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瞭解中國傳統文化,這四本書值得讀

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很多,但是面對浩如煙海的傳統典籍,

有心無力,不知從何下手。

在這裡推薦四本書,讀完後,便清楚中國文化的脈絡傳承。

四本書分別是《春秋公羊傳》、《南華經》、《法華經》、《陽明學》。下邊分別細說。

一、《春秋公羊傳》

《春秋公羊傳》,儒家經典之一。上起魯隱西元年,止于魯哀公十四年,與《春秋》起訖時間相同。

相傳其作者為子夏的弟子,戰國時齊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說流傳,西漢景帝時,傳至玄孫公羊壽,由公羊壽與胡母生(子都)一起將《春秋公羊傳》著於竹帛。這書既是漢朝今文學的要書,又是近代康有為等改革派想復興的經典。

二、《南華經》

《南華經》即《莊子》,是道家經文,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到了漢代以後,便尊之為《南華經》,且封莊子為南華真人。其書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

《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哲學、藝術、美學與人生觀、政治觀等等。

其中的《逍遙遊》、《齊物論》,古今有多少解說和應用?就其意義的多層複雜和文化影響巨大而言,豈止是道家的主要經典。

三、《法華經》

《法華經》全名《妙法蓮華經》, 在古印度、尼泊爾等地長期流行。

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說教,明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皆可成佛。

原文本語言是文白夾雜,內容包羅萬象。其中三乘歸一以及觀世音聞聲救苦是中國文化思想重要一部分。如,中國有三教合一,還有包公、濟公、俠客,行俠仗義。

四、陽明學

陽明學並不是一本書,而是指王陽明的思想。具體可讀《傳習錄》。

王學是有大眾影響的。不但由他可以上溯朱熹陸九淵直到漢代的《大學》,而且「知行合一」可以下接孫中山的《知難行易》。

王守仁既居高位,有曾貶謫底層,能文能武,儒釋道三教思想都有,重事功而講義理。學以致用的典範。

可以說上面四本書,囊括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通過它們可以延伸整個傳統文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