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專業視角」如何寫好“社區類”文書

community,這個經常在美國大學的申請文書題目中看到的單詞,

往往被翻譯成“社區”。然而“社區”這個詞,遠遠不能概括community所包含的豐富含義。中國人和美國人對這個單詞的理解程度不同,源於兩國的歷史和文化之不同。美國人極為珍視“社區”的概念,因為美國的歷史本身就是一個關於擴張和融合的故事,來自於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在短短百年間凝聚成了一個新的國家,他們接受了新的理念和新的生活方式,
但同時也保持著自己族群的特色。他們結為一個個不同的群體,在美國這個大熔爐裡生活,community對於他們來說,既是他們生活的社區,也是他們維繫著與旁人的關係的重要載體,是他們的文化認同感的來源。

在美國人的眼中,community是個與文化認同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概念,你是什麼樣的人,與你來自什麼樣的community密切相關。然而對於中國人來說,“社區”的概念就要平淡許多,原因是中國人看重集體主義,

不提倡搞小團體主義,所以小團體的文化對個人的影響並沒有大。中國雖然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但是民族的特性並不那麼鮮明,文化認同感也就沒有那麼強烈。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我經常會碰到學生問這樣的問題:“我沒有加入過什麼特別的小團體,從小成長的環境也跟周圍的同學差不多,是不是這道題就寫不出什麼東西來了?”

別急,這道題雖然根植於美國的歷史文化,

但是在中國的大環境下,也有闡發的餘地。可以這麼說,在中國這樣一個不注重社區文化的社會裡,如果一個學生能夠挖掘出社區對自己的重大意義,反而會讓招生官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我們可以先分析一下在申請中常見的兩道關於社區的文書題目。首先是加利福尼亞大學過去幾年來一直雷打不動的申請文書第一題:

Describe the world you come from—for example, your family, community or school—and tell us how your world has shaped your dreams and aspirations. 翻譯:描述你來自的世界,

例如你的家庭、社區或學校。告訴我們你的世界是如何塑造你的夢想和渴望的。

今年雖然題目大變,但是也換湯不換藥的保留了下來:

What have you done to make your school or your community a better place? 翻譯:你為把學校和社區變得更好而付出了哪些行動?

之前那道題目選擇寫家庭和學校的孩子很多,選擇寫社區的則寥寥無幾。但是如果能夠很好地在這裡面表達出學生與社區之間的深刻羈絆,並且和學生的專業志向相結合,這篇文章可以寫得非常出彩。

比方說,一個學生打從心底裡熱愛物理,他可以描述自己跟一群有同樣愛好的物理“呆子”共同參加課外的討論會,共同研究物理題目的過程。這種物理愛好者們所具有的書呆子氣,是將他們與其他群體區分開來的特質。這個學生可以描述他所在的這個群體有什麼特殊的規則和有趣的軼事,比方說他們每週六的晚上都會舉行小型的物理碗(Physics Bowl)比賽,比方說他們會為一個物理現象爭論不休,不僅在聚會的時候討論,還要在網上發帖討論,為了求得一個真相。值得注意的是,社區的概念其實很寬,並不局限於一個物理興趣小組,在寫作的時候,可以把這個社區拓展得更大,囊括進所有熱愛科學的人們,顯得學生的視野和心胸更加寬廣。

我們再來看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申請文書第二題:

Everyone belongs to many different communities and/or groups defined by (among other things) shared geography, religion, ethnicity, income, cuisine, interest, race, ideology, or intellectual heritage. Choose one of the communities to which you belong, and describe that community and your place within it. 翻譯:每個人都隸屬於許多不同的社區或族群,它們由共有的地理區域、宗教、民族、收入水準、飲食習慣、興趣、種族、意識形態或精神遺產(以及其他可能的判據)所定義。選擇一個你所隸屬的社區,描述它以及你在其中的位置。

