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年花開月正圓》周瑩,找到了歷史上陝西巡撫為母子請封的奏摺

《那年花開月正圓》周瑩,找到了歷史上陝西巡撫為母子請封的奏摺

——歷史上真實的“周瑩”考釋之五

文丨石城畔

首先致歉,因為我食言了。我在前面系列之四《歷史上真實的東院與西院是怎樣的?》中講過“今天這篇是這個系列的最後一篇”。那麼我為什麼今天還寫這個考釋之五?因為兩點,一是因為我新找到了光緒十七年陝西巡撫鹿傳霖為周瑩和繼子吳念昔(吳懷先)請求封賞的原始奏摺(抄件),這個材料不用太可惜了。再是因為我發現周瑩這個題目讀者很關注,

比較愛看,我有私心。

文章頭緒甚多,請讀友耐心慢看,我長話短說。

看過系列之三《《那年花開月正圓》周瑩,歷史上助賑十萬,大臣上奏為她請封一品》的讀友應該知道我在前面找到了光緒二十七年“會辦賑務大臣刑部尚書薛允升”為周瑩請封,從“二品命婦”提升到“一品封典”,為吳念昔請封,從“郎中”銜提升到了“道員”並加“二品頂戴”的一封原始奏摺。

那麼,前面周瑩的“二品命婦”和吳念昔的“郎中”銜都是怎麼來的?我又往前尋尋覓覓,終於找到了清代相關的原始材料,裡面有許多有價值的歷史資訊。

一. 《申報》上記載的光緒十七年(1891年)陝西巡撫鹿傳霖的原始奏摺全文:

【晚清大臣 鹿傳霖 諡文端】

《那年花開月正圓》電視劇第十七集中,周瑩的公公吳蔚文在家看到一期最新“邸報”,知道局勢不妙,朴翁大人(就是左宗棠,左宗棠有個別名朴存,“翁”是年紀大的,德高望重的前輩)幫不了他了,開始未雨綢繆,為全家的未來預做安排。

那麼我這新找到的材料是什麼?就是清代光緒十七年(1891年)的兩期真實的“邸報”,上面載有當時的陝西巡撫鹿傳霖為周瑩和繼子吳念昔(吳懷先)請求封賞的原始奏摺(抄件)。

再解釋下,“邸報”是一種新聞公告,是將皇帝的明發諭旨、大臣的奏章、官員的變遷等朝廷消息告之給地方。在清代,“邸報”的正式名字是叫“京報”,是有兩種,有官辦有民辦,俗稱還是“邸報”。官辦“京報”的採編是由軍機處管理,再由戶部的通政司負責下傳(發行)。晚清時,上海的報紙《申報》將《京報》全文照登,讓自己的讀者瞭解朝廷官方的動態。

這兩期 “京報”,年代久遠,

編排上又密不透風,請讀友多多耐心。

鹿傳霖的第一封奏摺:

《申報》 光緒十七年(1891年)十二月廿四廿五日《京報》全錄(我只裁剪了局部),這期京報的原始編號是3958號。(小提示:是由右手第十排下方開始,開頭是“〇〇頭品頂戴陝西巡撫臣鹿傳霖)

