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8000家空鋪”真假?義烏小商品城生死時速

見習記者 呂方銳 義烏報導

作為浙江金華市的下轄縣級市,

義烏有一千多輛計程車,比金華市區還要多,這全仰仗中外聞名的義烏小商品城吸引來的大批商客。計程車司機老鄭清楚地記得小商品城每個區的商品種類,只不過他發現最近一年來,用到這些知識的機會越來越少了:來義烏的商客正在減少。

老鄭的擔憂不無道理。上市公司小商品城剛剛發佈的2016年年報中,銷售費用同比減少26.47%,管理費用同比減少26.7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減少57.29億元。

電視劇《雞毛飛上天》正在熱播,義烏人創業的熱情猶在,但實體經濟重要風向標的義烏小商品城,經歷了前些年異常火熱的市場高☆禁☆潮後,如今正面臨“退潮”風險。

“8000家空鋪”?

“原來我不去火車站拉客的,市區的活都接不完。那時一輛車拉好幾個商客,沒有空座,現在你再看,計程車一排一排的都是空車。”老鄭指著前面的一條路稱。

在義烏小商品城挨家挨戶送盒飯的小張也發現,

最近一年,他的生意開始下滑,之前一天中午能賣100來份,現在只有五六十份。而他當天的進貨單上,總價只有296元。

靠小商品城營生的義烏人大多都有生意越發難做的感慨,時間節點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甚至早先有傳言稱小商品城兩年內商鋪減少了8000家,依據是小商品城的網商平臺“義烏購”從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的數據:平均每個月有1039個商鋪關閉,

同時期新開商鋪不到700個,截至2016年前8個月,商貿城商鋪總數比兩年前減少了8000家。

熟悉市場的小張告訴記者,四區有一些空商鋪,五區空商鋪更多。

記者在主營紡織品的四區看到,二樓一些並不十分偏僻的位置上,出現了連片的空商鋪。37149-37157號商鋪和37170-37181號商鋪分列在一條過道兩旁,一個號對應一家商鋪,共21家,其中6家商鋪關門;44431-44442號商鋪分列另一條過道兩旁,共12家商鋪,關門3家。

五區二樓主營床上用品,

空鋪率較高,其中61262-61265號商鋪和61233-61239號商鋪分列一條大通道兩旁,11家商鋪中關門9家,商鋪內空無一物。僅有的兩家營業的商鋪門口,商鋪工作人員在門前搖呼啦圈和聊天。而在小商品城的導購圖上,二樓的床上用品購物旅遊特色街和同樣冷清的一樓進口商品館,被作為五區購物旅遊推薦點。

義烏購官方發表在義烏購論壇上的一篇《關於近期部分媒體引用“義烏購兩年內店鋪減少8000家”不實數據進行報導的聲明》,

沒有提到具體空商鋪數,只是強調“義烏購上關閉店鋪帳號,不等同於實體市場關閉店鋪。義烏購每月關閉店鋪帳號數,不等同于義烏商貿城每月關閉店鋪數”。

製造業難題

由於店鋪數量過多,轉租、轉讓資訊即時變動,小商品城各區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也說不清當下有多少商鋪等待轉租和轉讓。在小商品城指定的商鋪轉租、轉讓平臺“義烏購”上,最近兩個月的轉租轉讓資訊達到15000條,僅四區就有近5000條。

在四區鞋類商品區擁有一家商鋪的李美心(化名)正在尋找租戶。她告訴記者,現在很多有意向者以生意不好做為由,要求她降租金。無奈之下,她將76000元的租金降到了6萬元,但目前仍然沒有租出去。李美心認為,現在商鋪受網店衝擊太大。

就在幾年前,商鋪還是市場熱炒的對象。有知情人士透露,有一段時間商鋪的轉讓價格被炒到上千萬。2013年9月小商品城還發佈了《致市場“攤主”的一封信》,倡議商鋪經營者“把租金降到一個合理的價格區間,讓商位回歸其本來的功用和價值”。

對於網商服務區店鋪空置,小商品城五區網商部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並非所有創業大學生都能享受0租金的創業優惠政策,政策對入駐的大學生商鋪有一定的要求。前述順豐快遞員表示,小商品城晚上12點準時關門停電,而12點之後的夜間時段仍然是網購高峰期,很多網商企業無奈之下搬出了小商品城,在附近另尋辦公地點。

就記者走訪情況來看,很多商品低價低質,不乏仿冒、山寨產品。以一區的玩具為例,大多數商鋪內都有仿樂高積木的產品,不僅樣式、包裝與樂高一致,品牌名稱和商標設計都與樂高極為相似。雖然價格比樂高便宜,但品質相差甚遠。

小商品城2016年年報中,也明確羅列了未來可能面對的風險,其中就包括市場同質競爭分割加劇:隨著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梯度轉移和國際分工的深化,遍地開花的國內專業市場和作為小商品加工貿易“後起之秀”的印度、東南亞各國等,對原來的小商品市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戰與衝擊,特別是中低檔產品的市場份額,被周邊國家分流較多。

另外,採購商對市場的依賴度有所下降。隨著網路資訊技術、現代物流配送的快速發展,資訊不對稱的情況將一去不復返,廠家直接面向消費者開展行銷的難度和成本不斷降低,外商越過義烏市場轉向外地專業市場、生產基地、工廠採購的現象增多,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市場採購份額。

最近兩個月的轉租轉讓資訊達到15000條,僅四區就有近5000條。

在四區鞋類商品區擁有一家商鋪的李美心(化名)正在尋找租戶。她告訴記者,現在很多有意向者以生意不好做為由,要求她降租金。無奈之下,她將76000元的租金降到了6萬元,但目前仍然沒有租出去。李美心認為,現在商鋪受網店衝擊太大。

就在幾年前,商鋪還是市場熱炒的對象。有知情人士透露,有一段時間商鋪的轉讓價格被炒到上千萬。2013年9月小商品城還發佈了《致市場“攤主”的一封信》,倡議商鋪經營者“把租金降到一個合理的價格區間,讓商位回歸其本來的功用和價值”。

對於網商服務區店鋪空置,小商品城五區網商部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並非所有創業大學生都能享受0租金的創業優惠政策,政策對入駐的大學生商鋪有一定的要求。前述順豐快遞員表示,小商品城晚上12點準時關門停電,而12點之後的夜間時段仍然是網購高峰期,很多網商企業無奈之下搬出了小商品城,在附近另尋辦公地點。

就記者走訪情況來看,很多商品低價低質,不乏仿冒、山寨產品。以一區的玩具為例,大多數商鋪內都有仿樂高積木的產品,不僅樣式、包裝與樂高一致,品牌名稱和商標設計都與樂高極為相似。雖然價格比樂高便宜,但品質相差甚遠。

小商品城2016年年報中,也明確羅列了未來可能面對的風險,其中就包括市場同質競爭分割加劇:隨著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梯度轉移和國際分工的深化,遍地開花的國內專業市場和作為小商品加工貿易“後起之秀”的印度、東南亞各國等,對原來的小商品市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戰與衝擊,特別是中低檔產品的市場份額,被周邊國家分流較多。

另外,採購商對市場的依賴度有所下降。隨著網路資訊技術、現代物流配送的快速發展,資訊不對稱的情況將一去不復返,廠家直接面向消費者開展行銷的難度和成本不斷降低,外商越過義烏市場轉向外地專業市場、生產基地、工廠採購的現象增多,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市場採購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