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悲觀”孫宏斌的底氣在哪?8000萬土儲+698億現金

在3月28日的融創中國(01918.HK)2016年業績會上,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公開表達了其對地產行業的悲觀態度。

“相信這輪調控影響會特別深遠,因為政策越來越收緊,限價越來越嚴格,對下半年影響、對明年影響會特別大。”孫宏斌表示。

儘管如此,在2016年實現合同銷售金額1506億元的基礎上,融創中國還是將2017年的銷售目標確定為2100億元。

融創管理層表示,2016年,融創獲得大量價低質優的土地儲備,且均處於變現能力極強的一線、環一線和核心城市,

這為公司未來的持續增長奠定堅實基礎,在2017年融創全年推向市場的可售資源高達4185億元,預計全年或將超額完成銷售任務。

約8000萬平米土儲

當前的房地產行業,對於開發商而言,現金和土儲的地位恐怕難分伯仲。在優質資源日益稀缺的情況下,獲得了在這個市場長遠生存的門票。

在3月28日的發佈會上,融創中國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高曦透露了一組數據:融創總土地儲備7912萬平米,

儲備貨源達1.2萬億元。——這也就不難理解,儘管對行業顯現悲觀態度,但融創仍調高2017年業績目標的原因所在。

據介紹,在總土地儲備中,2016年融創一共獲得5394萬平米土地儲備,主要拿地集中在下半年,占比達60%。

如果把時針撥回去年6月,會發現孫宏斌在當時的心態決絕,高調宣佈融創在全國範圍內暫停申請拿地。儘管在去年秋天開始,樓市啟動新一輪調控,但孫宏斌對土地市場的擔憂並未停止。

在3月28日的發佈會上,孫宏斌介紹稱,融創從去年10月1日開始,就暫時停止在公開市場買地。對於這一做法的原因,孫宏斌解釋稱,買地的唯一邏輯就是將來房價還要暴漲。“但按照現在政府限價措施,房價暴漲的邏輯是不成立的,所以現在買了貴的土地,就會虧錢。”孫宏斌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在暫停公開市場拿地後,去年下半年融創通過並購等方式動作頻頻。

彼時,中國土地市場一派高燒,地王頻出,而通過並購融創成功避免了土地招拍掛市場的劇烈競爭,其中比較典型是在9月收購聯想控股旗下42個物業專案的權益。

“2016年獲得的土地中有68%通過並購獲得,時間分佈主要集中在前三季度,從第四季度開始我們拿地速度、拿地的量已經下來了,尤其是招拍掛。”融創中國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高曦表示。

實際上,除了規模,融創土儲的品質頗具看點,

這些土地都處於一線、環一線及核心城市。除此之外,融創2016年年報顯示,7912萬平米的土地儲備總量中,竣工未售部分僅占6%,待建和在建部分占比高達94%,也就意味著有很強的銷售變現勢頭。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融創拿地路線和高端精品的產品定位極具前景,按照現在的土儲規模、分佈區域和可售資源規模,2100億元的銷售目標有點過於保守。

手握698億現金餘額

從融創中國披露的財務資料來看,在2016年加大全國佈局、擴大規模的同時,依舊保持了優良的運營水準。

財報資料顯示,2016年融創中國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53.4億元,同比增長54%,毛利48.5億元,同比增長70%;帳面毛利率13.7%,同比上漲1.3個百分點,若剔除物業減值撥備影響和收購物業公允值重新計量影響,毛利率為23.4%,真實毛利率同比上漲4.4個百分點,公司溢利29.4億元。

除此之,年報顯示,融創中國短期負債明顯降低,一年以內的短期借款占總借款比例已從2014年的40%下降至2016年的29%。對於2016年淨負債率升高,融創人士介紹稱,這與去年在全國大量拿地、並購有很大關係,但考慮到公司擁有較為寬鬆的現金餘額,足以應付短期債務,因此該負債依然處於健康水準。

在解讀資產負債資料時,高曦認為這是源自於“短期內抓住機會,杠杆有所上升”。他同時指出,淨負債率並不代表全部風險,融創內部更關注的是現金流管理。

“公司到去年年底現金698億,第四季度開始買地已經少了,賬上累計大量現金,698億元現金對短期負債覆蓋達到2.1倍,流動性是非常好的。”高曦表示。

融創管理層認為,鑒於公司在2016年進行了為數較多的行業並購,對公司財務帶來短期影響,但隨著相應項目的落地以及變現,將為公司帶來極好的業績回報,相信將逐步體現在未來的業績報表中。

作為地產行業的並購王,孫宏斌近期的一個大的投資動作是今年1月對樂視的投資。手握巨量現金,外界也有眾多融創是否會持續跨界的猜測。

對此,融創中國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汪孟德表示,未來三五年,融創的房地產主業一定是最核心、最主業,至少占98%以上份額。“對於其他行業我們都在研究、都在看,我們做決策的時候是非常慎重的,能夠保證我們投任何一個行業決策都是對的。”行政總裁汪孟德說。

解讀當前行業

樓市調控不斷加碼已經成為當前行業的“常態”。

對於全國多地密集出臺的樓市政策,汪孟德表示,我們認為這種調控方向是挺好的,房地產如果價格持續高漲,對房地產行業,包括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兒。

