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000噸五常大米要換500萬天使投資!這個方案逆天了!

閱讀前,請先思考:

如果讓你來賣大米,你一般會選擇怎麼銷售?

眼下有個熱詞叫“場景重構”,你知道它具體講的是啥嗎?

農說呂不白丨不白在觀察

第四十七期

全文1918字丨5分鐘閱讀

說起五常大米,想必在許多農友印象裡,就是一種比普通大米好吃不少的大米。但好吃了該怎樣賣出好價?卻成了很多草根農創人皺眉狂思的難題。

今天,不白就來講講在哈爾濱做五常大米的楊運才,他計畫用500-1000噸精緻大米來掀起一場“場景重構革命”,

並打算借此融到500萬天使輪。

具體咋做呢?到底有沒有戲呢?且聽不白細細說來。

1

重構生產場景

現場磨米讓購買更放心

楊運才是從去年開始做五常大米的。2016年12月,他成立米創農業及品牌“楊磨坊”,想用F2C模式,把家鄉健康綠色的五常大米,去掉中間環節,直接送到消費者飯碗裡。

楊運才以高出市面收購價的價格,向家鄉合作社的農民收購足夠量的大米;同時與黑龍江農科院五常水稻研究所達成戰略合作,

由他們的專家為農民提供種植技術支援,保證大米的高標準和高品質。

在五常大米的行銷上,其實更有門道。不白在這裡要引入一個行銷領域熱詞:場景重構。

在不白看來,農業也是對場景非常講究的傳統產業。這些場景是多元的,可以用眼去看、用耳去聽、去品嘗、去感知、去體驗、去互動。若能通過網路工具,有效打通線上線下,重構各類場景,

必能創造出以往不敢想像的新型消費模式。

楊運才是“重構場景”概念的很好實踐者。他首先重構生產場景入手,宣導現場磨大米,直觀銷售。

具體怎麼做呢?楊運才與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合作,在社區設置磨米機器人,將帶殼稻穀放入磨米機器人中,

先磨成糙米,再現場加工為精米。讓消費者親眼見證優質大米的誕生,保證他們買到的是“最佳賞味期”(即稻穀脫殼後的一個月內之內食用最佳)大米,買得放心。

同時,用簡樸的白色帆布袋裝大米,又有一層密封包裝防止摻假,讓消費者吃得安心。

針對外地消費者,若那個地方聚集的社區和消費者多,楊運才會考慮將機器運到現場還原場景。如果相對零散,他也會結合互聯網技術,

直播磨米過程,讓遠端的消費者一樣能放心買、安心吃。

2

重構參與場景

邀社區合夥人全程互動

生產場景好重構,一台機器就解決。那該怎樣重構參與場景呢?

不白覺得,消費者一旦能親身體驗並參與到產品從生產、包裝、運輸及行銷的全部過程,將該產品當成是自己親自呵護成長的“孩子”,這種場景下產生的購買信任和依賴必定堅如磐石,複購率定然極高,甚至變身長期固定客戶。

楊運才啟動的社區合夥人計畫,便是重構參與場景的開始。不白總結下來,該計畫有以下3大亮點:

第一,借勢圈子力量醞釀、沉澱社區合夥人。楊運才借勢哈工大校友、農科院專家以及欣賞他的粉絲等圈子人群的智慧,邀他們一起加入取名字、制定戰略規劃等品牌醞釀過程中。

而後順勢將其中有意願且可靠的人,發展成社區合夥人,讓其親身參與品牌建設過程中。目前已沉澱156位社區合夥人。

第二,邀社區合夥人參與生產製作。犁地、插秧、收割、打穀等水稻種植收穫過程;寫廣告詞、選用材質、規格、風格、樣式等包裝製作過程;楊運才都會邀請社區合夥人攜家帶口前去現場參與體驗和進行決策。不能去現場的社區合夥人,也能線上上即時得知所有進程,並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三,賣好大米、分享利益才是關鍵。為社區合夥人重構參與場景,除了把他們培養成社區居民,消費者代表、產品體驗官和品質把控官之外,更重要的是借助這些人的力量把大米銷得更好。

為此,楊運才建社區合夥人互動社群,包括吃貨群等,還會讓社區合夥人主導,籌備一些粉絲見面會、產品發佈會等,再輔以線下團購、體驗讓利等行銷手段,促進合夥人長期購買的同時,借助其力,裂變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

對於積極參與的、有銷售高招的、銷售成績好的合夥人,楊運才還會邀他們參股,把所得利益共分享,讓重構而起的參與場景充分發揮效用。

3

重構消費場景

把大米變成“嗜好品”

