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旅行結束就分手定律是真的嗎?

首先回答三個問題

Question 1

長假倒數第二天,你出門旅遊了嗎?

如果沒有,很好,你是本文的安全讀者;如果有,請往下讀。

Question 2

帶了女朋友/基友一起玩嗎?

如果沒帶,很好(again),你依然是本文的安全讀者;如果帶了,

請再往下讀。

Question 3

幾天玩下來,你們翻臉了嗎?

不好意思,這個問題似乎有點陰謀論。但就在兩年前,在一次大規模的旅遊市場調查中,國內某旅行機構也將這個問題拋給了它的用戶們,結果是92% 的人承認“旅行可以檢驗真愛”;86% 的戀人在旅行中發生過分歧或者爭吵;54% 的人在旅途中產生過分手的想法;16% 的人在旅途中分過手。

“長期苦旅而彼此不討厭的人,

才可以結交做朋友”

都說分手見人品,結伴旅行見人品才是當代真理,否則,那些明星旅行真人秀哪來那麼多抓馬可看。半個多世紀前,錢鐘書就借著《圍城》裡頭的趙辛楣聊過:

“像咱們這種旅行,最試驗出一個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勞頓,最麻煩,叫人本相畢現的時候。經過長期苦旅而彼此不討厭的人,

才可以結交做朋友。”

《圍城》中寫到的那段旅行可以當成當代青年人際關係學的教科書來讀——五位知識份子結伴南下,各種么蛾子不說,還遇到了空難、買不到車票、旅費不足等等麻煩,因而更見人心。

於是,在《圍城》裡的這趟五人同行裡,

訓導長李梅亭到頭來輸得最慘——路費不足還吃獨食;滿口仁義道德卻又公然招妓;同行女性生病,卻連盒仁丹都捨不得掏。

與之相比,最終走入圍城的孫柔嘉則通過這次旅途釣到了男主方鴻漸,她的策略無他,只不過是恰到好處地表現自己的溫柔體貼——知道方鴻漸恐高,

便在過吊橋時伸手牽引;大事小事都讓方鴻漸拿主意,給足了面子。

這點無微不至平時倒不顯眼,羈旅之中,卻讓人如沐春風,“鴻漸只有敬佩,想女人這怪東西,要體貼起人來,真是無微不至,汗毛孔的折疊裡都給她溫存到”。

旅途之中,難免狀況不斷;更重要的是,出門在外,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跳脫了日常的歲月靜好,忙碌了大半年的幾位也難免鬆懈下平日道貌岸然的神經。幾番么蛾子一出,無論是溝通方式、情緒管理能力,還是解決問題的技能,都能一覽無餘。

“蜜月後沒翻臉的,

保證不會離婚”

關於旅行,趙辛楣還下過一條更毒辣的論斷:

“結婚以後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顛倒的,應該先共同旅行一個月,一個月舟車僕僕以後,雙方還沒有彼此看破,彼此厭惡,還沒有吵嘴翻臉,還要維持原來的婚約,這種夫婦保證不會離婚。”

先蜜月後結婚?最想投這個贊成票的八成是日本人,畢竟,他們發明過一種分手定理——“成田分手”,還拍過一部電視劇《成田離婚》。

所謂“成田分手”,顧名思義,分手在成田。東京小夫妻出國度蜜月,走的多半是成田機場。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的社會新聞中常常出現度完蜜月,在成田機場翻臉,當場離婚的小夫妻。

如果這檔子事兒發生在關西,日本人就管它叫“關空分手”;要是北上廣也出了這種傳統,大約就叫“南苑分手”“虹橋分手”“白雲分手”。

這種現象之所以在九十年代的日本集中出現,據當時的新聞報導,主要是因為那一代日本年輕人在婚姻模式上出了問題。

那一時期,年輕女性在婚後普遍選擇做全職太太,故而婚前沒有經濟壓力,出國旅遊經驗豐富;年輕男性這方面經驗則較少,出國後難免鬧笑話,拿錯個刀叉,吃飯吧唧個嘴,都會引來新婚妻子的嫌棄,進而爆發口角,吵著吵著,蜜月旅行一結束,成田機場一落地,婚就離了。

“嫌棄丈夫沒素質”,這或許只是特定歷史時期會爆發出的“成田分手”理由。旅途的緊張和焦慮感本就會放大人的缺陷和負能量,別說素質,就連“今天出門誰背雨傘”這種破事都能成為情緒的爆發點。

根據螞蜂窩網站在 2015 年針對男女用戶的調查,男性在旅行中最容易引發伴侶反感的行為是無責任感、生活習慣差、消費觀念不一致,以及一個我們常在日常生活中聽到的抱怨:拍照技術差。這大概是最能反映當代自由行需求的分手理由了。

