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枸杞長得比人高,這裡有妙招

枸杞大王張偉中

深秋,張偉中的5畝枸杞田中還掛著今年的最後一茬枸杞果。大大小小、高矮不一的枸杞樹是張偉中的寶貝,每棵樹是什麼品種?樹齡多長?枸杞的口感怎樣,他都嫺熟於心。

“這個果一摘就軟了,我準備淘汰了。”——張偉中

寧夏中衛舟塔鄉上橋村,因枸杞種植而聞名,可以說是中寧枸杞的主產區,而60多歲的張偉中,則是這塊主產區上的著名人物,人送外號枸杞大王,並非誇張。

張偉中家族世世代代種植枸杞,他本人現在主要是做新品種研發,

研究修剪的方法。

9號、7號、5號……各個品種的修剪方法都不一樣。

枸杞的種植最關鍵在於修剪技術,而將傳統的枸杞修剪方法發揚光大,並且獨創了“三層樓掛果”修剪法,讓枸杞獲得更好的通風與採光,進而提高枸杞樹的產量,則要從張偉中的父親說起。

一次偶然機會,張偉中的父親發現賀雙喜的枸杞,籽少粒大,肉多色紅,果實顆顆似珍珠,是枸杞中的挑俏貨。這種枸杞是現在俗稱的“大麻葉”,也就是現在普遍種植的中寧枸杞的母本。

當年張偉中的父親以一塊銀元換三棵枸杞的價格,用120塊銀元買來的360棵大麻葉,現在經過不斷的雜交,這360棵枸杞樹已經演化出多個品種,在全國各地生根發芽。

它經歷了滄桑,見證著中寧枸杞從小小縣城走向全國

在張偉中的枸杞地裡,一棵枸杞樹枝繁葉茂,頗有鶴立雞群的姿態,175左右的張偉中站在樹旁,依然矮了半個頭。這顆枸杞樹便是張偉中的父親當年種植的“大麻葉”的直系,樹齡三十多年。

現在,青海、甘肅等地的枸杞地都是周塔鄉的人在做修剪,

因為技術方面的工作,必須要找周塔的人。這裡的技術員修剪一天的價格是200塊錢。

在新疆,好的技術員一年要十萬元

如今,像張偉中這樣的枸杞種植能人已經分佈在全國各地,他們在傳播枸杞種植和修剪技術的同時,

也將中寧枸杞的名字深深嵌入了人們的心理。2015年,中寧枸杞的產業綜合產值超過了30億元,“中寧枸杞”品牌價值也已達到23.4億元。

中甯枸杞的未來

2016年11月,在我國農業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中寧枸杞肩負著幾代人的囑託,走上了舞臺,準備向世界進軍。

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在推介會上,用英語介紹說:經過對枸杞長時間的研究,人們發現,枸杞全身都是寶,富含多種人體所需微量元素,具有滋補肝腎、養肝明目、美容抗衰老等作用,是一種值得大眾多吃的保健食品。希望外國朋友都來使用寧夏中甯枸杞,樂享健康幸福人生。

如今,中寧人正在扛起大旗,深挖小枸杞的大潛力。中甯縣枸杞局局長孫學軍說,在銷售方面,他們建成了全球最大,國際一流的枸杞專業批發市場—中寧國際枸杞交易中心,在全國160多個大中城市擁有穩固的銷售網站和專賣店。在深加工方面,他們也已經開足馬力。

中寧枸杞現在正在和中科院西安分院、華南植物研究所、上海化學研究所進行密切合作,研究枸杞裡面有哪些有益成分,並有針對性的加工銷售枸杞產品。

中寧人正在改變枸杞的傳統銷售思路,他們創辦了“紅枸杞”文學專刊,創作了紅枸杞書畫攝影、枸杞原創歌曲以及戲曲小品,未來,他們要開發枸杞宴,讓全國遊客前來品枸杞茶、喝枸杞酒、賞枸杞舞、唱枸杞歌、聽枸杞故事。讓枸杞不僅成為農產品,還要成為文化產品。

