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湖北一男子喝湯補鈣竟補出急性心梗,“吃什麼補什麼”靠譜嗎?

民間一直流傳著“吃什麼補什麼”的說法,諸如“吃豬腰補腎”、“喝骨頭湯補鈣”、“吃豬肝補肝”、“骨折了吃豬蹄”等等。

武漢的孟先生,骨折後天天喝骨頭湯,本想補鈣卻補出了急性心梗!

嚇得小編趕緊放下了碗~

孟先生家住黃陂,平時不抽煙不喝酒,生活很有規律。半個多月前,他在鍛煉時不慎左小腿骨折,在當地醫院進行了治療。家人相信“吃什麼補什麼”,每天三餐給他進補筒子骨湯,雖然孟先生覺得很油膩,但想著早日康復還是堅持喝了一周。

前日下午,正在睡午覺的孟先生突然被一陣劇烈的胸痛疼醒,過了幾分鐘後疼痛無法緩解,隨後被緊急送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胸痛中心。

在急診科,心電圖檢查提示急性心肌梗塞,在常規的複查專案中又發現他的血脂異常增高,尤其甘油三酯是正常值的十餘倍。隨後,醫生通過造影發現其下壁心肌梗塞,在10分鐘內打通了閉塞的血管,孟先生轉危為安。

心血管內科主任陳曼華介紹,排骨湯、筒子骨湯雖然好喝,但湯中脂肪含量較高,因此孟先生雖無冠心病危險因素,但骨折後短期內大量進補,導致高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急劇升高,血管中的粥樣硬化斑塊增大,變得不穩定甚至堵塞血管,從而導致冠脈堵塞。

另外,湯中含有高含量的嘌呤,腎臟功能不好、痛風的病人也應儘量避免食用。她提醒,骨折後患者補充營養完全可以通過喝牛奶、吃蛋白、精瘦肉、魚肉的方式,切忌盲目進補害了心臟。

“吃什麼補什麼”有道理嗎?

看了孟先生的經歷,我們可能會對“吃什麼補什麼”打個問號,

這些老話究竟有沒有道理,是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

雖然從科學的角度看,無論吃什麼食物進去,裡面的澱粉、蛋白質和脂肪等等所有複雜的大分子有機物都會分解為小分子物質被消化管壁上皮細胞吸收。

但是不同食物的營養成分構成不同,所以並非所有的“以形補形”都是錯的,我們其實可以根據自身的體質和食材辨證使用。

1

骨湯補鈣:收效甚微

骨頭裡面的鈣絕不會輕易溶出來。有實驗證明,在高壓鍋蒸煮兩小時之後,骨髓裡面的脂肪紛紛浮出水面,但湯裡面的鈣仍是微乎其微。

要想用骨頭湯補鈣,只有一個方法:加上半碗醋,再慢慢地燉上一兩小時。但含醋的骨湯口味很差,一般人不會這麼去做。

由此可見,用骨湯補鈣是遠遠不能滿足人體需要的,甚至是無效的。

2

豬皮美容:的確有用

許多人提出用豬皮來美容,其實,豬皮美容的說法並不是沒有道理。

據專家介紹,豬皮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食用豬皮進行美容是愛美女性很好的選擇。

3

以腎補腎:適量食用

對於人體而言,動物腎臟可以說是一種比較有營養的食物。

因其腎小球細胞也是維生素、礦物質含量比較高的地方,適量進食對營養攝取有一定好處。

但是進食動物腎臟與進食動物肝臟一樣,並不能直接作用於人體腎臟。相反,腎功能不全必須限制營養攝取。

4

以肝補肝:因人而異

傳統醫學認為,豬肝味甘苦,性溫,入肝經,可補肝、養血、明目、通乳。主治血虛、面色萎黃、浮腫、夜盲、兩目昏花、肌體消瘦、乳汁缺乏、血虛閉經等症。

因此,對於多數肝病患者來說,適度食用動物肝臟是有益的。

但是,動物內臟膽固醇含量較高,如1千克豬肝含膽固醇高達400毫克以上,大量膽固醇的攝入會增加患者已有損傷的肝臟的負擔。嚴重時可影響病人消化吸收功能,甚至造成脂肪代謝紊亂。所以,老年性肝炎及伴有高脂血症病人不宜多食豬肝。