〇〇頭品頂戴陝西巡撫臣鹿傳霖跪奏為孀婦慨捐鉅款獨力修建學宮懇恩從優給獎以昭激勸恭摺仰祈聖鑒事竊查陝西涇陽縣學宮自同治元年回亂被毀中間暫拆廢寺屋材搭蓋大成殿一座始既因陋就簡久而益見傾頹節經該官紳等建議籌修而費钜工艱民貧地瘠道謀築室終於無成光緒十一年據該縣孀婦吳周氏率子念昔稟稱遵其故翁二品封職布政使銜前湖北候補道吳蔚文故夫前候選郎中吳聘遺囑情願獨力捐修(?)由該氏自行(雇?)人經理由該前縣稟經批准立案即於十一年五月動工至十六年八月落成自宮墻殿廡以及池亭祠宇樓坊各钜工一律興修完固復升高展寬地基各五六尺不等巍峨壯麗輪奐一新工料經費共用銀四萬七百八十五兩有奇聲明係屬自捐自辦實支實銷不耗公款一錢不用官中一役請免造冊報銷亦不敢仰邀議敘等請報經委員會縣詣勘委係工堅料實出具勘估由藩司張嶽年核明詳請具奏前來臣查該孀婦吳周氏守節八年現年二十三(歲?)嗣子念昔年甫八齡當光緒十一年稟請捐辦之時特十(空白)齡一弱女子耳即已深明大義仰慰先靈慨捐钜資力培學校鳩工閱六年之久用款至數萬之多其所用之號夥宗親皆能公慎勤廉始終不懈是該氏勇於繼志明於任人善於捨財澹於邀獎其孝義才節有足多者涇陽士紳感悅之情溢於衢路雖據聲明不敢邀獎惟所捐銀數准諸給銜建坊之例不啻倍蓰過之其急公好義之忱未敢壅于上聞合無仰懇天恩賞給已故候選郎中吳聘及其妻吳周氏二品封典仍給予樂善好施匾額俾與其故父二品封職吳蔚文均准自行建坊以示優獎並免其造冊報銷之處出自逾格 鴻慈除清冊送部查照外謹會同陝甘督臣楊昌濬陝西學政臣柯逢時合詞具陳伏乞 皇上聖鑒訓示謹奏奉硃批著照所請該部知道欽此

鹿傳霖的第二封奏摺(我估計這封很可能是第一封的附文):

《申報》 光緒十七年(1891年)十二月廿六廿七日京報全錄(局部),這期京報的原始編號是3959號。(小提示:是由右手第一排最下方開始,開頭是“〇〇鹿傳霖片)

〇〇鹿傳霖片 再陝西學政臣柯逢時仿照東南各省於涇陽縣設立書局校刊經史等書經費難籌而吳周氏於捐建學宮之後復首先報捐銀五千兩其事遂集是其樂善不倦出自性生查海防捐例郎中職銜僅需銀三千八百四十兩該氏所捐書局款項以郎中職銜有盈無絀可否 賞給伊子吳念昔郎中職銜以昭激勸之處出自天恩謹附片籲陳伏乞聖鑒謹奏奉硃批著照所請該部知道欽此

二. 石城畔對鹿傳霖奏摺的一些粗淺解讀:

1.

這兩封鹿傳霖的奏摺從內容看應該是連續的,我估計第二封很可能就是第一封的附文,第一封是為周瑩請封“二品封典”(誥命二品夫人)。

第一封奏摺的大意是:陝西涇陽縣的學宮(學校)在同治元年被毀,地方上一直沒錢重修。光緒十一年(1885年)周瑩(吳周氏)率子吳念昔報告官府,老公公吳蔚文和丈夫吳聘曾有遺囑,要捐款重修。光緒十一年(1885年)五月開工,到光緒十六年(1890年)八月,涇陽學宮(學校)重修好了,各方面都很好,並“升高展寬”了若干。這個工程是一共花了銀四萬七百八十五兩多,官府驗收合格。周瑩聲明這個項目是“自捐自辦實支實銷”,就是我家認捐完整的去辦好這個項目,實際花費多少就捐多少。“現年”(光緒十七年,1891年)周瑩是23歲,吳念昔(吳懷先)是8歲。當年這個學校工程開始時(用了六年),周瑩才17歲,應該重重的表揚。鹿傳霖向光緒皇帝申請三項封賞,並且申請這個涇陽學宮項目“免其造冊報銷”,不要再走財務手續了。

老公公吳蔚文是可“均准自行建坊”,“坊”是標榜功德的建築物,如果吳家建個標榜吳蔚文的“坊”,官府同意。

追封吳聘“二品封典”,把已故的吳聘從“候選郎中”(郎中是五品)提升到“二品”,官府同意可“自行建坊”。

吳聘的夫人周瑩是“二品封典”,並且官府獎勵她一塊“樂善好施”的匾額,官府同意可“自行建坊”。這個“二品封典”(誥命二品夫人)也正是後來光緒26年(1900年)周瑩助賑10萬兩後官府把她從“二品命婦”提升到“一品封典”(一品夫人)中“二品”的出處由來。

鹿傳霖的這些申請,光緒皇帝都批准了。

2.

