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濟南“麗江古城”的新經濟:後宰門街的變與不變

國慶假日,遊客遊覽後宰門街。記者郭堯 攝

後宰門街被稱為濟南版“麗江古城”已有些時日了。這條400米長的街上有7家酒吧、兩家咖啡館和3家煙酒店,因為保留了老濟南的古院落,近年來又聚集了各類文藝范兒小店,遂得此美譽。

但今年70歲已在此居住了半個多世紀的甄玉並未感受到這些。她在街東頭的院門口開了家煙酒商店,

街上另外兩家煙酒店也都是像她這樣的老住戶開的。他們在努力適應這條街近兩年的變化,包括學習微信收款,還有隨著周圍商戶調整營業時間和作息。

不可否認的是,後宰門街這條古街巷變了,文化街區旅遊的開發給這裡注入了新的經濟元素。不變的除了古院落的風韻,還有老住戶對居住環境提升的期待。

濟南版“麗江古城”

和多數老街巷一樣,

後宰門街上的住戶以老年人居多,他們很少上網。今年7月底和9月初,後宰門街先後被幾家媒體和諸多網友稱為濟南版“麗江古城”一事,街裡的老人們知道的不多。

甄玉自從嫁進後宰門街,就一直住在街東頭的院子裡。那是她公婆年輕時為制售鮮粉皮買下的房子,上世紀80年代,甄玉和丈夫曾在院內維修家電。最近十多年,她利用院北側的門頭房開起了煙酒商店。

現在的後宰門街有極具文藝范兒的7家酒吧和兩家咖啡館。

它們取代了當年這條街上老字型大小慶育藥店的位置,曾經出名的九華樓也沒了。“我嫁過來時(慶育藥店)那裡就不賣藥了,但還都叫那裡‘藥店’。九華樓前些年拆了,記不清在什麼位置了。”

後宰門街東頭的兩家酒吧是2014年底開業的,路南的那家開業僅兩個月就“人爆滿”,路北是一個日式居酒屋。2015年下半年,後宰門街中段又開了兩家西式酒館。

這些店鋪大多白天關門,傍晚才營業。

白天這些店鋪的門口也沒閑著,它們風格各異但統歸文藝范兒的裝修風格吸引來不少婚紗攝影團隊和遊客。僅9月20日一天,後宰門街就迎來5對拍婚紗照的新人。“最近一年多來拍婚紗照的太多了,幾乎每天都有。”在路邊乘涼的老人和商戶都習以為常。濟南版“麗江古城”的稱謂,一定程度上也來自婚紗影樓將其定為外景拍攝地的需要。

除上述文藝范兒店鋪裝修的外牆,後宰門街西段路北的幾處建築前幾年拆除後重新翻蓋成了仿古建築,那也是“長槍短炮”和自拍杆等聚焦的所在。

後宰門街的變化得益於《芙蓉街-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其中後宰門街南側被劃入核心保護範圍,後宰門街是核心保護軸線、主要展示軸線,其寬度、尺度和風貌被要求保護。與2014年後宰門街拆遷整修前的最後影像相比,這裡的確改觀了很多,比如去年將街面西段的柏油路換成了石板路。當然,甄玉等老住戶至今仍難適應,因為不如原先好走了。相比於那些熱衷拍攝和探訪老街巷的人,他們對變化的置評更多來自實用與否。

變與不變

和後宰門街所有老人一樣,甄玉沒聽說過濟南版“麗江古城”的說法,她也不在意。她經營的煙酒商店只有十多平方米,賣煙和水的速度最快,客源一部分靠隔壁酒吧帶動,另一部分靠過往遊客。

對於老住戶來說,這條街的變與不變的確不只是像過客那般在意外觀的。甄玉覺得,最大的變化是作息時間。在這條街的酒吧開業之前,她每天晚上10點左右就關門睡覺;酒吧開業後,她的營業時間也延長到淩晨1點。為適應年輕人的消費習慣,她還摸索學會了微信收款,“這麼多年生意沒什麼變化,反正是自己的房子,蕩悠著玩唄。”甄玉也曾算過,如果她把門頭房租出去,租金比自己開小賣部賺得多,但她更願自己幹。後宰門街上的另外兩家煙酒店也都是老住戶開的,街最西側的那家煙酒店開了14年了,女老闆適應得較快,她甚至還兼營自製油茶和用泉水做酸梅湯,她說有雲南、新疆的遊客回去之後還會網購她的油茶。

