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空中再添“麗影”:殲20正式服役,殲10未來繼續生產100架

可以說近年來我國的戰機事業發展的風風火火。也就在2017年上半年,萬眾期待已久的殲-20宣佈正式服役,由此全球空中又添了一道“麗影”。作為目前中國最先進的隱身戰機,就算是在全球範圍內也享受著很高的聲譽。

但是要明確的是,我國現在戰機主力依舊還是殲-10系列、殲-11以及殲-16。

根據大致的統計,我國目前具有大約300架殲-10系列戰機,並且殲-10的多種改進型號還在不斷的研發之中。有消息稱我國將會在未來的3-5年內生產100架左右的殲-10系列。

不少國民就表示不解,殲-20既然已經正式服役,為什麼反而對殲-10的生產加大了力度,其實這不是對殲-20的不信任,而是處於多方考慮的決策。

首先要知道的是,未來生產的這100架殲-10並不是一個版本,而是多種新型改進型殲-10系列戰機。也就是說殲-10不是一款戰機,而是一系列戰機的總稱,其下屬還包括殲-10A、殲-10B以及殲-10C等。這三個版本都是在前任基礎之上進行適應性改造,

更加提高戰力。就拿殲-10C來說,其各種性能對比殲-10B都有很大的提升。

就但從已知的資料分析,殲-10C的雷達可以發現100公里之外的F-22A戰機,對於無隱身能力的戰機,其探測距離可以達到160-200公里。此外,殲-10C攜帶的是PL-15導彈,其150公里的射程遠超日本AAM-4B的100公里。可以說殲-10C可以輕鬆壓制日F-2。

繼續發展殲-10系列的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殲-10反應速度快的優勢。因為殲-10跟殲-11這樣的重型戰機相比,反應速度更快,也更容易對突發狀況進行第一時間的處理。因此殲-10系列在戰備值班中的作業任務一直無可替代。殲-20雖然也可以承包這樣的任務,但是其成本還是太貴,殲-10還是最好的選擇。

就性價比而言,殲-10系列目前階段在我國的戰機隊伍中還是處在一個重要的位置。殲-20雖然先進也能承擔殲-10的作業,但是相對來說還是殲-10系列更加物美價廉,而殲-20的大用處還是在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