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張作霖在東北建了一座最大的兵工廠,卻便宜了日本人!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結果以張作霖的奉系失敗而告終。痛定思痛,張作霖決定發展軍事工業,以振興東三省。於是他決定創建一所大規模的兵工廠,以改善奉軍的武器裝備。

兵工廠創辦之初,各方面技術人才幾位匱乏,為此張不惜重金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專家人才,高薪聘請國外技術專家,只要你敢來我就願意花錢!據統計,當時兵工廠雇傭的1516名技師中,大部分技術人才都來自英國、瑞典、丹麥、德國、俄國這些軍事工業技術比較發達的國家。

奉天兵工廠舊照

為了建設奉天兵工廠,張作霖可謂傾盡財力物力,通過多年經營,已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兵工廠。據瞭解,奉天兵工廠占地約3.5平方公里,職工上萬人。還配套的建設了兵工培訓學校,和“科學研究會”。兵工廠車間繁多,設有無煙藥、制槍、制炮、炮彈等車間,還有熱電廠、煉鋼廠、機器廠相關附屬配套工廠。

奉天兵工廠年產格式步槍6萬支,

輕重機槍1000多挺,野炮、山炮、重炮等各型大炮150門,炮彈20余萬發,槍彈1~1.8億發,以及大量的炸藥、航空炸彈等軍用物資。這樣的生產能力不只在中國,在亞洲也是首屈一指的,當時的關東軍也是羡慕不已。

日本佔領了奉天兵工廠

奉天兵工廠的仿製研發能力也非常出色,

不但能夠防止各類輕型火炮,還研製了240毫米榴彈巨炮。當時日本關東軍也只有兩門240毫米口徑的大炮,可見奉天兵工廠研發能力之強。

此外,兵工廠還自主研發了“遼十三”步槍,性能強於三八大蓋。仿造了美國“瑞雪”牌汽車,這是國內第一次仿製成功的載貨汽車,載重量達到了2噸,用來運送武器非常實用。

日本人清點奉天兵工廠遺留的武器

第二次直奉戰爭,奉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取得了勝利,背後離不開奉天兵工廠爆發式的發展。依靠強大的物資力量和工業力量做後盾,張作霖的奉系也成為了繼袁世凱之後,北洋政府中最具統治力的軍閥。

九一八事變

張學良繼承父業後,奉天兵工廠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然而,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不費吹灰之力便佔據了東北全境,而一直令日本人垂涎欲滴的奉天兵工廠也終於落到了日本人手中。從此,在14年的漫長抗戰歲月中,這座巨大的兵工廠沒有為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戰爭貢獻一支槍、一顆炮彈,反而成為阻礙我們反侵略的力量,為日軍提供了強有力的戰備資源支援,也著實令人惋惜!

為日軍提供了強有力的戰備資源支援,也著實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