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關於兒時的中秋節記憶,你還記得嗎?

八月十五,秋已過半,是為中秋,中秋時節,氣溫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令。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

小時候

在小時候

我們不知道中秋節的由來

只知道每逢中秋家裡就會買很多月餅水果

不懂得賞月,只會對著月亮啃著月餅

哥哥姐姐對著天燈雙手合十不知道呢喃著什麼

他們告訴我這叫許願

讀書後

讀書的時候不知道中秋節的深義

只知道每逢中秋節就可以放假去玩耍

不懂得每一首讚美月色的詩詞

只知道一句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工作後

工作後不知道中秋節的滋味

只覺得月圓人不圓的甚是尷尬

不懂得月圓之樂

卻對每一個人說著中秋節快樂

對於中秋你是否有深刻的記憶呢?你眼中的中秋是什麼樣的?對於這樣的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回答,默默回憶著記憶中的中秋。

習 俗

賞月·拜月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于魏晉時期,之後每逢中秋,便擺出果品,賞月暢談,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此外,我國很多地方還有祭月、拜月的習俗,

《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向明月寄託對未來的希冀。

吃月餅

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以後成了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如今,中秋吃月餅更是成了很多人必選的專案,取團圓之義。

觀潮

除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大賦名篇《七發》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中提到:“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燃燈

古人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在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為興盛,特別是廣東地區,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紮燈籠,作出果品、鳥獸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闔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燒塔

南方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

玩兔兒爺

清代宮廷把月中的玉兔稱做“太陰君”,民間則不同,百姓們稱它為“玉兔兒爺”。在北京一帶的民俗中,中秋節祭兔兒爺反映了民間敬神心理的異化,中秋自從由祭月的禮俗轉化成民間節日後就淡化了禮俗色彩,而遊賞性質越來越突出,玩兔兒爺的風俗可以說是這一現象的有力佐證。

養 生

潤燥養肺防感冒

秋初暑氣由盛而降,早晚涼中午熱,晝夜溫差開始變大。秋老虎發威時,天氣涼熱不定,最容易感冒。

建議每日早晚養成用冷水浴面、熱水泡足的習慣,有助於提高身體抗病能力。適度散步、練拳等,提高身體的禦寒能力,防止感冒的發生。

秋季氣候乾燥,可適當服用白木耳、蜂蜜、冰糖、梨等食品,能潤燥養肺。脾胃虛弱者,宜食溫熱熟軟的食物。

預防胃腸疾病

經歷一整個夏季,人的脾胃功能比較弱,當飲食不當時,容易引起腹瀉。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勿食生、冷的食物,常喝水,勤洗手。加強身體鍛煉,補充豐富的營養。

多喝水、早睡早起

秋天氣候乾燥,皮膚水分容易流失,也很易感到口乾舌燥。所以要多喝水、多吃含膠質與水分的水果,避免太激烈的運動。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

飲食宜忌

中秋節期間應注重飲食平衡,營養全面,避免偏食和大吃大喝。不宜過量食用寒涼瓜果以免造成腹瀉等症狀。同時,不宜食用辛辣食物以防造成大便幹結等。

如何吃月餅

月餅是中秋的經典美食,但食用不當會損害健康。因月餅中含糖量極高,所以,糖尿病人和兒童不宜過量食用月餅。成年人過量食用月餅也會對腸胃造成較大負擔。

一般情況下,每人每天不超過半塊月餅。月餅不宜久存,以免油脂氧化,餡料變質,應詳細閱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及儲存方法,打開盒子沒吃完的月餅,最好用保鮮袋封存,並放入冰箱中,最好儘快吃完。

濃濃中秋意,深深思鄉情

在評論裡寫下你眼中的中秋是什麼樣的

亦或是關於中秋你想說的話

古人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在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為興盛,特別是廣東地區,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紮燈籠,作出果品、鳥獸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闔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燒塔

南方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

玩兔兒爺

清代宮廷把月中的玉兔稱做“太陰君”,民間則不同,百姓們稱它為“玉兔兒爺”。在北京一帶的民俗中,中秋節祭兔兒爺反映了民間敬神心理的異化,中秋自從由祭月的禮俗轉化成民間節日後就淡化了禮俗色彩,而遊賞性質越來越突出,玩兔兒爺的風俗可以說是這一現象的有力佐證。

養 生

潤燥養肺防感冒

秋初暑氣由盛而降,早晚涼中午熱,晝夜溫差開始變大。秋老虎發威時,天氣涼熱不定,最容易感冒。

建議每日早晚養成用冷水浴面、熱水泡足的習慣,有助於提高身體抗病能力。適度散步、練拳等,提高身體的禦寒能力,防止感冒的發生。

秋季氣候乾燥,可適當服用白木耳、蜂蜜、冰糖、梨等食品,能潤燥養肺。脾胃虛弱者,宜食溫熱熟軟的食物。

預防胃腸疾病

經歷一整個夏季,人的脾胃功能比較弱,當飲食不當時,容易引起腹瀉。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勿食生、冷的食物,常喝水,勤洗手。加強身體鍛煉,補充豐富的營養。

多喝水、早睡早起

秋天氣候乾燥,皮膚水分容易流失,也很易感到口乾舌燥。所以要多喝水、多吃含膠質與水分的水果,避免太激烈的運動。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

飲食宜忌

中秋節期間應注重飲食平衡,營養全面,避免偏食和大吃大喝。不宜過量食用寒涼瓜果以免造成腹瀉等症狀。同時,不宜食用辛辣食物以防造成大便幹結等。

如何吃月餅

月餅是中秋的經典美食,但食用不當會損害健康。因月餅中含糖量極高,所以,糖尿病人和兒童不宜過量食用月餅。成年人過量食用月餅也會對腸胃造成較大負擔。

一般情況下,每人每天不超過半塊月餅。月餅不宜久存,以免油脂氧化,餡料變質,應詳細閱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及儲存方法,打開盒子沒吃完的月餅,最好用保鮮袋封存,並放入冰箱中,最好儘快吃完。

濃濃中秋意,深深思鄉情

在評論裡寫下你眼中的中秋是什麼樣的

亦或是關於中秋你想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