第二封是為吳聘和周瑩的繼子吳念昔(吳懷先)請封的。

這封奏摺的大意是:陝西學政柯逢時想仿照東南各省之例在涇陽辦書局(官方的出版社)但是沒錢,又是周瑩(吳周氏)在學宮(學校)項目之後首捐銀五千兩,把這個事辦成了。按照“海防捐例”,郎中銜只要“三千八百四十兩”,現在五千兩已經超過了,申請賞給周瑩之子吳念昔(吳懷先)一個“郎中”(五品)銜。光緒皇帝批准了。

這個“郎中”也是光緒26年(1900年)周瑩助賑10萬兩後吳念昔從“郎中”銜(五品)提升到了“道員”(道員是四品)的出處由來。

三. 石城畔對這些內容的一些再解讀:

1.

陝西巡撫是清代陝西省的最高行政長官。前面第一封比較重要,是由陝西巡撫鹿傳霖、陝甘總督楊昌濬、陝西學政柯逢時三名大臣的聯名上奏。

2.

“賞給已故候選郎中吳聘及其妻吳周氏二品封典”,為什麼有個“及”字?為什麼賞周瑩(吳周氏)二品也要追封吳聘?

因為“誥命夫人”的原則是“從夫品級”,就是按照丈夫的級別走的。現在要封周瑩二品,但丈夫吳聘生前是“候選郎中”,郎中只是五品。怎麼辦?就追封吳聘為二品,這樣他們夫妻就是同級別了。

我再舉一個《紅樓夢》的例子,秦可卿死了,丈夫賈蓉捐了個五品“龍禁尉”,按照夫妻同級原則,秦可卿就有了五品夫人的身份。秦可卿的喪事榜文是“世襲甯國公塚孫婦,防護內廷御前侍衛龍禁尉賈門秦氏恭人之喪”,五品夫人本應是“宜人”,四品才是“恭人”,辦喪事時為了“體面”,一般潛規則是靈牌上可提一級,所以秦可卿就寫成了四品“恭人”。

根據我在《《那年花開月正圓》周瑩,歷史上助賑十萬,大臣上奏為她請封一品》一文找到的光緒27年“刑部尚書薛允升”為周瑩請封“一品”時的原始奏摺。上面原始文字是“其故父候選郎中吳聘生母二品命婦吳周氏擬請 賞給一品封典”。中間並沒有“及”字,這樣看來就是“吳聘”後來沒有再得到朝廷和周瑩平級的“一品”追封。

再根據2005年發現的周瑩墓誌銘,上面的文字是“清故誥封二品夫人,特封一品夫人”,就是按照誥命(夫妻同級)周瑩是“二品夫人”,周瑩的一品夫人是“特封”,這樣前後大體都對上了。

3. 我統一梳理下涇陽安吳堡吳家東院(周瑩)的真實官職和榮譽:

公公——吳蔚文是二品封職布政使銜,前湖北候補道,批准可建坊。

丈夫——吳聘先是五品的候選郎中,去世後因為妻子和繼子建學校辦公益,被追封二品,批准可建坊。

妻子——周瑩(吳周氏)是建學校辦公益,被封誥命二品,獎勵“樂善好施”匾,後因為助賑十萬救濟災民,“特封一品夫人”,批准可建坊。

繼子——吳念昔(吳懷先,原名吳玉成)因為建學校項目,被封五品“郎中”,後來再參與助賑,提升到了四品“道員”,並加“二品頂戴”。

4.

我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周瑩 不是什麼慈禧太后乾女兒》一文說過傳說中的周瑩“護國夫人”牌匾,我比較存疑。“護國”兩字歷史上曾是關羽和媽祖的“封號”。“護國”這兩個字太大了,平常人恐怕擔不起。

根據新發現的這個鹿傳霖奏摺,官府曾獎勵過周瑩一塊“樂善好施”匾額是可以確定的。

5.

