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最需要改名字的省會城市,這個名字真的沒有底蘊嗎?

在中國的所有省會城市中,每一個省會都是有故事的城市,這其中包括它們的名字,但有一座城市似乎有那麼一點例外。

合肥,是安徽的省會城市,它是長三角城市群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安徽最繁華的城市;合肥交通便利,自古就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齒”的稱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邊毗鄰武漢都市圈,東邊與南京都市圈相近,雖然坐擁優越的地理位置,但在經濟上一直處於追趕同級兄弟城市的路上。

很多人覺得“合肥”這個稱呼不符合省會的身價,不像廬州來的那麼有底蘊,合肥這一帶的文化被稱為“廬州文化”,這裡誕生的戲曲也被稱為“廬劇”,而且歷史上廬州府的名氣也更大,合肥改名為廬州不僅好聽,而且更有文化感,有古城的韻味,而且這種呼聲甚囂塵上。

其實,“合肥”本身的歷史也是很悠久的,最早可追溯到西漢,不過合肥一直是以“縣”治,即使在古代也是被廬州等更高級別的行政單元管轄著,再加上沒有特別突出的特點,合肥的名氣也就無法和廬州相提並論,它真正為人熟知也是在成為省會城市之後。

合肥是三國故地,包公故里,頗具底蘊;中國近代史上的晚清名臣李鴻章讓合肥在中國的地位有了不小的提升,穿合肥而過的淝河賦予這座城市江南水鄉的韻味,徽園、包公祠、逍遙津、李鴻章故居等都是合肥的最具代表性的景點。

文/旅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