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濰坊的古樹名木:兩棵老樹的故事

在濰坊境內,有很多古樹名木,這些古樹就像忠實的衛士一樣,默默守護著這一方熱土。它們有的由於歷史久遠,軀幹出現裂痕,需要妥善保護,有的是老樹新芽,依舊綻放著生命的活力。

這些古樹名木,需要我們人人保護。

在濰坊市區,有兩條國道穿越其中,一條是206國道,還有一條是309國道,在309國道潘裡村路段,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杏樂路(杏埠通樂埠),在杏樂路的附近,分別在309國道南側和北側,各有兩棵高大的樹,我們來看看。

在熱心村民的帶領和指引下,先來到杏樂路與濰昌路(濰坊到昌樂)交叉口往西不遠處北樂埠村的那棵大柳樹,它在路的中間偏南,高大粗壯,周圍有鐵網保護著。村民告訴我,濰昌路修路時,特意保留了這棵大柳樹,由於柳樹長得比較快,看這棵柳樹的形貌和粗壯程度,

沒有幾十年是長不成這樣的,也有村民說差不多近百年吧。由於樹幹沒有銘牌提示,我們也不好揣摩其具體樹齡,大家看圖自己估計吧。

看完大柳樹,覺得不是很過癮。決定去另一棵老樹看看,它位於潘裡村北邊的官家村。離開大柳樹,

沿著杏樂路,一路往北,到309國道潘裡村處,繼續往北,過了文家村,再往北,到官家村,向東數百米,有一棵高大的老樹立在那裡,大致位置在官家村的東北方向。

官家村這棵樹,同樣高大粗壯,是棵國槐,周圍有水泥樁保護,樹身上面有銘牌介紹,走近看看。名牌顯示,

此樹已經列入濰坊古樹名木,樹齡約510年。可能由於它處在偏僻農村吧,不易被發現記錄,所以立牌時間比較晚。按時間推算,這棵老樹應該在明朝栽種的。

和村民聊了一下,村民告訴我,據附近幾個村莊的村碑記載說,最初村民都是明朝從外地遷徙過來的,

莫非當村民的先祖遷徙來到這裡,然後種植了這些樹,也說不定啊。人口一代又一代的繁殖衰亡,而老樹卻完好保存下來。

畢竟由於年數久遠,這棵老樹的北側樹枝,有一部分漸漸脫離樹身,隨著時間流逝,樹幹中間出現一個不小的裂痕,幾乎可以鑽過人。有村民說在這棵樹的旁邊,以前是有河道的,由於河水的灌溉,這棵樹特別旺盛,而且這棵樹所處的位置比較低窪,村莊的地下水都往這個地方淌,所以老樹如此旺盛,不足為奇。

讓我們欣慰的是,這棵國槐,和那棵大柳樹,不僅保護非常好,而且依然枝葉茂盛,散發著生命的活力,它們忠貞地守衛著這裡,見證了這些村莊的歷史變遷和日新月異的不斷變化。一起讓我們祝福這些老樹,希望我們的後代也能見到它們傲然挺拔的身影。

原創圖文,未經許可,謝絕抄襲轉載

幾乎可以鑽過人。有村民說在這棵樹的旁邊,以前是有河道的,由於河水的灌溉,這棵樹特別旺盛,而且這棵樹所處的位置比較低窪,村莊的地下水都往這個地方淌,所以老樹如此旺盛,不足為奇。

讓我們欣慰的是,這棵國槐,和那棵大柳樹,不僅保護非常好,而且依然枝葉茂盛,散發著生命的活力,它們忠貞地守衛著這裡,見證了這些村莊的歷史變遷和日新月異的不斷變化。一起讓我們祝福這些老樹,希望我們的後代也能見到它們傲然挺拔的身影。

原創圖文,未經許可,謝絕抄襲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