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十首詩詞,寫出你內心深藏的的傷感與落寞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宋代: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這首詞以輕淺的色調、幽渺的意境,描繪一個女子在春陰的清晨裡所生髮的淡淡哀愁和輕輕寂寞。全詞意境悵靜悠閒,含蓄有味。

金陵晚望

唐代:高蟾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頭遠望,只見浮雲落日映照著這座古城,一種滄桑之感湧上心頭。這裡所說的“一片傷心”,即是指這種情緒而言。浮雲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畫;而“一片傷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縱有丹青妙手,也難以描繪。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宋代: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全詞構思新巧,平易淺近。濃愁淡寫,重語輕說。寓激情于婉約之中。含蓄蘊藉,語淺意深。別具一種耐人尋味的情韻。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唐代: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這是一首餞別抒懷詩。在詩中,詩人感懷萬端,既滿懷豪情逸興,

又時時掩抑不住鬱悶與不平,感情回復跌宕,一波三折,表達了自己遺世高蹈的豪邁情懷。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代: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在這首小詞中,讀不到一句令人感覺“矯情”之語,詞語的運用簡練凝重。每一個音節的連接都有冷澀凝絕之感,猶如聲聲咽泣,壓抑沉重的氣氛就在這“幽咽泉流”中彌散開來,讓人艱與呼吸,又難以逃避。

登樂游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儘管他有抱負,但是無法施展,很不得志。這首詩就反映了他的傷感情緒。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針線

宋代:黃公紹

年年社日停針線。怎忍見、雙飛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

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行行淚痕滿。落日解鞍芳草岸。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落日解鞍芳草岸,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這四句是全詞的關鍵所在,也是寫得最精彩的片斷。它的高妙之處在于把思念之情落實到具體事物上,因此顯得充沛之至,纏綿之至。

鷓鴣天·候館燈昏雨送涼

金朝:元好問

候館燈昏雨送涼,小樓人靜月侵床。多情卻被無情惱,今夜還如昨夜長。

金屋暖,玉爐香。春風都屬富家郎。西園何限相思樹,辛苦梅花候海棠。

“金屋暖,玉爐香”,與候館、小樓清境相對,不僅標明是富家器物,而且又有金屋藏嬌典故潛在的暗示,使人想到富家男女終日廝守,這和詞中主人公的孤獨況味形成強烈的對比。結尾兩句寓情于景,謂將像梅花那樣熬過寒冬,迎來海棠開放的春天。然而海棠開時,梅花也就凋零了。在自我寬慰中,希望與悲感交織,一線亮色中仍不免憂鬱的灰青。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五代: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首句“無言獨上西樓”將人物引入畫面。“無言”二字活畫出詞人的愁苦神態,“獨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樓的身影,孤獨的詞人默默無語,獨自登上西樓。神態與動作的描寫,揭示了詞人內心深處隱寓的很多不能傾訴的孤寂與淒婉。

楓橋夜泊

唐代: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在靜夜中忽然聽到遠處傳來悠遠的鐘聲,一夜未眠的詩人有何感受呢?遊子面對霜夜江楓漁火,縈繞起縷縷輕愁。這“夜半鐘聲”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詩人臥聽鐘聲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儘管他有抱負,但是無法施展,很不得志。這首詩就反映了他的傷感情緒。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針線

宋代:黃公紹

年年社日停針線。怎忍見、雙飛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

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行行淚痕滿。落日解鞍芳草岸。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落日解鞍芳草岸,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這四句是全詞的關鍵所在,也是寫得最精彩的片斷。它的高妙之處在于把思念之情落實到具體事物上,因此顯得充沛之至,纏綿之至。

鷓鴣天·候館燈昏雨送涼

金朝:元好問

候館燈昏雨送涼,小樓人靜月侵床。多情卻被無情惱,今夜還如昨夜長。

金屋暖,玉爐香。春風都屬富家郎。西園何限相思樹,辛苦梅花候海棠。

“金屋暖,玉爐香”,與候館、小樓清境相對,不僅標明是富家器物,而且又有金屋藏嬌典故潛在的暗示,使人想到富家男女終日廝守,這和詞中主人公的孤獨況味形成強烈的對比。結尾兩句寓情于景,謂將像梅花那樣熬過寒冬,迎來海棠開放的春天。然而海棠開時,梅花也就凋零了。在自我寬慰中,希望與悲感交織,一線亮色中仍不免憂鬱的灰青。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五代: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首句“無言獨上西樓”將人物引入畫面。“無言”二字活畫出詞人的愁苦神態,“獨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樓的身影,孤獨的詞人默默無語,獨自登上西樓。神態與動作的描寫,揭示了詞人內心深處隱寓的很多不能傾訴的孤寂與淒婉。

楓橋夜泊

唐代: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在靜夜中忽然聽到遠處傳來悠遠的鐘聲,一夜未眠的詩人有何感受呢?遊子面對霜夜江楓漁火,縈繞起縷縷輕愁。這“夜半鐘聲”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詩人臥聽鐘聲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