根據新發現的鹿傳霖奏摺,光緒十七年(1891年)周瑩“守節八年”,繼子吳念昔(吳懷先)是“年甫八齡”,那麼可以知道吳聘去世是1883年(1891-8=1883),同年,吳念昔就過繼“吳家東院”了。

涇陽學宮(學校)這個項目是光緒十一年(1885年)五月正式開工,這時距吳聘去世(1883年)是才兩年。這個學宮(學校)專案是眾所周知的浩大工程(實際前後用了六年時間)。1885年周瑩敢稟告官府立項開建,這說明在吳聘去世兩年後,“吳家東院”的商業經營情況已經很好了,有充沛的財力去辦公益。

這點,“吳家東院”當時的當家人“吳周氏”——周瑩,功不可沒。

■ 2017年10月4日

PS:

今天中秋,石城畔祝讀者編輯網管,

節日快樂,花好月圓,千里共嬋娟!~

【聲明:“柔日讀史”上所有稿件的任何形式的使用,都需我的許可,亦歡迎大家關注“柔日讀史”。】

鹿傳霖的第二封奏摺(我估計這封很可能是第一封的附文):

《申報》 光緒十七年(1891年)十二月廿六廿七日京報全錄(局部),這期京報的原始編號是3959號。(小提示:是由右手第一排最下方開始,開頭是“〇〇鹿傳霖片)

〇〇鹿傳霖片 再陝西學政臣柯逢時仿照東南各省於涇陽縣設立書局校刊經史等書經費難籌而吳周氏於捐建學宮之後復首先報捐銀五千兩其事遂集是其樂善不倦出自性生查海防捐例郎中職銜僅需銀三千八百四十兩該氏所捐書局款項以郎中職銜有盈無絀可否 賞給伊子吳念昔郎中職銜以昭激勸之處出自天恩謹附片籲陳伏乞聖鑒謹奏奉硃批著照所請該部知道欽此

二. 石城畔對鹿傳霖奏摺的一些粗淺解讀:

1.

這兩封鹿傳霖的奏摺從內容看應該是連續的,我估計第二封很可能就是第一封的附文,第一封是為周瑩請封“二品封典”(誥命二品夫人)。

第一封奏摺的大意是:陝西涇陽縣的學宮(學校)在同治元年被毀,地方上一直沒錢重修。光緒十一年(1885年)周瑩(吳周氏)率子吳念昔報告官府,老公公吳蔚文和丈夫吳聘曾有遺囑,要捐款重修。光緒十一年(1885年)五月開工,到光緒十六年(1890年)八月,涇陽學宮(學校)重修好了,各方面都很好,並“升高展寬”了若干。這個工程是一共花了銀四萬七百八十五兩多,官府驗收合格。周瑩聲明這個項目是“自捐自辦實支實銷”,就是我家認捐完整的去辦好這個項目,實際花費多少就捐多少。“現年”(光緒十七年,1891年)周瑩是23歲,吳念昔(吳懷先)是8歲。當年這個學校工程開始時(用了六年),周瑩才17歲,應該重重的表揚。鹿傳霖向光緒皇帝申請三項封賞,並且申請這個涇陽學宮項目“免其造冊報銷”,不要再走財務手續了。

老公公吳蔚文是可“均准自行建坊”,“坊”是標榜功德的建築物,如果吳家建個標榜吳蔚文的“坊”,官府同意。

追封吳聘“二品封典”,把已故的吳聘從“候選郎中”(郎中是五品)提升到“二品”,官府同意可“自行建坊”。

吳聘的夫人周瑩是“二品封典”,並且官府獎勵她一塊“樂善好施”的匾額,官府同意可“自行建坊”。這個“二品封典”(誥命二品夫人)也正是後來光緒26年(1900年)周瑩助賑10萬兩後官府把她從“二品命婦”提升到“一品封典”(一品夫人)中“二品”的出處由來。

鹿傳霖的這些申請,光緒皇帝都批准了。

2.

第二封是為吳聘和周瑩的繼子吳念昔(吳懷先)請封的。

這封奏摺的大意是:陝西學政柯逢時想仿照東南各省之例在涇陽辦書局(官方的出版社)但是沒錢,又是周瑩(吳周氏)在學宮(學校)項目之後首捐銀五千兩,把這個事辦成了。按照“海防捐例”,郎中銜只要“三千八百四十兩”,現在五千兩已經超過了,申請賞給周瑩之子吳念昔(吳懷先)一個“郎中”(五品)銜。光緒皇帝批准了。

這個“郎中”也是光緒26年(1900年)周瑩助賑10萬兩後吳念昔從“郎中”銜(五品)提升到了“道員”(道員是四品)的出處由來。

三. 石城畔對這些內容的一些再解讀:

1.

