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資料告訴你,歷史控衛中,保羅和庫裡應該排在第幾!

控衛排名一直是蠻有爭議的話題,除了魔術師穩坐第一,從第二開始每個球迷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套觀點。雖然控衛是球隊的掌控者,但是受限於身材,控衛也是球場上五個位置裡面平均成就最低的。

所以從資料方面分析,再結合榮譽來給歷史控衛排名,現役只選取mvp球員。

1.個人能力(得分+助攻)

橫軸是場均助攻,縱軸是場均得分,越靠右上角說明球員越全能,上圖代表常規賽。

取圖表中十三名球員的得分和助攻平均值,分別為18.3分和8.3次助攻,

以這兩個數值劃分。得分大於18.3屬於得分型控衛,助攻大於8.3的屬於組織型控衛。常規賽大O一枝獨秀,得分助攻全能。庫裡和威少是偏得分型,魔術師,保羅和刺客屬於得分組織均衡,偏組織。斯托克頓,納什和吉德都是組織型。

同樣還是橫軸代表場均助攻,

縱軸代表場均得分,這次是季後賽。

相比於常規賽,庫裡和威少的得分屬性更加明顯了,尤其是庫裡的季後賽場均得分達到了26.2,在歷史季後賽場均得分裡都可以排的上號。大O在季後賽的時候各方面資料都下滑了不少。保羅和刺客在季後賽的得分都上漲了不少,助攻相對減少了一些。可以說保羅和刺客在季後賽的時候,從得分組織均衡偏組織,變成了得分組織均衡偏得分。

魔術師在季後賽加強了組織助攻。庫西季後賽組織變多,納什和比盧普斯季後賽得分變多。吉德,斯托克頓和弗雷澤變化不大。佩頓季後賽完全轉變為了防守型控衛。

2. 效率值(per)

保羅在效率上真的厲害。魔術師,威少,庫裡和大O相差不大,

基本屬於同一檔。刺客和吉德效率在歷史控衛裡面比較一般。

在生涯最高PER方面,庫裡讓後面的球員有點望塵莫及,31.5同時也是歷史第八的per。威少和保羅都有單賽季per達到30。威少就是他的mvp賽季。至於保羅可以說有點可惜。他的生涯巔峰是在08-09賽季,各項資料均達到了最高峰,

per, ws,場均得分和場均搶斷都是生涯最高,遺憾的是,黃蜂那年的勝率比較一般,只有47勝,並且08-09賽季的詹姆斯單核帶隊66勝。然而黃蜂勝率比較好的07-08賽季,保羅的資料雖然也很厲害,場均助攻還是生涯最高,但是那年惜敗給了科比,所以可以說保羅錯過了他生涯最好的拿mvp的兩個賽季(07-08和08-09賽季)。

季後賽效率值方面,像年代比較久遠的球員,例如大O和庫西的效率值都有所降低,畢竟那個年代是中鋒的天下。魔術師的效率值也有所下滑,不過依然維持比較高的水準。納什,庫裡,威少,保羅和比盧普斯基本維持在同一個水準。刺客有比較明顯的上升,吉德和斯托克頓反而降低了不少。

總結下來就是:有進攻能力的控衛,效率值會比較好,相反進攻比較差的組織型控衛在效率上比較吃虧。

3. 帶隊(WS)

WS指的是Win Shares,球隊勝利貢獻值,一場比賽的總體WS為1。勝利貢獻值可以累積,所以生涯累積貢獻值與生涯長度有關。因為有現役球員,所以這裡只討論生涯場均WS

從表格裡可以看出保羅在高階資料方面確實沒的說。大O在進攻上的貢獻值無愧生涯場均25分的數據。魔術師,庫裡和斯托克頓一直很穩定。威少在ws上比較一般,屬於中等水準。比較讓人吃驚的是納什和吉德兩個以組織見長的控衛在ws上屬於靠後的水準,可能跟他們兩人的生涯長度有關。納什生涯一共1217場,吉德更是達到了1391場,生涯越到後期ws就會越低。相對的,斯托克頓能在生涯出場超過1500場的情況下,ws還能排在第五,可見斯托克頓的穩定。

大O拿到MVP的那年,也是他生涯WS最高的一個賽季,並且他生涯的前7個賽季,不管是基礎資料還是高階資料都非常的厲害。保羅,庫裡,魔術師和斯托克頓還是一如既往的穩定。吉德,刺客和庫西在高階資料方面不是很理想。

季後賽勝利貢獻值方面,魔術師資料幾乎沒有變化,庫裡,弗雷澤和比盧普斯相比常規賽都有所提升,尤其弗雷澤和比盧普斯的進攻,在季後賽可以說變了一個檔次,庫裡則在季後賽防守方面變化比較大。斯托克頓和佩頓可以說是季後賽降低比較明顯的球員。可以看到,ws主要降低在進攻部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納什的季後賽防守ws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這在歷史控衛中也是比較罕見的。

