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歷屆所長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歷屆所長

胡先驌

胡先驌:胡先驌教授是我國傑出的植物分類學家,

中國近代植物分類學奠基人之一,1894年4月20日生於江西省新建縣治平注洲,1968年7月16日逝世。他幼年時代就勤奮好學,1912年經留學考試去美國學習農學和植物學,1925年再次赴美國深造,在哈佛大學攻讀植物分類學,獲博士學位。1925年,在南京建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1928年,在北京創辦了靜生生物調查所;1934年在江西廬山創辦了森林植物園;新中國成立,
在原靜生生物調查所的基礎上,中國科學院分別建立了植物研究所和動物研究所,原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逐步改建為昆明植物研究所。1933年,翻譯了哈第所著《世界植物地理》一書;1951年編寫《種子植物分類學講義》;1954年編寫《植物分類學簡編》;1955年合著《國產牧草植物》,同年出版《經濟植物學》;以後又出版《經濟植物學手冊》,已出版三卷。胡老一生發表論文百餘篇,早期作品多屬調查報告或考訂文章,
後來主要研究分類學,發表了許多新種、新屬、新科和一個多元分類系統。此外,在植物區系學、古植物學和經濟植物學等方面,寫出了重要論文或專著,使這些學科在我國的建立和發展得到啟蒙,很多國內外科學家公認胡老是我國近代植物學的奠基人。

蔡希陶

蔡希陶:浙江東陽縣人,曾擔任過中國植物學會、雲南省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雲南熱帶植物研究所等單位的領導職務,也曾任全國政協委員和雲南省人大常委委員。1930年,考入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他虛心向植物學界老前輩胡先驌先生學習,很快掌握了英語、德文、拉丁文等外文工具以及植物分類等專業知識,

為他後來打開雲南植物王國寶庫奠定了堅實基礎,從此開始了他那漫長的綠海生涯,五十年如一日,紮根邊疆,不畏艱險,獻身科學事業,在雲南大地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1911年4月10日 出生于浙江省東陽市。1929年 上海光華大學物理系學習。1930—1934年 任靜生生物調查所練習生。1938—1941年 籌辦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昆明工作站,後任研究員,兼昆明市黑龍潭龍泉公司經理。1947—1949年 任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副所長。
1950—1958年 任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昆明工作站站長。1958—1975年 任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長兼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園主任。1975—1978年 任雲南省熱帶植物研究所所長兼雲南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1978 —1981年 任中國科學院雲南熱帶植物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副院長。1981年3月9日 在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病逝。

吳征鎰

吳征鎰:我國著名的、具有國際聲譽的植物學家,植物區系研究的權威學者, 1916年6月出生在江西九江,祖籍安徽歙縣,寄籍江蘇儀征,從小在揚州長大。193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系,1940-1942年為張景鉞教授的研究生,1946-1949年清華大學講師。1950年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1979年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1958年任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1979年兼任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院長。後曾任雲南省科委副主任,雲南省科協主席。現任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兼研究員,《中國植物志》(中、英文版)主編。先後獲國家級一、二等獎5項,院省級一、二等獎7項,國家發明一等獎1項。1995年獲何梁何利基金會“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996年獲求是基金會“傑出科技成就團體獎”。2001年榮獲雲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1999年榮獲號稱世界園藝諾貝爾獎的日本花卉綠地博覽會紀念協會 “考斯莫斯國際獎”(International COSMOS Prize 1999),成為世界第七位,亞洲第二位獲得該獎的學者,受到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為祖國爭得了榮譽。2008年1月榮獲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周俊

周俊:男;漢族1932年生於江蘇東台。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共黨員。1958年上海華東華工學院製藥工程專業畢業,在中國科學院工作至今。歷任室主任,副所長、所長等職;現為植物化學開放研究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兼中國植物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新藥評委,中科院新藥專家委員會副主任。1986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孫漢董

孫漢董:男,漢族,植物資源和植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共黨員。 1939年生於雲南保山。1962年畢業于雲南大學,1988年獲日本京都大學藥學博士學位。1990.5--1994.12任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兼黨委書記。現任該所研究員、植物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2002年獲“雲南省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03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許再富

許再富:1939出生廣東。1959年參加工作,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總園藝師。1961-1965:雲南大學生物系(函授)畢業(大專)1984-1985:民主德國德累斯頓技術大學(UNEP/UNESCO國際研究生班)資源發展、土地管理與環境影響評價,DIPLOMA(碩士) 1978、1983、1989,依次任中科院雲南熱帶植物所和昆明植物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和研究員;1975年至2001年,歷任中科院雲南熱帶植物所副所長、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副所長、所長和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園(所)長。

郝小江

郝小江:男,1951年7月10日出生於重慶,藥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64-1968年為貴陽十九中學學生,1968年12月到貴州省黔西縣重新區重新公社三堰大隊四隊插隊落戶,1971年8月進黔西縣氮肥廠當工人;1973年9月為貴州大學化學系學生(工農兵學員),1976年畢業于貴州大學化學系,1976年9月-1982年7月任貴州大學化學系、教師、助教;1982年-1985年考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碩士研究生,1985年獲理學碩士學位;1986年-1990年任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助理研究員;1986年4月-1990年10月到日本京都大學化學研究所留學,1990年9月獲京都大學藥學博士學位;1991年3月-1994年4月任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副研究員,植物化學研究室主任,植物化學開放研究實驗室副主任;1994年5月起先後任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員,碩士生和博士生導師;1995年1月-1997年11月任昆明植物所常務副所長,植物化學開放室主任,1995年10月-2002年7月兼任昆明植物研究所黨委書記;1997年11月起任昆明植物所所長;1999年起兼任貴州省-中國科學院天然產物化學重點實驗室主任,2001年11月起任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植物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新藥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雲南省植物學會理事長。

