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虛擬貨幣理財名目繁多,是金融創新還是新型傳銷?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持續熱炒,基於區塊鏈底層技術,漸趨平淡的比特幣交易再次火熱起來。自從比特幣成功進入公眾視線並逐漸吸引一大批玩家之後,和比特幣名字類似的百川幣、摩根幣、貝塔幣、V寶幣、維卡幣、BBT金幣等各種虛擬貨幣層出不窮,

甚至衍生出名目繁多的虛擬貨幣理財項目。

目前國內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火幣網聯合創始人杜均告訴每日金融,比特幣與其他貨幣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

它是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計算產生(也就是俗稱的“挖礦”)。

“比特幣用眾多節點構成的分散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還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比特幣流通環節的安全性。而且比特幣的數量有限,比特幣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

杜均表示,比特幣網路通過“挖礦”來生成新的比特幣,眾人可以通過“挖礦”或者用實體貨幣購買兩種方式來持有比特幣。

“挖礦”的意義在於世界上沒有哪個機構可以控制交易,就像黃金交易一樣,不可能有哪個工廠能夠突然生產出大量黃金來提高黃金的總產量進而影響交易。

更重要的是,比特幣的原始程式碼是開放的,

宣稱跟比特幣相同模式的各種虛擬貨幣卻從不開放源碼。虛擬貨幣產生的速度、數量都由平臺操縱,可以無限增發,只能內部流通,出了這個圈子不會有人認帳。這就導致這些虛擬貨幣沒有投資或收藏價值。在宣傳手法上,各種虛擬貨幣則對外宣稱和比特幣掛鉤來糊弄客戶。

每日金融通過歸納整理發現,目前虛擬貨幣理財專案大致有兩個類別,一種是複利盤,比如百川幣、摩根幣等;一種是拆分盤,

比如SMI、WK幣等。這兩種理財方式本質都是披著虛擬貨幣外衣進行的非法傳銷。

為什麼這樣說? 我國在2005年頒佈的《禁止傳銷條例》、《刑法224條修正案》中明確規定了傳銷的四個特徵:拉人頭、交入門費、組成層級、團隊計酬。

以百川幣和摩根幣為例,百川幣,要花800元買帳號、摩根幣要交800塊買虛擬挖礦機。雖然叫法不同,但其實就是“交入門費”。另外,像百川幣和摩根幣這些虛擬貨幣的計酬結構就會發現,

它們無一例外有兩部分收入,一部分叫靜態收益,靜態收益來自繳納入門費後的每日分紅。比如百川幣號稱一次投資800元,從第二天起每天分紅18塊,分紅滿2400元出局;摩根幣則是花800元買虛擬挖礦機後每天能分得8塊。 另一部分叫動態收益,即“拉人頭”、層層分紅的獎勵。比如百川幣在動態收益中,設置了9級以上的分銷層級,再加上直推獎、對碰獎、管理獎、組織獎等,只要你的下線投錢進來,你永遠有提成,且上下級層級不可逾越。這又滿足了傳銷”組成層級、團隊計酬“的特徵。

說到這裡,有人也許會說,那我投資800塊錢只賺靜態收益,不參與動態收益,每天賺18塊,滿2400元出局,這難道也是傳銷?而且利息比銀行和餘額寶都高,何樂而不為?

業內人士告訴每日金融,根據設定的規則,平臺不會讓你輕易出局的。仍以百川幣為例,當你拿滿2400元出局,就會新增兩個帳號,當新增的兩個帳號再拿滿2400元出局時,就會再新增4個帳號;當這4個帳號拿滿2400元出局時就會再新增8個帳號。這就是平臺宣稱的複利加無限倍增的概念。更關鍵的是,平臺在宣傳中還會反復強調靜態收益每天頂多賺18塊錢,而動態收益每天能賺1000—10000元,最讓人“心動”的是,領導獎理論上第9代共有387420489單,接近4個億。

你覺得正常人會怎麼做?

從資金流向來看,一方面,平臺宣傳的盈利模式根本不足以支援整個利潤體系(每個人通過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都可以查到該企業的註冊資訊和經營範圍),只能不停有人加進來,拿下家的錢發上家的工資;另一方面,如果哪天動態收益入不敷出,整個資金鏈斷裂,客戶去哪裡收回靜態收益?何況按規則,分紅不是以純現金的方式存在,而是以金幣、金種子、購股幣等方式存在的。

這位業內人士稱,如果真有這麼暴利的專案,這種虛擬貨幣理財專案根本不會存在貧困問題,天天在家裡“挖礦”就可以了。更高明的是,不同於一般傳銷,虛擬貨幣理財往往集成了“直銷+傳銷+龐氏騙局”特點,很具迷惑性。

