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飛行員:電影《空天獵》全方位揭開中國空軍的神秘面紗

電影《空天獵》劇照。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於1949年11月11日成立,

是在陸軍的基礎上組建的,雖然沒有趕上波瀾壯闊的革命戰爭年代 ,但在新中國成立後,從抗美援朝戰爭開始,空軍就一直活躍在我國軍事鬥爭的最前沿,與美國空軍在朝鮮交過手,取得過擊落美機330架、擊傷95架的輝煌戰績,湧現了諸如李漢、王海、劉玉堤、趙寶桐、張積慧、韓德彩等一大批載入史冊的空戰英雄。

此後,中國空軍又經歷了支援陸海軍解放東南沿海島嶼作戰、入閩作戰、國土防空、抗美援越、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以及“反獨促統”等軍事鬥爭的考驗。

因此,完全可以說,中國空軍也是在戰火中錘煉和成長起來的,有著光榮的血與火的歷史。

然而,對這樣一支英雄的部隊,由於各種主客觀的原因,全國人民對其知之甚少,甚至連許多長期在空軍工作的同志,由於受專業的限制,也大多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尤其是隨著航空航太技術和資訊化技術的不斷發展,

今天的中國空軍早已不是30年前的模樣,甚至與10年前的面貌都有天壤之別,目前正在加速向資訊化空軍邁進。

米格-15擊落F-84(陳應明畫作)。

那麼,今天的中國空軍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模樣呢,隨著電影《空天獵》的上映,將第一次全方位揭開覆蓋在中國空軍身上神秘的面紗。


電影《空天獵》片長大約110分鐘,鏡頭從東海空中維權、空降救援、霸狼基地和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四個典型的軍事活動場景拉開帷幕,展現了中國空軍廣闊的戰場空間,以及服務國家和人民的歷史使命,整個電影高☆禁☆潮☆禁☆迭☆禁☆起、驚心動魄,多角度、全方位呈現出了空軍將士的精神面貌。

在電影裡,空天就是一個大舞臺,它通過引人入勝的情節,

把空軍將士不畏艱險、英勇戰鬥、無私無畏的戰鬥生活,以史詩般的鏡頭呈現給了觀眾,當飛行員九死一生駕駛著受傷的戰機飛回基地時,給了觀眾極大的心靈衝擊,這實際上就是平時中國空軍飛行員這個群體真實生活的縮影,他們愛國、愛人民,願意為這個國家奉獻出自己的滿腔熱血。

看完這部電影,我作為一個老飛行員,也是心潮澎湃,為中國空軍今日的成就感到自豪,為我們飛行員隊伍的勃勃生機感到驕傲。毫無疑問,這部電影是在以一種近似寫實的手法,讓全國人民瞭解我們日益強大的空軍,這恐怕是中國電影史上最前所未有的情形。

據我瞭解,為了拍這樣一部電影,空軍領導機關非常重視,不僅關注劇本的編寫、情節的設計和電影團隊的構建,而且還派出軍事專家全程指導,並為電影的製作提供了技術、裝備和戰場支援,這使這部電影已不僅僅是藝術作品,也成為一道觀眾瞭解中國空軍的文化大餐。

正是因為如此,這部電影帶給觀眾的信息量非常之大。

一是空軍是資訊化程度非常高的軍種,擁有廣闊的戰場空間和靈活的作戰方式。

空軍作為一個獨立軍種的歷史才99年,從最初從屬於地面力量、支援陸海軍作戰,迅速發展成為戰爭舞臺上的主要角色,其主要特點是擁有相對於地球表面戰場的高度優勢、機動優勢與日益精確的打擊摧毀優勢,這也正是電影中,國家應急機構為什麼確定運用空中力量,作為跨國打擊恐怖主義、實施空天營救手段的根本原因。

觀眾可以想像,時間和效率即意味著生命和安全,因此除了選擇空軍實施這樣的行動,別無它法。毫無疑問,這一切也標誌著國防與軍隊建設,以及人類戰爭正在進入到一個新的時代。

中國空軍戰機進行遠洋訓練。新華社發 王磊攝

二是隨著國家利益不斷向主權空間以外拓展,空軍將日益成為大國、強國實力的象徵。

在新中國近70年的歷史中,中國空軍始終如一地服務於國家戰略需求,是維護國家領空安全的主要力量,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打造成了一支堅不可摧的國土防空軍。但是,到了今天,形勢變了,需求也變了,隨著國家利益的拓展,因祖國統一、領土完整、海洋權益所面臨的威脅上升,以及維護我國全球利益、包括我國公民在海外安全所面臨的壓力增大,等等。

這一切對空軍的能力需求,提出了轉型的戰略要求,即國土防空軍的角色已遠遠不能滿足維護國家利益的需要,必須實現由境內作戰向境外和海上作戰轉變,由“國土防空”向“攻防兼備”轉型,這就意味著空軍必須隨時作好首戰使用、擔當國家重任的歷史使命,這就是《空天獵》這部電影所展示給觀眾的今日空軍。實際上,進入21世紀以來,空軍已經是大國實力的象徵,建設強大的空軍是時代要求。

7月30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在位於內蒙古的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這是殲擊機梯隊。中國