5

以心補心:確有益處

據現代營養學分析證明,豬心是一種營養十分豐富的食品。它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以及煙酸等,這對加強心肌營養,增強心肌收縮力有很大的作用。

臨床有關資料說明,許多心臟疾患與心肌的活動力正常與否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豬心雖不能完全改善心臟器質性病變,但可以增強心肌,營養心肌,有利於功能性或神經性心臟疾病的痊癒。

6

以血補血:效果不錯

動物血液中含有豐富的鐵,而且是極易被人體吸收的血紅蛋白鐵,因此適合血虛、貧血的人食用。

豬血的含鐵量最高,每100克豬血中的鐵含量為8.7毫克,是缺鐵性貧血患者的食補佳品。另外,豬血蛋白質含量高,其中的氨基酸比例與人體的氨基酸比例接近,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尤其適合消化功能較弱的老人和兒童食用。

總之,對於那些沒有科學根據的說法我們不必理會,但有道理的”吃什麼補什麼“還是可以辨證使用的,當然還要綜合考慮自身條件、食材搭配、烹飪方法、攝入數量、食品安全衛生等諸多因素,才能達到良好的進補效果。

由此可見,用骨湯補鈣是遠遠不能滿足人體需要的,甚至是無效的。

2

豬皮美容:的確有用

許多人提出用豬皮來美容,其實,豬皮美容的說法並不是沒有道理。

據專家介紹,豬皮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食用豬皮進行美容是愛美女性很好的選擇。

3

以腎補腎:適量食用

對於人體而言,動物腎臟可以說是一種比較有營養的食物。

因其腎小球細胞也是維生素、礦物質含量比較高的地方,適量進食對營養攝取有一定好處。

但是進食動物腎臟與進食動物肝臟一樣,並不能直接作用於人體腎臟。相反,腎功能不全必須限制營養攝取。

4

以肝補肝:因人而異

傳統醫學認為,豬肝味甘苦,性溫,入肝經,可補肝、養血、明目、通乳。主治血虛、面色萎黃、浮腫、夜盲、兩目昏花、肌體消瘦、乳汁缺乏、血虛閉經等症。

因此,對於多數肝病患者來說,適度食用動物肝臟是有益的。

但是,動物內臟膽固醇含量較高,如1千克豬肝含膽固醇高達400毫克以上,大量膽固醇的攝入會增加患者已有損傷的肝臟的負擔。嚴重時可影響病人消化吸收功能,甚至造成脂肪代謝紊亂。所以,老年性肝炎及伴有高脂血症病人不宜多食豬肝。

5

以心補心:確有益處

據現代營養學分析證明,豬心是一種營養十分豐富的食品。它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以及煙酸等,這對加強心肌營養,增強心肌收縮力有很大的作用。

臨床有關資料說明,許多心臟疾患與心肌的活動力正常與否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豬心雖不能完全改善心臟器質性病變,但可以增強心肌,營養心肌,有利於功能性或神經性心臟疾病的痊癒。

6

以血補血:效果不錯

動物血液中含有豐富的鐵,而且是極易被人體吸收的血紅蛋白鐵,因此適合血虛、貧血的人食用。

豬血的含鐵量最高,每100克豬血中的鐵含量為8.7毫克,是缺鐵性貧血患者的食補佳品。另外,豬血蛋白質含量高,其中的氨基酸比例與人體的氨基酸比例接近,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尤其適合消化功能較弱的老人和兒童食用。

總之,對於那些沒有科學根據的說法我們不必理會,但有道理的”吃什麼補什麼“還是可以辨證使用的,當然還要綜合考慮自身條件、食材搭配、烹飪方法、攝入數量、食品安全衛生等諸多因素,才能達到良好的進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