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泅渡時光的流水,讓彼岸成為故園的專列

選稿:中鄉美駐寧夏創作室主編 李茂林

文圖編輯:丁錄年 柳絲青青

《文岩河畔,歲月深處的村莊》(組章)

文/棠棣

《回望家園》

在中途轉身,煙塵背後的家園,依稀還有鄉韻流轉。

三十年光景,

童年時那些慈祥的面孔都已在光陰的流轉中消散。

村子裡原有的土牆、荒園、石臼、碾盤、滾子都已不知去向。老叔家門前那半桶字跡模糊的殘碑也已作為牆基埋進歲月深處。

回不去的童年在記憶裡醒著,站成歲月煙塵中守望的老樹。那是祖輩的村莊,父輩的村莊,也是我童年的村莊。

在夢中,我迎風飄落,成一片歸向童年的葉子。

童年在左,時光向右。我落在水中,在水的漩渦裡浮沉。

村莊就在岸上,田地也在岸上。熟悉的院落,在炊煙的下方;熟悉的麥田,在暮靄的懷裡。而我在水的懷抱中,水的名字叫文岩渠。

泅渡時光的流水,讓彼岸成為故園的專列。

故園,把胎記種下,如一輪月亮,在時光的海中,冉冉升起。

故園有宅,宅中有黃曆,是老父母用時光煲的蜜汁蓮子,後味是苦苦的思念。

故園有田,田中有麥子,是厚重的黃土地孕育的生命情懷,把根永遠地留下。

故園有河,河中可以沒水,但橋仍在,讓夢走到村口就能認出堤下的院落。

《河流環抱的村莊》

一粼粼的藍瓦,一粼粼的陽光。

所有的風都在午休,堤下,村莊如一個古稀的老人,靜坐于茫茫平疇,回味著走過的風雨,體悟著正午時分陽光的和煦。

菊花開得正盛,

在薄薄的陽光裡,粉黃的蕊含蓄地打開,讓院落在清冷中品咋融融的暖意。

村莊在河堤的環抱中,以紅磚藍瓦寓錯落於整齊。雞鳴、犬吠、緩緩地腳步聲、偶爾夾雜一串咳嗽,平靜中敞開往昔的感慨和唏噓。

深秋的麥田把村莊和墳塋擁在懷裡。一年年,在播種與收穫的輪回中,逝去的人與出生的人用麥季計數著光陰,如牆角的菊花,默默地開謝。

《村莊坐落在堤下》

誰家院子裡的炊煙已爬過圍牆,

漸近的暮色裡,那濃濃的白正一點點冷凝愁思。

牆下的菊是母親親手栽種的,院子裡除了菊花的黃,還有新近收穫的玉米。濃濃的炊煙籠罩著整個院落,炊煙之上是一彎冷月。

麥播時節,家鄉的親人不會登高,也沒有喝菊花酒的習俗。父親會把深深的惦念播撒在散著熱氣的黃土中,讓沉默和麥粒一起在黃土地生根、發芽,在之後的某一個日子,

萌生滿地的青嫩。

菊花。炊煙。彎月。冷寂的院子,父親必在亮燈時分佐著花生小酌兩盞。酒中有暖意,酒中有親情,更何況那酒是兒子帶回去的陳釀。

母親忙碌的身影依舊在院子裡往返。收穫的玉米需要蓋上塑膠布,否則會被濃濃的秋露洇濕。

月下的菊花開出嫩黃的花瓣,不似玉米飽滿的籽粒剔透瑩潤,她們始終保持著鄉村的羞赧。

《當我寫下落日》

當我寫下落日,暮光中的河流正在北中原的大地上塗鴉一幅晚秋的寫意。

我的村莊就在河畔,在靜靜地等待夜色和歸人的身影。

而我也在河邊,只是不能確定我與村莊之間隔著幾多曲折。我所能望見的沿河的燈火,絕對不屬於我的村莊,記憶中的河水還在夏天,相隔二十個春秋的光景。

河邊一列是秋收過後新播的麥田。我已無從對比此處與彼處的冷暖。枯水期的河流如我對村莊的記憶,荒涼、貧寒、時而裸☆禁☆露出斷片的硬傷。

村莊裡住著父親,住著母親,住著陌生的童年、溫暖的惦念。我想讓思緒逆流而上,或許天亮之前能夠抵達村莊,只要不在斷流的河床擱淺。

《採擷一河陽光》

能夠獲得溫暖與光明的,必然得神靈的眷顧。冬日,在北中原,沿一條喚作“文岩”的河流採擷陽光。

搖曳著暮色的是葦,編織著曙光的是蒲。帶著時光趕路的是一粼粼蕩漾的水。兩岸,越冬的麥田鋪展開凝重的青綠,抱緊陽光的恩澤,抱緊想像與期冀。

霧,洗濯著臉龐。從彼岸到此岸,不寬不窄的水域恩養著明媚與和煦。我就在船上,撒網,撒下細密的虔誠與念想。

水的流向不好定義,而陽光在迷蒙的語境中碎成一河輕漾的漣漪,神佑著北中原,神佑著霧中的麥子和鄉親。

作者簡介:棠棣,本名孟令波,1981年生,河南延津人,現居長垣,中學教師,河南省散文詩學會理事。文字散見於《詩刊》《星星》《詩潮》《青年文學》《飛天》《散文詩》《散文詩世界》《中國詩人》《歲月》等多種刊物和年選。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當我寫下落日》

當我寫下落日,暮光中的河流正在北中原的大地上塗鴉一幅晚秋的寫意。

我的村莊就在河畔,在靜靜地等待夜色和歸人的身影。

而我也在河邊,只是不能確定我與村莊之間隔著幾多曲折。我所能望見的沿河的燈火,絕對不屬於我的村莊,記憶中的河水還在夏天,相隔二十個春秋的光景。

河邊一列是秋收過後新播的麥田。我已無從對比此處與彼處的冷暖。枯水期的河流如我對村莊的記憶,荒涼、貧寒、時而裸☆禁☆露出斷片的硬傷。

村莊裡住著父親,住著母親,住著陌生的童年、溫暖的惦念。我想讓思緒逆流而上,或許天亮之前能夠抵達村莊,只要不在斷流的河床擱淺。

《採擷一河陽光》

能夠獲得溫暖與光明的,必然得神靈的眷顧。冬日,在北中原,沿一條喚作“文岩”的河流採擷陽光。

搖曳著暮色的是葦,編織著曙光的是蒲。帶著時光趕路的是一粼粼蕩漾的水。兩岸,越冬的麥田鋪展開凝重的青綠,抱緊陽光的恩澤,抱緊想像與期冀。

霧,洗濯著臉龐。從彼岸到此岸,不寬不窄的水域恩養著明媚與和煦。我就在船上,撒網,撒下細密的虔誠與念想。

水的流向不好定義,而陽光在迷蒙的語境中碎成一河輕漾的漣漪,神佑著北中原,神佑著霧中的麥子和鄉親。

作者簡介:棠棣,本名孟令波,1981年生,河南延津人,現居長垣,中學教師,河南省散文詩學會理事。文字散見於《詩刊》《星星》《詩潮》《青年文學》《飛天》《散文詩》《散文詩世界》《中國詩人》《歲月》等多種刊物和年選。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