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玩股票到成立公司,劉一想把HEY VR做成VR界的“華誼兄弟”

《北緯十八度》視頻截圖(文中所有圖片來自Hey VR官網)

和很多投身 VR 行業的人不同,

Hey VR 的創始人劉一是因為買了虛擬實境的股票才決定從事這個行業的。

Hey VR 是一家位於成都的 VR 影視製作發行公司,在 3 月 27 日 HTC 召開的 Vive 生態圈大會上,他們的作品《北緯十八度》(Pray For Love)獲得 Vive 最佳沉浸感內容獎,並贏得了 10 萬元獎金。

頒獎活動結束後,雷鋒網編輯見到了劉一。跟科技圈的很多技術愛好者不同,劉一知道虛擬實境,以及對整個行業的瞭解和關注來自於投資股票。

2015 年 3 月左右,劉一投資了歌爾股份的股票,按照他的說法,那時的股票“閉著眼睛也能掙錢”。儘管之前從未體驗過相關的設備,但因為投入了不少資金,他開始對整個行業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後來索性自己成立了公司。

VR 短片讓廣告不那麼惹人厭

這次的獲獎作品《北緯十八度》是與奢華酒店品牌三亞文華東方合作的一部 VR 全景短片。在不到五分鐘的短片中,由一對情侶帶領著觀眾們去感受三亞的美景,

並且呈現酒店能帶給顧客們的體驗和服務。與簡單地展示美景不同,短片還配上女主人公的文藝自白,這種具有故事性文字的加入既能起到介紹性作用,也更容易帶入觀眾。

其實,去年已經有不少的 VR 行銷案例出現,令人印象較為深刻的有《我的 VR 男/女友朋友》,由蘭亭數字與寶潔和阿裡巴巴聯合制作。當時,這部單片採用了 180 度的畫面,而另外的 180 度畫面則是廣告植入。

隨後 7 月份,雷鋒網曾報導化妝品品牌蘭蔻使用 HTC Vive 做了場線下體驗活動,與真人實景的全景視頻不同,消費者可通過一段用 CG 製作的 VR 體驗來瞭解化妝品的製作過程,當時在現場也促進了產品的銷售。

如果把時間再往前推,我們可以回憶起,最早利用 VR 做行銷時,各大公司更多的是向消費者贈送 VR 紙盒眼鏡,如如瑞典的麥當勞曾推出由開心樂園套餐的餐盒改造而成的VR紙盒眼鏡,

Dior(迪奧)推出定制的VR頭盔,讓用戶觀看時裝秀後臺。

而隨著全景設備的推出,以及傳統製作軟體增加對 VR 拼接的支援,圍繞著某個品牌,某個旅遊景點拍攝的 VR 視頻也越來越多。但正如上述所介紹的那些作品,VR 全景短片好像把廣告也變得可愛,雷鋒網編輯想如果電視上的廣告不再是簡單粗暴地向你介紹某款產品,就算“廣告中間插播電視劇”我們或許也不介意。

VR+行銷的目的不再只是廣告

劉一告訴雷鋒網,奢華酒店是他們目前主要服務物件。因為團隊中有成員出身媒體,曾負責奢華酒店的新聞報導,資源方面不會太擔心。他們為像希爾頓這樣的奢華酒店品牌拍攝 VR 全景視頻,除了為自身背書外,酒店也有這方面的需求——“奢華酒店最大的優勢是硬體設施和服務,適合用 VR 全景來展示。”

但是,作為普通人,我們很少有機會入住奢華酒店,那麼為酒店拍攝的短片主要給誰看?劉一表示,“酒店更多是為了品牌行銷。”例如《北緯十八度》拍攝的三亞文華東方,他們可對外宣傳是第一家使用 VR 技術的奢華酒店,從而奠定其行業的地位。

此外,奢華酒店在各地舉辦線下活動時,“如三亞文華東方他們希望向客戶全方位展示設施,但又不可能讓所有人都飛去三亞。”

現在,除奢華酒店外,他們還在為四川涼山州拍攝 VR 全景短片,“當地旅遊局急需用新的技術,展現當地的美景,從而吸引商家過來投資。”

《台兒莊》全景視頻截圖

與其他 VR 全景拍攝團隊相比,劉一認為品牌是他們的優勢,技術上不會形成很強的壁壘。全景相機可以買到,後期製作與傳統的東西沒有很大的改變,只是加入了 VR 外掛程式。技術不是特別難的部分,反而是品牌樹立,能幫他們獲得足夠的競爭優勢。

同時,中國市場足夠大,對手間的競爭還遠未到“激烈”的程度。只不過,整個行業還處於早期,市場上的報價也沒有一定的標準,有些客戶會說“為什麼你們的價格那麼貴?”劉一覺得這很正常,而為了說服客戶他們會拿作品說話。

劉一希望之後把作品打磨地更精緻,並且加入輕微的交互。等行業再成熟一些,有更多好的拍攝團隊,他們便會將拍攝這部分外包,自己公司主要負責“攢專案”,業務模式類似於現在的“華誼兄弟”。目前公司的一年的流水達到 500 萬~800 萬元,不太需要融資。他也坦言,公司主要是面向 B 端,這是主要的收入來源,現階段還不會專門去做一部 VR 網劇。

對於早先投資的股票,劉一說沒賺也沒賠,但這過程中也收穫了不少。他覺得,現在市場冷靜下來了,也是一些真正有實力的團隊展示的好時候。

那麼為酒店拍攝的短片主要給誰看?劉一表示,“酒店更多是為了品牌行銷。”例如《北緯十八度》拍攝的三亞文華東方,他們可對外宣傳是第一家使用 VR 技術的奢華酒店,從而奠定其行業的地位。

此外,奢華酒店在各地舉辦線下活動時,“如三亞文華東方他們希望向客戶全方位展示設施,但又不可能讓所有人都飛去三亞。”

現在,除奢華酒店外,他們還在為四川涼山州拍攝 VR 全景短片,“當地旅遊局急需用新的技術,展現當地的美景,從而吸引商家過來投資。”

《台兒莊》全景視頻截圖

與其他 VR 全景拍攝團隊相比,劉一認為品牌是他們的優勢,技術上不會形成很強的壁壘。全景相機可以買到,後期製作與傳統的東西沒有很大的改變,只是加入了 VR 外掛程式。技術不是特別難的部分,反而是品牌樹立,能幫他們獲得足夠的競爭優勢。

同時,中國市場足夠大,對手間的競爭還遠未到“激烈”的程度。只不過,整個行業還處於早期,市場上的報價也沒有一定的標準,有些客戶會說“為什麼你們的價格那麼貴?”劉一覺得這很正常,而為了說服客戶他們會拿作品說話。

劉一希望之後把作品打磨地更精緻,並且加入輕微的交互。等行業再成熟一些,有更多好的拍攝團隊,他們便會將拍攝這部分外包,自己公司主要負責“攢專案”,業務模式類似於現在的“華誼兄弟”。目前公司的一年的流水達到 500 萬~800 萬元,不太需要融資。他也坦言,公司主要是面向 B 端,這是主要的收入來源,現階段還不會專門去做一部 VR 網劇。

對於早先投資的股票,劉一說沒賺也沒賠,但這過程中也收穫了不少。他覺得,現在市場冷靜下來了,也是一些真正有實力的團隊展示的好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