其他的變化還有,這條街上的老住戶沒以前多了,上述西側煙酒店的男老闆就感觸頗深,他說以前街上的老鄰居有很多,現在很多院子裡的房子都空著。據他粗略估算,目前後宰門街及其周邊老街巷的院子裡入住率大約只有五成。

後宰門街西連的就是轆轤把子街,老住戶周黎明也在那經營著一家商店。他說生意比10年前剛開店時幾乎翻了一番,最多的時候一天能賣出幾百串山楂糕,國慶等節假日得兩個人才能忙得過來。

後宰門街北側萬壽宮街也鋪了石板路,新裝了路燈,那裡沒有門頭,全都是住戶。他們沒有感受到街區旅遊開發帶來的利好,關注點更多放在居住環境上,包括後宰門街在內,這裡的老街巷住戶都沒有供暖,有的院子沒有自來水,仍在用旱廁。有些老房子甚至幾成危房。

甄玉倒是習慣現在的居住環境,她反而不願意搬到新房裡去和兒女同住。起初她難以適應的是隔壁酒吧的吵鬧,尤其去年她曾多次找過去,要求晚上12點以後降低聲噪,時間一長酒吧到點會自覺降低音量了,平時他們積攢下的酒水包裝也會給甄玉送過來。她覺得現在的生活很有趣。

古街巷的未來

有時候,像甄玉這些老住戶的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歷史的老院子更能吸引遊客,不少人試探著想走進去,但多數門口張貼的“私人住宅謝絕參觀”提示牌攔住了他們。周邊的酒吧、咖啡館等倒是盼著有更多這樣探索欲和嘗試欲的顧客。除了甄玉一牆之隔的那家酒吧較為火爆外,其他的不少店面的確看起來人氣有待提升。

後宰門街中段的一家純靠客流的酒吧早在去年底就轉手了。9月30日上午,這家酒吧曾經的老闆徐先生證實,除了節假日,後宰門街比較冷清。記者探訪中也發現,不少走入後宰門街的遊客大都出於遊玩目的而不是消費,不少人逛完百花洲後走進後宰門街,但停留不久即原路折返,他們說“這就是條街,不如百花洲有水有建築”。徐先生也曾在百花洲開放前看中過泉池邊的位置,他想在那裡擺幾張桌子、只賣啤酒,但方案最終未獲管理方通過,“百花洲景區不允許太商業化。”

山東財經大學研究旅遊目的地管理的李瑋娜和南開大學的劉海玲曾經以百花洲為例,寫過一篇《社區旅遊發展影響因素分析》,其分析調查問卷髮現,百花洲片區居民對“旅遊發展帶來的個人收入增長”持相對消極的態度,僅有四成居民贊同“旅遊使本地居住生活品質提高”。作者認為,“(應)對社區居民進行旅遊教育與培訓,並注重監測旅遊者與居民的關係、旅遊的負面社會影響是否存在及該負面影響對旅遊開發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

也有專家注意到了後宰門街上老住戶關注的居住環境。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副研究員金俊和濟南市規劃局于傳國曾以濟南府城街區為例,研究過城市傳統社區的文化景觀。他們發現,街區內部基礎設施水準低下,房屋年久失修,環境日益惡化,進而導致部分人口外遷,低收入人群、年齡偏大人群聚集,傳統商業及手工藝衰亡。他們建議進行適度的更新。

10月2日中午,記者再探現場發現,後宰門街遊人如織,遊客比節前多出了一倍,東段一度交通擁堵,街上3家煙酒店的生意也有了明顯起色。(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甄玉為化名)

這裡的確改觀了很多,比如去年將街面西段的柏油路換成了石板路。當然,甄玉等老住戶至今仍難適應,因為不如原先好走了。相比於那些熱衷拍攝和探訪老街巷的人,他們對變化的置評更多來自實用與否。

變與不變

和後宰門街所有老人一樣,甄玉沒聽說過濟南版“麗江古城”的說法,她也不在意。她經營的煙酒商店只有十多平方米,賣煙和水的速度最快,客源一部分靠隔壁酒吧帶動,另一部分靠過往遊客。