三是空天戰場對於地球表面的優勢地位,決定了它是未來國家軍事安全最複雜、最嚴峻的方向。

電影《空天獵》對於廣大的“軍迷”來說,也許是認識當代國家安全和戰爭問題的一次視覺體驗。事實上,人類傳統的戰爭正在離我們遠去,人類社會的戰略文化、戰略理論、戰略戰術以及戰爭理論等等方面,都在發生著革命性的變化,傳統的戰爭思維方式與國家安全理念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這是一個我們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過程中,必須要長期思考的問題,即要充分注意到當代日益複雜的空天安全問題正在源源不斷地湧現,這不僅事關國家安危,也極大地關涉到人民的福祉。

三奪“金頭盔”的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團長蔣佳冀坐進座艙,顯得格外陽光自信。

四是中國的和平崛起前程遠大、但也會困難重重,需要大力張揚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

在觀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我能明顯地感覺到許多觀眾和我一樣,深深地被這部電影所張揚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所感染。我以為,作為一個正在不斷崛起的大國,國家的使命、人民的使命和軍隊的使命都是在著眼未來,那是一個我們註定要去的地方,是集中體現國家、人民、責任以及英雄主義、愛國主義與人類進步精神的大舞臺,在這個舞臺上,我們要在不斷彰顯小我的同時,更要彰顯一個英勇無畏的大我,這是這部電影所表達出的一種時代的召喚。

(作者系國防大學教授 向曉淩)

而且還派出軍事專家全程指導,並為電影的製作提供了技術、裝備和戰場支援,這使這部電影已不僅僅是藝術作品,也成為一道觀眾瞭解中國空軍的文化大餐。

正是因為如此,這部電影帶給觀眾的信息量非常之大。

一是空軍是資訊化程度非常高的軍種,擁有廣闊的戰場空間和靈活的作戰方式。

空軍作為一個獨立軍種的歷史才99年,從最初從屬於地面力量、支援陸海軍作戰,迅速發展成為戰爭舞臺上的主要角色,其主要特點是擁有相對於地球表面戰場的高度優勢、機動優勢與日益精確的打擊摧毀優勢,這也正是電影中,國家應急機構為什麼確定運用空中力量,作為跨國打擊恐怖主義、實施空天營救手段的根本原因。

觀眾可以想像,時間和效率即意味著生命和安全,因此除了選擇空軍實施這樣的行動,別無它法。毫無疑問,這一切也標誌著國防與軍隊建設,以及人類戰爭正在進入到一個新的時代。

中國空軍戰機進行遠洋訓練。新華社發 王磊攝

二是隨著國家利益不斷向主權空間以外拓展,空軍將日益成為大國、強國實力的象徵。

在新中國近70年的歷史中,中國空軍始終如一地服務於國家戰略需求,是維護國家領空安全的主要力量,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打造成了一支堅不可摧的國土防空軍。但是,到了今天,形勢變了,需求也變了,隨著國家利益的拓展,因祖國統一、領土完整、海洋權益所面臨的威脅上升,以及維護我國全球利益、包括我國公民在海外安全所面臨的壓力增大,等等。

這一切對空軍的能力需求,提出了轉型的戰略要求,即國土防空軍的角色已遠遠不能滿足維護國家利益的需要,必須實現由境內作戰向境外和海上作戰轉變,由“國土防空”向“攻防兼備”轉型,這就意味著空軍必須隨時作好首戰使用、擔當國家重任的歷史使命,這就是《空天獵》這部電影所展示給觀眾的今日空軍。實際上,進入21世紀以來,空軍已經是大國實力的象徵,建設強大的空軍是時代要求。

7月30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在位於內蒙古的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這是殲擊機梯隊。中國

三是空天戰場對於地球表面的優勢地位,決定了它是未來國家軍事安全最複雜、最嚴峻的方向。

電影《空天獵》對於廣大的“軍迷”來說,也許是認識當代國家安全和戰爭問題的一次視覺體驗。事實上,人類傳統的戰爭正在離我們遠去,人類社會的戰略文化、戰略理論、戰略戰術以及戰爭理論等等方面,都在發生著革命性的變化,傳統的戰爭思維方式與國家安全理念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這是一個我們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過程中,必須要長期思考的問題,即要充分注意到當代日益複雜的空天安全問題正在源源不斷地湧現,這不僅事關國家安危,也極大地關涉到人民的福祉。

三奪“金頭盔”的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團長蔣佳冀坐進座艙,顯得格外陽光自信。

四是中國的和平崛起前程遠大、但也會困難重重,需要大力張揚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

在觀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我能明顯地感覺到許多觀眾和我一樣,深深地被這部電影所張揚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所感染。我以為,作為一個正在不斷崛起的大國,國家的使命、人民的使命和軍隊的使命都是在著眼未來,那是一個我們註定要去的地方,是集中體現國家、人民、責任以及英雄主義、愛國主義與人類進步精神的大舞臺,在這個舞臺上,我們要在不斷彰顯小我的同時,更要彰顯一個英勇無畏的大我,這是這部電影所表達出的一種時代的召喚。

(作者系國防大學教授 向曉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