李德銖

李德銖:男,1963年11月生於江西省南康市,現任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主任。1983年畢業于江西農業大學林學系,獲學士學位;1986年在西南林學院獲碩士學位;1990年4月在中國科學院獲理學博士學位;1993年任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1993年赴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做博士後研究; 1995年轉入劍橋大學植物系暨植物園做第二期博士後兼Emmanuel學院研究員。1996年當選為林奈學會會員(Fellow of the Linnean Society)。1996年被特批為研究員。1997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同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1998年獲第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和首屆雲南青年科技獎。2005年10月至2014年,任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

孫航

現任所長孫航負責研究所全面工作。 負責人事人才、財務、資產和資訊化等工作。 分管組織人事處、資產財務處。 業務聯繫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昆明植物園(含麗江高山植物園、麗江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

吳征鎰

吳征鎰:我國著名的、具有國際聲譽的植物學家,植物區系研究的權威學者, 1916年6月出生在江西九江,祖籍安徽歙縣,寄籍江蘇儀征,從小在揚州長大。193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系,1940-1942年為張景鉞教授的研究生,1946-1949年清華大學講師。1950年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1979年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1958年任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1979年兼任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院長。後曾任雲南省科委副主任,雲南省科協主席。現任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兼研究員,《中國植物志》(中、英文版)主編。先後獲國家級一、二等獎5項,院省級一、二等獎7項,國家發明一等獎1項。1995年獲何梁何利基金會“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996年獲求是基金會“傑出科技成就團體獎”。2001年榮獲雲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1999年榮獲號稱世界園藝諾貝爾獎的日本花卉綠地博覽會紀念協會 “考斯莫斯國際獎”(International COSMOS Prize 1999),成為世界第七位,亞洲第二位獲得該獎的學者,受到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為祖國爭得了榮譽。2008年1月榮獲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周俊

周俊:男;漢族1932年生於江蘇東台。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共黨員。1958年上海華東華工學院製藥工程專業畢業,在中國科學院工作至今。歷任室主任,副所長、所長等職;現為植物化學開放研究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兼中國植物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新藥評委,中科院新藥專家委員會副主任。1986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孫漢董

孫漢董:男,漢族,植物資源和植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共黨員。 1939年生於雲南保山。1962年畢業于雲南大學,1988年獲日本京都大學藥學博士學位。1990.5--1994.12任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兼黨委書記。現任該所研究員、植物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2002年獲“雲南省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03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許再富

許再富:1939出生廣東。1959年參加工作,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總園藝師。1961-1965:雲南大學生物系(函授)畢業(大專)1984-1985:民主德國德累斯頓技術大學(UNEP/UNESCO國際研究生班)資源發展、土地管理與環境影響評價,DIPLOMA(碩士) 1978、1983、1989,依次任中科院雲南熱帶植物所和昆明植物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和研究員;1975年至2001年,歷任中科院雲南熱帶植物所副所長、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副所長、所長和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園(所)長。

郝小江

郝小江:男,1951年7月10日出生於重慶,藥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64-1968年為貴陽十九中學學生,1968年12月到貴州省黔西縣重新區重新公社三堰大隊四隊插隊落戶,1971年8月進黔西縣氮肥廠當工人;1973年9月為貴州大學化學系學生(工農兵學員),1976年畢業于貴州大學化學系,1976年9月-1982年7月任貴州大學化學系、教師、助教;1982年-1985年考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碩士研究生,1985年獲理學碩士學位;1986年-1990年任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助理研究員;1986年4月-1990年10月到日本京都大學化學研究所留學,1990年9月獲京都大學藥學博士學位;1991年3月-1994年4月任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副研究員,植物化學研究室主任,植物化學開放研究實驗室副主任;1994年5月起先後任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員,碩士生和博士生導師;1995年1月-1997年11月任昆明植物所常務副所長,植物化學開放室主任,1995年10月-2002年7月兼任昆明植物研究所黨委書記;1997年11月起任昆明植物所所長;1999年起兼任貴州省-中國科學院天然產物化學重點實驗室主任,2001年11月起任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植物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新藥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雲南省植物學會理事長。

李德銖

李德銖:男,1963年11月生於江西省南康市,現任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主任。1983年畢業于江西農業大學林學系,獲學士學位;1986年在西南林學院獲碩士學位;1990年4月在中國科學院獲理學博士學位;1993年任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1993年赴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做博士後研究; 1995年轉入劍橋大學植物系暨植物園做第二期博士後兼Emmanuel學院研究員。1996年當選為林奈學會會員(Fellow of the Linnean Society)。1996年被特批為研究員。1997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同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1998年獲第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和首屆雲南青年科技獎。2005年10月至2014年,任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

孫航

現任所長孫航負責研究所全面工作。 負責人事人才、財務、資產和資訊化等工作。 分管組織人事處、資產財務處。 業務聯繫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昆明植物園(含麗江高山植物園、麗江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