陝西巡撫是清代陝西省的最高行政長官。前面第一封比較重要,是由陝西巡撫鹿傳霖、陝甘總督楊昌濬、陝西學政柯逢時三名大臣的聯名上奏。

2.

“賞給已故候選郎中吳聘及其妻吳周氏二品封典”,為什麼有個“及”字?為什麼賞周瑩(吳周氏)二品也要追封吳聘?

因為“誥命夫人”的原則是“從夫品級”,就是按照丈夫的級別走的。現在要封周瑩二品,但丈夫吳聘生前是“候選郎中”,郎中只是五品。怎麼辦?就追封吳聘為二品,這樣他們夫妻就是同級別了。

我再舉一個《紅樓夢》的例子,秦可卿死了,丈夫賈蓉捐了個五品“龍禁尉”,按照夫妻同級原則,秦可卿就有了五品夫人的身份。秦可卿的喪事榜文是“世襲甯國公塚孫婦,防護內廷御前侍衛龍禁尉賈門秦氏恭人之喪”,五品夫人本應是“宜人”,四品才是“恭人”,辦喪事時為了“體面”,一般潛規則是靈牌上可提一級,所以秦可卿就寫成了四品“恭人”。

根據我在《《那年花開月正圓》周瑩,歷史上助賑十萬,大臣上奏為她請封一品》一文找到的光緒27年“刑部尚書薛允升”為周瑩請封“一品”時的原始奏摺。上面原始文字是“其故父候選郎中吳聘生母二品命婦吳周氏擬請 賞給一品封典”。中間並沒有“及”字,這樣看來就是“吳聘”後來沒有再得到朝廷和周瑩平級的“一品”追封。

再根據2005年發現的周瑩墓誌銘,上面的文字是“清故誥封二品夫人,特封一品夫人”,就是按照誥命(夫妻同級)周瑩是“二品夫人”,周瑩的一品夫人是“特封”,這樣前後大體都對上了。

3. 我統一梳理下涇陽安吳堡吳家東院(周瑩)的真實官職和榮譽:

公公——吳蔚文是二品封職布政使銜,前湖北候補道,批准可建坊。

丈夫——吳聘先是五品的候選郎中,去世後因為妻子和繼子建學校辦公益,被追封二品,批准可建坊。

妻子——周瑩(吳周氏)是建學校辦公益,被封誥命二品,獎勵“樂善好施”匾,後因為助賑十萬救濟災民,“特封一品夫人”,批准可建坊。

繼子——吳念昔(吳懷先,原名吳玉成)因為建學校項目,被封五品“郎中”,後來再參與助賑,提升到了四品“道員”,並加“二品頂戴”。

4.

我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周瑩 不是什麼慈禧太后乾女兒》一文說過傳說中的周瑩“護國夫人”牌匾,我比較存疑。“護國”兩字歷史上曾是關羽和媽祖的“封號”。“護國”這兩個字太大了,平常人恐怕擔不起。

根據新發現的這個鹿傳霖奏摺,官府曾獎勵過周瑩一塊“樂善好施”匾額是可以確定的。

5.

根據新發現的鹿傳霖奏摺,光緒十七年(1891年)周瑩“守節八年”,繼子吳念昔(吳懷先)是“年甫八齡”,那麼可以知道吳聘去世是1883年(1891-8=1883),同年,吳念昔就過繼“吳家東院”了。

涇陽學宮(學校)這個項目是光緒十一年(1885年)五月正式開工,這時距吳聘去世(1883年)是才兩年。這個學宮(學校)專案是眾所周知的浩大工程(實際前後用了六年時間)。1885年周瑩敢稟告官府立項開建,這說明在吳聘去世兩年後,“吳家東院”的商業經營情況已經很好了,有充沛的財力去辦公益。

這點,“吳家東院”當時的當家人“吳周氏”——周瑩,功不可沒。

■ 2017年10月4日

PS:

今天中秋,石城畔祝讀者編輯網管,

節日快樂,花好月圓,千里共嬋娟!~

【聲明:“柔日讀史”上所有稿件的任何形式的使用,都需我的許可,亦歡迎大家關注“柔日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