對於老住戶來說,這條街的變與不變的確不只是像過客那般在意外觀的。甄玉覺得,最大的變化是作息時間。在這條街的酒吧開業之前,她每天晚上10點左右就關門睡覺;酒吧開業後,她的營業時間也延長到淩晨1點。為適應年輕人的消費習慣,她還摸索學會了微信收款,“這麼多年生意沒什麼變化,反正是自己的房子,蕩悠著玩唄。”甄玉也曾算過,如果她把門頭房租出去,租金比自己開小賣部賺得多,但她更願自己幹。後宰門街上的另外兩家煙酒店也都是老住戶開的,街最西側的那家煙酒店開了14年了,女老闆適應得較快,她甚至還兼營自製油茶和用泉水做酸梅湯,她說有雲南、新疆的遊客回去之後還會網購她的油茶。

其他的變化還有,這條街上的老住戶沒以前多了,上述西側煙酒店的男老闆就感觸頗深,他說以前街上的老鄰居有很多,現在很多院子裡的房子都空著。據他粗略估算,目前後宰門街及其周邊老街巷的院子裡入住率大約只有五成。

後宰門街西連的就是轆轤把子街,老住戶周黎明也在那經營著一家商店。他說生意比10年前剛開店時幾乎翻了一番,最多的時候一天能賣出幾百串山楂糕,國慶等節假日得兩個人才能忙得過來。

後宰門街北側萬壽宮街也鋪了石板路,新裝了路燈,那裡沒有門頭,全都是住戶。他們沒有感受到街區旅遊開發帶來的利好,關注點更多放在居住環境上,包括後宰門街在內,這裡的老街巷住戶都沒有供暖,有的院子沒有自來水,仍在用旱廁。有些老房子甚至幾成危房。

甄玉倒是習慣現在的居住環境,她反而不願意搬到新房裡去和兒女同住。起初她難以適應的是隔壁酒吧的吵鬧,尤其去年她曾多次找過去,要求晚上12點以後降低聲噪,時間一長酒吧到點會自覺降低音量了,平時他們積攢下的酒水包裝也會給甄玉送過來。她覺得現在的生活很有趣。

古街巷的未來

有時候,像甄玉這些老住戶的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歷史的老院子更能吸引遊客,不少人試探著想走進去,但多數門口張貼的“私人住宅謝絕參觀”提示牌攔住了他們。周邊的酒吧、咖啡館等倒是盼著有更多這樣探索欲和嘗試欲的顧客。除了甄玉一牆之隔的那家酒吧較為火爆外,其他的不少店面的確看起來人氣有待提升。

後宰門街中段的一家純靠客流的酒吧早在去年底就轉手了。9月30日上午,這家酒吧曾經的老闆徐先生證實,除了節假日,後宰門街比較冷清。記者探訪中也發現,不少走入後宰門街的遊客大都出於遊玩目的而不是消費,不少人逛完百花洲後走進後宰門街,但停留不久即原路折返,他們說“這就是條街,不如百花洲有水有建築”。徐先生也曾在百花洲開放前看中過泉池邊的位置,他想在那裡擺幾張桌子、只賣啤酒,但方案最終未獲管理方通過,“百花洲景區不允許太商業化。”

山東財經大學研究旅遊目的地管理的李瑋娜和南開大學的劉海玲曾經以百花洲為例,寫過一篇《社區旅遊發展影響因素分析》,其分析調查問卷髮現,百花洲片區居民對“旅遊發展帶來的個人收入增長”持相對消極的態度,僅有四成居民贊同“旅遊使本地居住生活品質提高”。作者認為,“(應)對社區居民進行旅遊教育與培訓,並注重監測旅遊者與居民的關係、旅遊的負面社會影響是否存在及該負面影響對旅遊開發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

也有專家注意到了後宰門街上老住戶關注的居住環境。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副研究員金俊和濟南市規劃局于傳國曾以濟南府城街區為例,研究過城市傳統社區的文化景觀。他們發現,街區內部基礎設施水準低下,房屋年久失修,環境日益惡化,進而導致部分人口外遷,低收入人群、年齡偏大人群聚集,傳統商業及手工藝衰亡。他們建議進行適度的更新。

10月2日中午,記者再探現場發現,後宰門街遊人如織,遊客比節前多出了一倍,東段一度交通擁堵,街上3家煙酒店的生意也有了明顯起色。(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甄玉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