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長城古韻」“中華第一關”雁門關

“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兩邊是故鄉”,《長城謠》這是一首所有中國人都耳熟能詳的歌曲。長城,承載了太多的歷史與文化,也經歷了太多的滄桑和榮辱,它既是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

又是中華文化與人文精神的體現,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山西自古以來就是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交融與衝突的前沿,從戰國到明、清兩千多年的時間裡,山西境內的長城遺跡很多。從興縣西北部的黃河東岸開始,沿管涔山和恒山山脈向河北方向延伸,蜿蜒的古長城和矗立的烽火臺,依舊飽含著歷史的滄桑和歲月的蝕痕,橫亙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向世人昭告著那已經遠逝的昔日煙雲。

長城,靜靜佇立,講述歷史。僅在山西,不同時代的長城總長度累計3500多公里,屬長城分佈較多的省份之一,最早的長城可以追溯到西元前369年三家分晉之後。現存較完整的城牆和遺跡有1500多公里。其中,山西長城遺跡以明長城修築規模最大,前後共修築了154年。明長城分外長城和內長城,外長城約450公里,內長城約400公里,均為當時拱衛京都的屏障。

山西,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而長城和關隘在山西這塊蒼茫的土地上,變成一份獨特的文化遺產,成為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戰爭文化的珍貴實物。今天,我們就從“中華第一關”雁門關開始,走進長城,走進歷史。

“中華第一關”雁門關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雁門關,這一聲名遠播的中華雄關,

矗立在橫亙晉北的恒山西脈——勾注山顛,雄踞於溝通內地與塞外、中原與漠北的雁門古道之上,歷經2500多年漫長而不平凡的歲月,親歷和見證了中華民族的風雲變幻、滄桑變遷的歷史進程。

雁門關以“險”著稱,是中國長城文化、關隘文化的瑰寶。雁門並非單一的一座關隘,而是由“雙關四口十八隘”和長城共同構成的軍事防禦體系,堪稱中國冷兵器時代最為龐大、完整、嚴密、複雜的軍事防禦工程。

雙關指的是雁門關由東陘關和西陘關共同組成,雙關並存,互相倚防,現在所說雁門關,通常是指東陘關。

以“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而得名的雁門關,扼守著山西北部重要的戰略通道,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其得失對於中原王朝的存亡至關重要。

雁門山是山西呂梁山脈北支雲中山向晉東北延伸的部分,東與恒山相接,略呈東西走向橫亙于晉北大同盆地與晉中忻代盆地之間,海拔15O0米以上,構成南北之巨防。雁門關北通晉北重鎮大同,遠至蒙古高原,南通晉中重鎮太原,可轉達古代政治中心區中原和關中,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在雁門關的歷史畫卷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幕幕南征北戰的大部隊行軍過關的宏壯場面,秦、漢、隋、唐和明代多次北伐的千軍萬馬,從早期的匈奴、鮮卑、突厥,到後來的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北方民族都在這裡與漢王朝交戰,當之無愧的“中華第一關”。上迄秦漢,下至明清,太多的故事發生在這裡,正所謂“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

幾千年來,它承受過無數次的烽火狼煙、金戈鐵馬的戰爭考驗,接受過數不清的駝鈴聲聲、車馬喧闐的商隊行旅,迎送過許許多多的巡邊、親征的帝王,南征北戰的將帥和軍隊,出塞和親的公主,入關進貢的單于,風塵僕僕的持節使者,慷慨悲歌的邊塞詩人,義氣相許的遊俠劍客……如今,在山西旅遊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大背景下,雁門關利用旅遊+的手段,整合景區各項資源,在2017年初被評為國家5A級景區。

秦、漢、隋、唐和明代多次北伐的千軍萬馬,從早期的匈奴、鮮卑、突厥,到後來的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北方民族都在這裡與漢王朝交戰,當之無愧的“中華第一關”。上迄秦漢,下至明清,太多的故事發生在這裡,正所謂“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

幾千年來,它承受過無數次的烽火狼煙、金戈鐵馬的戰爭考驗,接受過數不清的駝鈴聲聲、車馬喧闐的商隊行旅,迎送過許許多多的巡邊、親征的帝王,南征北戰的將帥和軍隊,出塞和親的公主,入關進貢的單于,風塵僕僕的持節使者,慷慨悲歌的邊塞詩人,義氣相許的遊俠劍客……如今,在山西旅遊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大背景下,雁門關利用旅遊+的手段,整合景區各項資源,在2017年初被評為國家5A級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