而女性在旅途中最容易引發伴侶反感的行為則包括愛嘮叨、購物不理性和過於熱衷拍照。某些男性還抱怨伴侶膽子太小,很多新鮮的旅遊景點不敢去。

細究來看,以上這種種抱怨都只是表層原因。旅行給情侶和朋友之間帶來的最大的危機是,一方面,它將你們 24 小時毫不間斷地捆綁在了一起,提供了更多發現二人“可能三觀不合”的時機;

另一方面,狀況百出的行程,再加上隨時在花錢的開支問題,又給兩人的關係帶來了平日難以遭逢的壓力,於是一來二去,便累積成了“果然三觀不合不能在一起”。

一個比“成田分手”更好笑的現象是:當我們一一比對男女雙方上面列出的這些“旅行雷區”之後,很容易便會發現,它們大多是彼此呼應的。

女性抱怨男性不會拍照,男性抱怨女性只知道拍照;女性抱怨男性不會花錢,男性抱怨女性太會花錢;女性抱怨男性不會照顧人,男性抱怨女性太粘人……

到頭來,旅伴之間的矛盾都是這麼一回事兒——人人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人人都覺得對方才是傻逼,出門在外,也只不過是這場“你傻逼”“你才傻逼”的口角的 plus 版而已。

所以,你過關了嗎?

編輯:梁珂

一個月舟車僕僕以後,雙方還沒有彼此看破,彼此厭惡,還沒有吵嘴翻臉,還要維持原來的婚約,這種夫婦保證不會離婚。”

先蜜月後結婚?最想投這個贊成票的八成是日本人,畢竟,他們發明過一種分手定理——“成田分手”,還拍過一部電視劇《成田離婚》。

所謂“成田分手”,顧名思義,分手在成田。東京小夫妻出國度蜜月,走的多半是成田機場。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的社會新聞中常常出現度完蜜月,在成田機場翻臉,當場離婚的小夫妻。

如果這檔子事兒發生在關西,日本人就管它叫“關空分手”;要是北上廣也出了這種傳統,大約就叫“南苑分手”“虹橋分手”“白雲分手”。

這種現象之所以在九十年代的日本集中出現,據當時的新聞報導,主要是因為那一代日本年輕人在婚姻模式上出了問題。

那一時期,年輕女性在婚後普遍選擇做全職太太,故而婚前沒有經濟壓力,出國旅遊經驗豐富;年輕男性這方面經驗則較少,出國後難免鬧笑話,拿錯個刀叉,吃飯吧唧個嘴,都會引來新婚妻子的嫌棄,進而爆發口角,吵著吵著,蜜月旅行一結束,成田機場一落地,婚就離了。

“嫌棄丈夫沒素質”,這或許只是特定歷史時期會爆發出的“成田分手”理由。旅途的緊張和焦慮感本就會放大人的缺陷和負能量,別說素質,就連“今天出門誰背雨傘”這種破事都能成為情緒的爆發點。

根據螞蜂窩網站在 2015 年針對男女用戶的調查,男性在旅行中最容易引發伴侶反感的行為是無責任感、生活習慣差、消費觀念不一致,以及一個我們常在日常生活中聽到的抱怨:拍照技術差。這大概是最能反映當代自由行需求的分手理由了。

而女性在旅途中最容易引發伴侶反感的行為則包括愛嘮叨、購物不理性和過於熱衷拍照。某些男性還抱怨伴侶膽子太小,很多新鮮的旅遊景點不敢去。

細究來看,以上這種種抱怨都只是表層原因。旅行給情侶和朋友之間帶來的最大的危機是,一方面,它將你們 24 小時毫不間斷地捆綁在了一起,提供了更多發現二人“可能三觀不合”的時機;

另一方面,狀況百出的行程,再加上隨時在花錢的開支問題,又給兩人的關係帶來了平日難以遭逢的壓力,於是一來二去,便累積成了“果然三觀不合不能在一起”。

一個比“成田分手”更好笑的現象是:當我們一一比對男女雙方上面列出的這些“旅行雷區”之後,很容易便會發現,它們大多是彼此呼應的。

女性抱怨男性不會拍照,男性抱怨女性只知道拍照;女性抱怨男性不會花錢,男性抱怨女性太會花錢;女性抱怨男性不會照顧人,男性抱怨女性太粘人……

到頭來,旅伴之間的矛盾都是這麼一回事兒——人人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人人都覺得對方才是傻逼,出門在外,也只不過是這場“你傻逼”“你才傻逼”的口角的 plus 版而已。

所以,你過關了嗎?

編輯:梁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