據不白所知,日本有米店為稻米賦予了新的含義。他們不主打大米品種和產地品牌,而是專注於消費場景重構,把稻米打造成可比肩咖啡、紅酒的嗜好品。

首先,包裝場景重構。用大號字體清晰標明生產者的名字、種植方法方面的特點等。

其次,購買場景重構。提供可按量購買的“秤量銷售”、可按照喜好混合多種稻米的“自家混合米/調合服務”、可以分1~9步指定稻米脫殼程度的“舂米服務”等。

第三,線上下米店裡,還配有“品米師”、“稻米專家”等資格的店員會為顧客提供諮詢,重構出如美酒、咖啡般的消費場景。

楊運才也會這樣重構消費場景。他初期會在全國鎖定出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四大中心區域。結合線上互聯網,以及線下實體店(商場)等多種方式,以各地社區合夥人為主力,來推進場景重構。

楊運才還會推出多種貼心定制大米服務,比如生了6斤6兩的寶寶,或為88歲老人過生日,就分別給他們送上6斤6兩和8斤8兩的精緻五常大米,作為賀禮來吸引和聚集忠心客戶。

總之,楊運才的目標就是憑藉重構五常大米的生產、參與、消費場景,打造真正讓消費者願意長期購買、可實現持續盈利的商品,以此沉澱銷售500-1000噸精緻大米,來吸引500萬天使融資。

目前,楊運才已經憑藉這個模式,順利銷出30噸大米了。各位農創朋友們,你覺得他的“重構場景革命”有戲嗎,能否順利拿到融資?

互動投票:

(歡迎各位農友踴躍在文後留言評論。)

(全文完)

本文為原創,轉載需標明出處

楊運才啟動的社區合夥人計畫,便是重構參與場景的開始。不白總結下來,該計畫有以下3大亮點:

第一,借勢圈子力量醞釀、沉澱社區合夥人。楊運才借勢哈工大校友、農科院專家以及欣賞他的粉絲等圈子人群的智慧,邀他們一起加入取名字、制定戰略規劃等品牌醞釀過程中。

而後順勢將其中有意願且可靠的人,發展成社區合夥人,讓其親身參與品牌建設過程中。目前已沉澱156位社區合夥人。

第二,邀社區合夥人參與生產製作。犁地、插秧、收割、打穀等水稻種植收穫過程;寫廣告詞、選用材質、規格、風格、樣式等包裝製作過程;楊運才都會邀請社區合夥人攜家帶口前去現場參與體驗和進行決策。不能去現場的社區合夥人,也能線上上即時得知所有進程,並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三,賣好大米、分享利益才是關鍵。為社區合夥人重構參與場景,除了把他們培養成社區居民,消費者代表、產品體驗官和品質把控官之外,更重要的是借助這些人的力量把大米銷得更好。

為此,楊運才建社區合夥人互動社群,包括吃貨群等,還會讓社區合夥人主導,籌備一些粉絲見面會、產品發佈會等,再輔以線下團購、體驗讓利等行銷手段,促進合夥人長期購買的同時,借助其力,裂變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

對於積極參與的、有銷售高招的、銷售成績好的合夥人,楊運才還會邀他們參股,把所得利益共分享,讓重構而起的參與場景充分發揮效用。

3

重構消費場景

把大米變成“嗜好品”

據不白所知,日本有米店為稻米賦予了新的含義。他們不主打大米品種和產地品牌,而是專注於消費場景重構,把稻米打造成可比肩咖啡、紅酒的嗜好品。

首先,包裝場景重構。用大號字體清晰標明生產者的名字、種植方法方面的特點等。

其次,購買場景重構。提供可按量購買的“秤量銷售”、可按照喜好混合多種稻米的“自家混合米/調合服務”、可以分1~9步指定稻米脫殼程度的“舂米服務”等。

第三,線上下米店裡,還配有“品米師”、“稻米專家”等資格的店員會為顧客提供諮詢,重構出如美酒、咖啡般的消費場景。

楊運才也會這樣重構消費場景。他初期會在全國鎖定出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四大中心區域。結合線上互聯網,以及線下實體店(商場)等多種方式,以各地社區合夥人為主力,來推進場景重構。

楊運才還會推出多種貼心定制大米服務,比如生了6斤6兩的寶寶,或為88歲老人過生日,就分別給他們送上6斤6兩和8斤8兩的精緻五常大米,作為賀禮來吸引和聚集忠心客戶。

總之,楊運才的目標就是憑藉重構五常大米的生產、參與、消費場景,打造真正讓消費者願意長期購買、可實現持續盈利的商品,以此沉澱銷售500-1000噸精緻大米,來吸引500萬天使融資。

目前,楊運才已經憑藉這個模式,順利銷出30噸大米了。各位農創朋友們,你覺得他的“重構場景革命”有戲嗎,能否順利拿到融資?

互動投票:

(歡迎各位農友踴躍在文後留言評論。)

(全文完)

本文為原創,轉載需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