和加州大學的題目比起來,這道題對社區的定義更加具體了,社區既可以是一個因為地域和血緣關係結成的共同體,也可以是一個因為各種精神層面的因素連接起來的群體,這些因素非常多樣化,大到宗教和意識形態,小到興趣愛好和飲食習慣,都可以用得上。之前我的一個學生就從小處入手,描述了自己和幾個朋友每日放學後回收空飲料瓶的過程。他把這個“拾荒隊”稱之為他們的小群體,並且為自己是其中的一員而感到自豪。他們在環境保護上的理念,把他們緊密連接在了一起。描寫這種特殊的小團體,在申請中也往往會起到不錯的效果。

分析了兩個學校的文書題目之後,大家對應該怎樣寫好社區類的文章,應該也有一些概念了。我們作為社會人,並不是完全孤立的個體,總是處在某些群體之中。在寫作的時候,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將這些群體的特徵抽取出來,用比較有趣的筆調來進行重新潤色,讓這些群體看起來更加鮮活有趣。只要能夠找准這些群體的特徵,就能夠寫出一篇有聲有色的社區類文書來。我們的老師在這裡教大家幾個辦法,通過幾個問題,迅速抓住社區的核心概念。

問題一:你是少數民族嗎?

如果你的身份證上民族那一欄不是“漢族”,那麼恭喜你,你可以在文章中好好地發揮一下少數民族的特質了。即使你覺得自己與漢族人沒有什麼區別也不要緊,你可以討論為什麼自己的身份是少數民族,卻感覺到自己跟原本的民族之間缺乏緊密的關聯,這本身就是一個全球化時代下的深刻命題。但是記住不要把這篇文章寫成單純的抱怨,而是從更深層次來探討民族的認同感。如果你還會講方言,或者仍然保持著本民族的某些特質,那麼就從這些特質裡面抽取出一個最有代表性的,比方說你們的方言發音有什麼特別的音節,或者說你們的節日有什麼特別的傳統習俗,集中來講這個特殊的點。

問題二:你是北漂、海漂或者廣漂嗎?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社會,每年都有龐大的人口從鄉村向城市轉移,從二三線的小城市向一線城市轉移。無論你家現在是在哪個城市,你可以自問一下,你是“漂一族”嗎?如果你小時候的老家不是你現在居住的地方,而且生活平均水準遠遠低於你所居住的城市,你就屬於這個群體。漂一族有許多鮮明的特質,比方說比大城市土生土長的居民更具備開疆拓土的精神,不安於平穩的生活,而且更能夠適應不同的環境。你可以在描寫自己早年適應新生活的經歷的時候,折射出這些特質來。

問題三:你的父輩和祖輩是否從事什麼特殊的職業?有什麼特別的愛好?

家庭也是社區的一個重要部分,但是怎樣把家庭這個點寫得與眾不同,則需要動一動腦筋。從職業入手是個不錯的點,但是不要滿足于描寫父母在職場上獲得了多大的成功,而是要把眼界拓寬,將自己與從事這個職業的廣大人群聯繫起來,把自己的志向和這個職業未來的發展緊密結合。舉個例子,我有個學生的父母都是從事石油勘探方面的工作的,他在社區類文書中詳細地描述自己小時候被父親第一次帶去油田的時候看到巨大的鑽機和井架時的震撼,還描寫了自己與石油工人交流的經歷。他感到自己屬於這批為勘探石油而貢獻青春的群體,因而也對未來學習石油工程專業的知識充滿熱忱。如果父母沒有從事比較特殊的職業,從父母的愛好入手也是個不錯的點。有的父母喜愛中國傳統文化,收集字畫和玉器,有的父母喜歡黑膠唱片,家裡的唱片堆得像小山一樣高,他們的愛好給學生帶來的影響不可謂不深刻。把父母對自己的影響描寫出來,就能夠凸顯出特殊的成長背景給學生帶來的個性。

問題四:你自己有什麼特別的愛好?是否有人與你分享這個愛好?