致富點評

要是當年張偉中的父親沒有發現大麻葉品種枸杞的話,現在國內枸杞的產業將會是什麼樣子呢?我們不得而知。每一個發展蓬勃的產業回頭看的時候總會讓人生出很多感慨,我們應該給寧夏中寧的枸杞種植戶和傳承枸杞文化的人點贊。

寧夏中甯在今年農交會上的推介會場面非常的壯觀,而最吸引人的就是現場放的枸杞延伸產品,比如枸杞做的糕點、酒、小零食等等。很多外國客商也圍著這些產品不停地拍照、試吃。

中寧人在發展枸杞產業的時候拓展了與以往不同的方式,將農業和文化結合在一起,這樣就讓枸杞不再僅僅局限於小產品,而是形成了一個更大的概念。他們有枸杞的詩歌、歌曲等等文化載體,使產品形象活躍起來,給人親近感。中寧枸杞的積累的這些經驗,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實習編輯:于明月

編輯:張程

責任編輯:張磊

《致富青年幫》廣播節目收聽: 中波收聽:AM720(華北、華東部分地區)

網上收聽:央廣網(www.cnr.cn或country.cnr.cn)

致富幫,助您

打開財富之門,點亮人生夢想!

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在推介會上,用英語介紹說:經過對枸杞長時間的研究,人們發現,枸杞全身都是寶,富含多種人體所需微量元素,具有滋補肝腎、養肝明目、美容抗衰老等作用,是一種值得大眾多吃的保健食品。希望外國朋友都來使用寧夏中甯枸杞,樂享健康幸福人生。

如今,中寧人正在扛起大旗,深挖小枸杞的大潛力。中甯縣枸杞局局長孫學軍說,在銷售方面,他們建成了全球最大,國際一流的枸杞專業批發市場—中寧國際枸杞交易中心,在全國160多個大中城市擁有穩固的銷售網站和專賣店。在深加工方面,他們也已經開足馬力。

中寧枸杞現在正在和中科院西安分院、華南植物研究所、上海化學研究所進行密切合作,研究枸杞裡面有哪些有益成分,並有針對性的加工銷售枸杞產品。

中寧人正在改變枸杞的傳統銷售思路,他們創辦了“紅枸杞”文學專刊,創作了紅枸杞書畫攝影、枸杞原創歌曲以及戲曲小品,未來,他們要開發枸杞宴,讓全國遊客前來品枸杞茶、喝枸杞酒、賞枸杞舞、唱枸杞歌、聽枸杞故事。讓枸杞不僅成為農產品,還要成為文化產品。

致富點評

要是當年張偉中的父親沒有發現大麻葉品種枸杞的話,現在國內枸杞的產業將會是什麼樣子呢?我們不得而知。每一個發展蓬勃的產業回頭看的時候總會讓人生出很多感慨,我們應該給寧夏中寧的枸杞種植戶和傳承枸杞文化的人點贊。

寧夏中甯在今年農交會上的推介會場面非常的壯觀,而最吸引人的就是現場放的枸杞延伸產品,比如枸杞做的糕點、酒、小零食等等。很多外國客商也圍著這些產品不停地拍照、試吃。

中寧人在發展枸杞產業的時候拓展了與以往不同的方式,將農業和文化結合在一起,這樣就讓枸杞不再僅僅局限於小產品,而是形成了一個更大的概念。他們有枸杞的詩歌、歌曲等等文化載體,使產品形象活躍起來,給人親近感。中寧枸杞的積累的這些經驗,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實習編輯:于明月

編輯:張程

責任編輯:張磊

《致富青年幫》廣播節目收聽: 中波收聽:AM720(華北、華東部分地區)

網上收聽:央廣網(www.cnr.cn或country.cnr.cn)

致富幫,助您

打開財富之門,點亮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