比如,虛擬貨幣每一個中間代理拉人頭後,人頭都是直接從組織者那裡購買數字貨幣,而不是從中間代理那裡購買,這有點類似直銷模式。區別是,中間代理拉人頭可以直接獲得額外的數字貨幣獎勵,而這是明顯的傳銷特徵。至於獎勵的錢從哪裡來,說白了就是用後一批投資者存入的資金,來支付給前一批投資者,這又是典型的龐氏騙局。

另外,一般傳銷的受害者是最底層,即使傳銷破滅,中間層級損失會較少,甚至能獲利。而虛擬貨幣傳銷在虛擬貨幣本身升值週期中,底層和中間層都能在帳面獲利,但進入貶值週期,或者平臺崩盤被查,除了組織者,下面所有級別都別想跑,這也是龐氏騙局的特徵,所有沒有提前套現的人都將血本無歸。

每日金融記者曾對周邊的人做過隨機調查,很多人覺得金融詐騙離自己很遠,但實際上,各種各樣的金融詐騙,打著虛擬貨幣理財項目名號“滲透”到無數網友的朋友圈跟親友圈之中,無論是百川幣摩根幣還是沃客幣,最終都造成了數以萬計的投資者血本無歸。

這位業內人士和每日金融交流時,還交給小編一個識別金融傳銷的訣竅,就是看組織架構裡的收入分配。傳銷的收入分配是金字塔分層的,收入分配固化,就是頂端收入最高,越往高的層級收入越高,而且沒法改變,也就是說無論身處在其中的人多麼努力,這個組織架構不會讓你升級。

只要你的下線投錢進來,你永遠有提成,且上下級層級不可逾越。這又滿足了傳銷”組成層級、團隊計酬“的特徵。

說到這裡,有人也許會說,那我投資800塊錢只賺靜態收益,不參與動態收益,每天賺18塊,滿2400元出局,這難道也是傳銷?而且利息比銀行和餘額寶都高,何樂而不為?

業內人士告訴每日金融,根據設定的規則,平臺不會讓你輕易出局的。仍以百川幣為例,當你拿滿2400元出局,就會新增兩個帳號,當新增的兩個帳號再拿滿2400元出局時,就會再新增4個帳號;當這4個帳號拿滿2400元出局時就會再新增8個帳號。這就是平臺宣稱的複利加無限倍增的概念。更關鍵的是,平臺在宣傳中還會反復強調靜態收益每天頂多賺18塊錢,而動態收益每天能賺1000—10000元,最讓人“心動”的是,領導獎理論上第9代共有387420489單,接近4個億。

你覺得正常人會怎麼做?

從資金流向來看,一方面,平臺宣傳的盈利模式根本不足以支援整個利潤體系(每個人通過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都可以查到該企業的註冊資訊和經營範圍),只能不停有人加進來,拿下家的錢發上家的工資;另一方面,如果哪天動態收益入不敷出,整個資金鏈斷裂,客戶去哪裡收回靜態收益?何況按規則,分紅不是以純現金的方式存在,而是以金幣、金種子、購股幣等方式存在的。

這位業內人士稱,如果真有這麼暴利的專案,這種虛擬貨幣理財專案根本不會存在貧困問題,天天在家裡“挖礦”就可以了。更高明的是,不同於一般傳銷,虛擬貨幣理財往往集成了“直銷+傳銷+龐氏騙局”特點,很具迷惑性。

比如,虛擬貨幣每一個中間代理拉人頭後,人頭都是直接從組織者那裡購買數字貨幣,而不是從中間代理那裡購買,這有點類似直銷模式。區別是,中間代理拉人頭可以直接獲得額外的數字貨幣獎勵,而這是明顯的傳銷特徵。至於獎勵的錢從哪裡來,說白了就是用後一批投資者存入的資金,來支付給前一批投資者,這又是典型的龐氏騙局。

另外,一般傳銷的受害者是最底層,即使傳銷破滅,中間層級損失會較少,甚至能獲利。而虛擬貨幣傳銷在虛擬貨幣本身升值週期中,底層和中間層都能在帳面獲利,但進入貶值週期,或者平臺崩盤被查,除了組織者,下面所有級別都別想跑,這也是龐氏騙局的特徵,所有沒有提前套現的人都將血本無歸。

每日金融記者曾對周邊的人做過隨機調查,很多人覺得金融詐騙離自己很遠,但實際上,各種各樣的金融詐騙,打著虛擬貨幣理財項目名號“滲透”到無數網友的朋友圈跟親友圈之中,無論是百川幣摩根幣還是沃客幣,最終都造成了數以萬計的投資者血本無歸。

這位業內人士和每日金融交流時,還交給小編一個識別金融傳銷的訣竅,就是看組織架構裡的收入分配。傳銷的收入分配是金字塔分層的,收入分配固化,就是頂端收入最高,越往高的層級收入越高,而且沒法改變,也就是說無論身處在其中的人多麼努力,這個組織架構不會讓你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