如何挖掘出獨特有趣的愛好,是寫好一篇社區類文書最關鍵的點。說到愛好,很多學生可能會認為跟專業有關的愛好才值得一寫,比方說之前提到的物理興趣小組。其實並不儘然,愛好不分高低,只要你能夠在某個領域玩出花樣來,做得比別人更加精彩,就能夠成為一個有趣的愛好。有的學生特別喜歡美食,那麼在美食方面就可以組建起來一個烹飪興趣小組,而有的學生對流浪動物有特別的興趣,那麼就可以研究該怎樣把喜歡貓狗的人聚集起來,為流浪動物保護事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群護或者絕育工作。最有趣的案例,是我之前輔導過的一個學生,他認為自己實在是沒有什麼興趣愛好,只對夢周公這件事情有興趣,於是我就給他規劃了一個研究睡眠時間和睡眠品質之間的關係的項目,說服對此有共同興趣的小夥伴入組。最後夢周公這個看起來再平常不過的愛好,也變成了一個值得一寫的社會活動。

總而言之,“社區”這個概念對於中國學生來說看似抽象,實際上也是跟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只要能夠正確地理解它,並且有策略地對自己身邊的人群、生活的地方進行挖掘,社區類文書也能由難變易,信手拈來。

版權申明

本文為AADPS原創。我們每年夏季會更新最新美國大學本科申請文書題目和權威院校指南,歡迎把網站aadps.net加入電腦流覽器我的最愛。

招生狀態:

規劃專案 開放招生

申請專案 名額有限,招滿即止

感興趣的家長學生可以通過 客服熱線4000-223-774或app內「留學諮詢室」或 陳欣老師微信號zipspeed 諮詢專案情況和報名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下載AADPS官方app,2017-2018年度美國大學本科申請文書題目權威發佈,更可登錄網站aadps.net查看送分代碼、截止日期、面試情況並下載GPA計算器。

比方說他們會為一個物理現象爭論不休,不僅在聚會的時候討論,還要在網上發帖討論,為了求得一個真相。值得注意的是,社區的概念其實很寬,並不局限於一個物理興趣小組,在寫作的時候,可以把這個社區拓展得更大,囊括進所有熱愛科學的人們,顯得學生的視野和心胸更加寬廣。

我們再來看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申請文書第二題:

Everyone belongs to many different communities and/or groups defined by (among other things) shared geography, religion, ethnicity, income, cuisine, interest, race, ideology, or intellectual heritage. Choose one of the communities to which you belong, and describe that community and your place within it. 翻譯:每個人都隸屬於許多不同的社區或族群,它們由共有的地理區域、宗教、民族、收入水準、飲食習慣、興趣、種族、意識形態或精神遺產(以及其他可能的判據)所定義。選擇一個你所隸屬的社區,描述它以及你在其中的位置。

和加州大學的題目比起來,這道題對社區的定義更加具體了,社區既可以是一個因為地域和血緣關係結成的共同體,也可以是一個因為各種精神層面的因素連接起來的群體,這些因素非常多樣化,大到宗教和意識形態,小到興趣愛好和飲食習慣,都可以用得上。之前我的一個學生就從小處入手,描述了自己和幾個朋友每日放學後回收空飲料瓶的過程。他把這個“拾荒隊”稱之為他們的小群體,並且為自己是其中的一員而感到自豪。他們在環境保護上的理念,把他們緊密連接在了一起。描寫這種特殊的小團體,在申請中也往往會起到不錯的效果。

分析了兩個學校的文書題目之後,大家對應該怎樣寫好社區類的文章,應該也有一些概念了。我們作為社會人,並不是完全孤立的個體,總是處在某些群體之中。在寫作的時候,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將這些群體的特徵抽取出來,用比較有趣的筆調來進行重新潤色,讓這些群體看起來更加鮮活有趣。只要能夠找准這些群體的特徵,就能夠寫出一篇有聲有色的社區類文書來。我們的老師在這裡教大家幾個辦法,通過幾個問題,迅速抓住社區的核心概念。

問題一:你是少數民族嗎?