“一件東西價格持續上漲是不可能的,從市場整個價格關係看,政策的調整對行業的發展持續向好。”汪孟德稱。

汪孟德再次提及去年10月,當時融創暫停在公開市場拿地,他坦承從那時開始融創判斷調控影響的程度以及嚴峻性已經超過行業內的預期。

“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按照這樣調控方向下去,未來包括今年或者到明年上半年,房地產熱點城市房價肯定不會上漲。”汪孟德強調稱,但是我們判斷也不會下跌,由於融創在去年或者更早的時間拿的地,所以對於銷售沒有任何影響。

在發佈會上,孫宏斌多次提及對於行業的“悲觀”心態,在他看來,當前行業風險特別大,風險大不是說市場不好,而是在於政策收緊很厲害,行業現金流會收緊。

地產行業風聲鶴唳,手握鉅資又該投向何處?孫宏斌的答案是:“現在我什麼都不投,因為地太貴了。”

孫宏斌強調稱其對市場的悲觀邏輯在於,市場房價肯定不會跌的,但是買這麼貴的地,房價暴漲才能賺錢,房價能不能暴漲,現在調控政策、貨幣政策都不支持。“我個人有錢的話,我覺得我會買融創股票。”他補充道。

不過,對於未來政策放鬆後會不會出現暴漲,孫宏斌給出了否定答案,他認為,因為房價已經在高位上。“如果貨幣收得比較緊,或者政府供地多一點,我也不相信一定會暴漲。”孫宏斌稱。

在2016年加大全國佈局、擴大規模的同時,依舊保持了優良的運營水準。

財報資料顯示,2016年融創中國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53.4億元,同比增長54%,毛利48.5億元,同比增長70%;帳面毛利率13.7%,同比上漲1.3個百分點,若剔除物業減值撥備影響和收購物業公允值重新計量影響,毛利率為23.4%,真實毛利率同比上漲4.4個百分點,公司溢利29.4億元。

除此之,年報顯示,融創中國短期負債明顯降低,一年以內的短期借款占總借款比例已從2014年的40%下降至2016年的29%。對於2016年淨負債率升高,融創人士介紹稱,這與去年在全國大量拿地、並購有很大關係,但考慮到公司擁有較為寬鬆的現金餘額,足以應付短期債務,因此該負債依然處於健康水準。

在解讀資產負債資料時,高曦認為這是源自於“短期內抓住機會,杠杆有所上升”。他同時指出,淨負債率並不代表全部風險,融創內部更關注的是現金流管理。

“公司到去年年底現金698億,第四季度開始買地已經少了,賬上累計大量現金,698億元現金對短期負債覆蓋達到2.1倍,流動性是非常好的。”高曦表示。

融創管理層認為,鑒於公司在2016年進行了為數較多的行業並購,對公司財務帶來短期影響,但隨著相應項目的落地以及變現,將為公司帶來極好的業績回報,相信將逐步體現在未來的業績報表中。

作為地產行業的並購王,孫宏斌近期的一個大的投資動作是今年1月對樂視的投資。手握巨量現金,外界也有眾多融創是否會持續跨界的猜測。

對此,融創中國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汪孟德表示,未來三五年,融創的房地產主業一定是最核心、最主業,至少占98%以上份額。“對於其他行業我們都在研究、都在看,我們做決策的時候是非常慎重的,能夠保證我們投任何一個行業決策都是對的。”行政總裁汪孟德說。

解讀當前行業

樓市調控不斷加碼已經成為當前行業的“常態”。

對於全國多地密集出臺的樓市政策,汪孟德表示,我們認為這種調控方向是挺好的,房地產如果價格持續高漲,對房地產行業,包括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兒。

“一件東西價格持續上漲是不可能的,從市場整個價格關係看,政策的調整對行業的發展持續向好。”汪孟德稱。

汪孟德再次提及去年10月,當時融創暫停在公開市場拿地,他坦承從那時開始融創判斷調控影響的程度以及嚴峻性已經超過行業內的預期。

“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按照這樣調控方向下去,未來包括今年或者到明年上半年,房地產熱點城市房價肯定不會上漲。”汪孟德強調稱,但是我們判斷也不會下跌,由於融創在去年或者更早的時間拿的地,所以對於銷售沒有任何影響。

在發佈會上,孫宏斌多次提及對於行業的“悲觀”心態,在他看來,當前行業風險特別大,風險大不是說市場不好,而是在於政策收緊很厲害,行業現金流會收緊。

地產行業風聲鶴唳,手握鉅資又該投向何處?孫宏斌的答案是:“現在我什麼都不投,因為地太貴了。”

孫宏斌強調稱其對市場的悲觀邏輯在於,市場房價肯定不會跌的,但是買這麼貴的地,房價暴漲才能賺錢,房價能不能暴漲,現在調控政策、貨幣政策都不支持。“我個人有錢的話,我覺得我會買融創股票。”他補充道。

不過,對於未來政策放鬆後會不會出現暴漲,孫宏斌給出了否定答案,他認為,因為房價已經在高位上。“如果貨幣收得比較緊,或者政府供地多一點,我也不相信一定會暴漲。”孫宏斌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