勢,建立了貴安新區海綿城市監測系統及資訊化綜合管理平臺,目前已安裝約70台監測設備,對雨量、流量、水質、排口液位元進行測量和資料分析。通過對127場降雨進行資料收集,編制完成了《2016年度貴安新區海綿城市示範區監測評估報告》。

由於海綿城市試點項目眾多,涉及行業領域廣泛,資金需求大。為破解資金難題,新區通過大力探索創新企業化、市場化融資開發模式,逐步推廣以PPP模式、各類基金直接投資等為主的債權性投資模式,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

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新區還積極發揮自身大資料發展優勢,建立了貴安新區海綿城市監測系統及資訊化綜合管理平臺,目前已安裝約70台監測設備,對雨量、流量、水質、排口液位元進行測量和資料分析。通過對127場降雨進行資料收集,編制完成了《2016年度貴安新區海綿城市示範區監測評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