至於生涯最高季後賽ws在這裡就不過多說明了,畢竟ws是累計值,走到最後的球員ws肯定會比較高。榜單第一和第二我想不需要多說,大家都知道是誰。

總結:ws分析得出的結論基本跟前面效率值差不多,有進攻的球員對球隊的貢獻會更大,單憑防守和組織,能達到的有限。畢竟控衛受限身材,即便常年一防,在季後賽拼刺刀的時候也不可能完全鎖死對手。

結論:魔術師,大O,庫裡和保羅不管是基礎資料還是高階資料,都穩的不行,各項資料基本上就是這幾個人換著位置來。再結合各自的榮譽,魔術師的第一實至名歸。而大O和庫裡,一個創造了nba歷史上第一個場均三雙的賽季,一個創造了73勝,402個三分的傳奇賽季。兩個人各有所長、不分伯仲。

至於保羅,能力是真的沒問題,差的就是榮譽。雖然保羅也有N個一陣+N個助攻王,但是相比其他控衛來說,在榮譽上尤其是mvp和總冠軍方面還是比較吃虧的。準確的來說,保羅生涯的巔峰期很厲害,但是還不夠強大到壓倒其他球員,又沒有足夠幸運的碰到比較弱的競爭者,所以造成了保羅現在比較尷尬的情況。小編認為保羅的能力是能排到前四的。

畢竟那個年代是中鋒的天下。魔術師的效率值也有所下滑,不過依然維持比較高的水準。納什,庫裡,威少,保羅和比盧普斯基本維持在同一個水準。刺客有比較明顯的上升,吉德和斯托克頓反而降低了不少。

總結下來就是:有進攻能力的控衛,效率值會比較好,相反進攻比較差的組織型控衛在效率上比較吃虧。

3. 帶隊(WS)

WS指的是Win Shares,球隊勝利貢獻值,一場比賽的總體WS為1。勝利貢獻值可以累積,所以生涯累積貢獻值與生涯長度有關。因為有現役球員,所以這裡只討論生涯場均WS

從表格裡可以看出保羅在高階資料方面確實沒的說。大O在進攻上的貢獻值無愧生涯場均25分的數據。魔術師,庫裡和斯托克頓一直很穩定。威少在ws上比較一般,屬於中等水準。比較讓人吃驚的是納什和吉德兩個以組織見長的控衛在ws上屬於靠後的水準,可能跟他們兩人的生涯長度有關。納什生涯一共1217場,吉德更是達到了1391場,生涯越到後期ws就會越低。相對的,斯托克頓能在生涯出場超過1500場的情況下,ws還能排在第五,可見斯托克頓的穩定。

大O拿到MVP的那年,也是他生涯WS最高的一個賽季,並且他生涯的前7個賽季,不管是基礎資料還是高階資料都非常的厲害。保羅,庫裡,魔術師和斯托克頓還是一如既往的穩定。吉德,刺客和庫西在高階資料方面不是很理想。

季後賽勝利貢獻值方面,魔術師資料幾乎沒有變化,庫裡,弗雷澤和比盧普斯相比常規賽都有所提升,尤其弗雷澤和比盧普斯的進攻,在季後賽可以說變了一個檔次,庫裡則在季後賽防守方面變化比較大。斯托克頓和佩頓可以說是季後賽降低比較明顯的球員。可以看到,ws主要降低在進攻部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納什的季後賽防守ws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這在歷史控衛中也是比較罕見的。

至於生涯最高季後賽ws在這裡就不過多說明了,畢竟ws是累計值,走到最後的球員ws肯定會比較高。榜單第一和第二我想不需要多說,大家都知道是誰。

總結:ws分析得出的結論基本跟前面效率值差不多,有進攻的球員對球隊的貢獻會更大,單憑防守和組織,能達到的有限。畢竟控衛受限身材,即便常年一防,在季後賽拼刺刀的時候也不可能完全鎖死對手。

結論:魔術師,大O,庫裡和保羅不管是基礎資料還是高階資料,都穩的不行,各項資料基本上就是這幾個人換著位置來。再結合各自的榮譽,魔術師的第一實至名歸。而大O和庫裡,一個創造了nba歷史上第一個場均三雙的賽季,一個創造了73勝,402個三分的傳奇賽季。兩個人各有所長、不分伯仲。

至於保羅,能力是真的沒問題,差的就是榮譽。雖然保羅也有N個一陣+N個助攻王,但是相比其他控衛來說,在榮譽上尤其是mvp和總冠軍方面還是比較吃虧的。準確的來說,保羅生涯的巔峰期很厲害,但是還不夠強大到壓倒其他球員,又沒有足夠幸運的碰到比較弱的競爭者,所以造成了保羅現在比較尷尬的情況。小編認為保羅的能力是能排到前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