如果你的身份證上民族那一欄不是“漢族”,那麼恭喜你,你可以在文章中好好地發揮一下少數民族的特質了。即使你覺得自己與漢族人沒有什麼區別也不要緊,你可以討論為什麼自己的身份是少數民族,卻感覺到自己跟原本的民族之間缺乏緊密的關聯,這本身就是一個全球化時代下的深刻命題。但是記住不要把這篇文章寫成單純的抱怨,而是從更深層次來探討民族的認同感。如果你還會講方言,或者仍然保持著本民族的某些特質,那麼就從這些特質裡面抽取出一個最有代表性的,比方說你們的方言發音有什麼特別的音節,或者說你們的節日有什麼特別的傳統習俗,集中來講這個特殊的點。

問題二:你是北漂、海漂或者廣漂嗎?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社會,每年都有龐大的人口從鄉村向城市轉移,從二三線的小城市向一線城市轉移。無論你家現在是在哪個城市,你可以自問一下,你是“漂一族”嗎?如果你小時候的老家不是你現在居住的地方,而且生活平均水準遠遠低於你所居住的城市,你就屬於這個群體。漂一族有許多鮮明的特質,比方說比大城市土生土長的居民更具備開疆拓土的精神,不安於平穩的生活,而且更能夠適應不同的環境。你可以在描寫自己早年適應新生活的經歷的時候,折射出這些特質來。

問題三:你的父輩和祖輩是否從事什麼特殊的職業?有什麼特別的愛好?

家庭也是社區的一個重要部分,但是怎樣把家庭這個點寫得與眾不同,則需要動一動腦筋。從職業入手是個不錯的點,但是不要滿足于描寫父母在職場上獲得了多大的成功,而是要把眼界拓寬,將自己與從事這個職業的廣大人群聯繫起來,把自己的志向和這個職業未來的發展緊密結合。舉個例子,我有個學生的父母都是從事石油勘探方面的工作的,他在社區類文書中詳細地描述自己小時候被父親第一次帶去油田的時候看到巨大的鑽機和井架時的震撼,還描寫了自己與石油工人交流的經歷。他感到自己屬於這批為勘探石油而貢獻青春的群體,因而也對未來學習石油工程專業的知識充滿熱忱。如果父母沒有從事比較特殊的職業,從父母的愛好入手也是個不錯的點。有的父母喜愛中國傳統文化,收集字畫和玉器,有的父母喜歡黑膠唱片,家裡的唱片堆得像小山一樣高,他們的愛好給學生帶來的影響不可謂不深刻。把父母對自己的影響描寫出來,就能夠凸顯出特殊的成長背景給學生帶來的個性。

問題四:你自己有什麼特別的愛好?是否有人與你分享這個愛好?

如何挖掘出獨特有趣的愛好,是寫好一篇社區類文書最關鍵的點。說到愛好,很多學生可能會認為跟專業有關的愛好才值得一寫,比方說之前提到的物理興趣小組。其實並不儘然,愛好不分高低,只要你能夠在某個領域玩出花樣來,做得比別人更加精彩,就能夠成為一個有趣的愛好。有的學生特別喜歡美食,那麼在美食方面就可以組建起來一個烹飪興趣小組,而有的學生對流浪動物有特別的興趣,那麼就可以研究該怎樣把喜歡貓狗的人聚集起來,為流浪動物保護事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群護或者絕育工作。最有趣的案例,是我之前輔導過的一個學生,他認為自己實在是沒有什麼興趣愛好,只對夢周公這件事情有興趣,於是我就給他規劃了一個研究睡眠時間和睡眠品質之間的關係的項目,說服對此有共同興趣的小夥伴入組。最後夢周公這個看起來再平常不過的愛好,也變成了一個值得一寫的社會活動。

總而言之,“社區”這個概念對於中國學生來說看似抽象,實際上也是跟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只要能夠正確地理解它,並且有策略地對自己身邊的人群、生活的地方進行挖掘,社區類文書也能由難變易,信手拈來。

版權申明

本文為AADPS原創。我們每年夏季會更新最新美國大學本科申請文書題目和權威院校指南,歡迎把網站aadps.net加入電腦流覽器我的最愛。

招生狀態:

規劃專案 開放招生

申請專案 名額有限,招滿即止

感興趣的家長學生可以通過 客服熱線4000-223-774或app內「留學諮詢室」或 陳欣老師微信號zipspeed 諮詢專案情況和報名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下載AADPS官方app,2017-2018年度美國大學本科申請文書題目權威發佈,更可登錄網站aadps.net查看送分代碼、截止日期、面試情況並下載GPA計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