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國兩會後王東明調研首站為何又選在川南?他對四市有啥新要求?

3月30日,省委書記王東明來到內江市市中區永安鎮瓦堆灣村檢查督導脫貧工作情況,

與當地群眾親切交流。

川報觀察記者 張巨集平 攝影 毛漫丁

3月30至31日,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前往自貢市、內江市調研督導並主持召開川南經濟區工作座談會,研究部署川南經濟區穩增長、脫貧攻堅、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創造和党的建設有關工作,推動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落地落實。

【看解讀請點擊→→《省委書記全國兩會後調研首站,

為何又是川南經濟區?》】

調研

調研中,王東明先後來到自貢市航空產業園、運輸機械集團公司、浙江大學自貢創新中心,內江市市中區永安鎮瓦堆灣村、“川糧網”電商展示中心、四川浩物機電公司、四川梓潼宮藥業公司,實地考察技術研發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產業轉型升級、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情況。

聚焦工業調研點

自貢市航空產業園

浙江大學自貢創新中心

關鍵字

創新創造

通用航空

科研成果轉化

創新創造,活力無限。自貢市航空產業園,一批市場前景廣闊、技術實力領先的通用航空項目正加快入駐;浙江大學自貢創新中心,許多研發成果已經實現產業化……王東明接連前往產業園區、項目建設現場、企業工廠車間考察,瞭解企業生產經營、市場銷售、技術成果轉化應用等情況。

3月31日,省委書記王東明來到內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四川浩物機電公司調研汽車配套產業發展情況。

王東明說——

自貢是傳統老工業城市,工業基礎較好、技術實力較強。一方面要通過科技創新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鞏固擴大已有優勢;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成長型產業,

不斷提升產業層次和競爭力。

要搶抓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歷史機遇,立足已有基礎,加大精准招商、專業招商、以商招商力度,努力形成集設計、研發、製造、銷售、運營、維修、培訓為一體的通用航空產業體系。

要把科研成果轉化應用擺在突出位置,加強銀政企院校對接,建立常態化溝通和資訊發佈機制,主動説明解決具體困難問題,

讓創新成果及時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聚焦農業

調研點

內江市市中區“川糧網”電商展示中心

關鍵字

特色品牌

鄉村電商

在內江市市中區“川糧網”電商展示中心,王東明詳細瞭解大宗糧油現貨交易平臺運行情況,對平臺整合省內外優質資源、打造“互聯網+糧油+金融”模式的探索實踐給予肯定。

王東明說——

四川是農業資源大省,名優特農產品豐富。全省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市場需求,大力提升農產品品質,積極培育特色知名品牌,推動四川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

要堅持產銷聯動,加快健全縣鄉村電商物流網路,更加及時方便地把我省特色農產品資源和全國大市場連接起來,帶動更多農民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聚焦脫貧攻堅調研點

內江市市中區永安鎮卡瓦堆灣村村委會

關鍵字

精准脫貧

擼起袖子加油幹

脫貧攻堅是我省的“頭等大事”,王東明對此尤為關注。在內江市市中區永安鎮卡瓦堆灣村村委會,王東明仔細檢查建檔立卡、脫貧計畫、幫扶措施、工作臺賬等資料,與村支部書記、聯繫縣領導、幫扶單位、駐村工作組組長、第一書記和農技員交流,詳細瞭解政策措施精准到戶到人、“四好村”創建以及四項基金管理使用等情況。隨後,王東明還前往多位貧困群眾家中看望慰問,拉家常、聊發展,幫助分析致貧原因、幫扶措施和脫貧進展,鼓勵他們在黨委政府的幫助下擼起袖子加油幹,用勤勞雙手創造幸福美好新生活。

川南經濟區工作座談會

肯定川南四市新成績

31日上午,王東明在內江主持召開川南經濟區工作座談會。自貢市、瀘州市、內江市、宜賓市主要負責同志和副省長劉捷先後發言。在認真聽取發言後,王東明對川南四市認真貫徹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取得的新成績給予肯定。他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省上下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審議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把總書記和黨中央對四川的關懷厚愛、殷切希望轉化為做好工作的強大動力。

突出抓好六大工作

王東明指出,川南經濟區是我省三大新興增長極之一。川南四市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部署要求,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扎實工作,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全力推動川南經濟區做大做強,在推進治蜀興川事業發展、加快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的進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要突出抓好穩增長工作

保持專注發輾轉型發展戰略定力,強化政策落地落實,扎實開展“專案年”工作,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二要突出抓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堅持主攻方向不動搖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大力發展特色效益產業、優勢農產品和休閒農業、森林康養、農村電商等,積極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啟動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

三要突出抓好創新創造

堅持主動融入全面創新改革這個引領“十三五”發展的“一號工程”,做好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這篇大文章,積極培育打造一批重要創新平臺,加快集聚高新技術產業,同時自覺從全域高度梳理分析、謀劃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國資國企、行政管理、投融資、財稅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

四要突出抓好脫貧攻堅頭等大事

鎖定“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目標,鎖定計劃脫貧摘帽的貧困縣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加強工作統籌,扎實抓好住房建設、產業發展和就業增收、基礎設施建設、教育和醫療衛生、“四好村”創建等重點工作,管好用好“四項基金”,定期進行“回頭看”“回頭幫”,創造性開展工作,以“繡花”功夫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五要突出抓好區域協同發展

抓住長江經濟帶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等重大機遇,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產業配套協作和政策平臺共用,在全省多點多極支撐發展進程中加快崛起、率先突破。

六要突出抓好綠色發展

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開展大規模綠化全川行動,全面落實河長制,大力發展綠色低碳迴圈經濟,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旗幟鮮明懲治腐敗

堅定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

王東明強調,推動事業發展,關鍵在黨、關鍵在人。

各級黨組織要切實擔負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全面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持續用力正風肅紀,旗幟鮮明懲治腐敗,堅決有力刷新吏治,堅定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

廣大黨員幹部要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抓事業謀發展上來,做合格黨員、當幹事先鋒,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會勝利召開。

川南四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座談會。

解讀乾貨

省委書記全國兩會後調研首站,為何又是川南經濟區?

川報觀察記者 張立東

細心的川觀君注意到,這是王東明在今年全國兩會後的首站調研。2016年3月22日至24日,全國兩會後的首站調研也是在川南經濟區。

全國兩會後的首站調研,推動兩會精神落地落實是題中之義。今年別具深意:習近平總書記到四川代表團參加審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成為四川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通過調研報導可以看出,此次調研目的明確——“推動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落地落實”。

川南經濟區承載何種使命?

川南經濟區,是四川三大新興增長極之一,區位優勢明顯,工業、農業實力較強,可以說“在推動治蜀興川事業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梳理2013年初以來王東明歷次到川南經濟區調研的軌跡不難發現,這裡,承載著省委對川南在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格局中加快崛起、率先突破的重要期許。

2016年省委經濟工作會上,又提出“川南經濟區要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大力發展通道經濟,深入推進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加快建設長江上游重要城市群和川渝滇黔結合部區域經濟中心”。

省委書記的這些重要要求,既是川南經濟區承載的使命,也構成了推動川南經濟區發展的美好圖景,並一步步轉化為現實。

“調研首站”的答卷如何?

發展的實踐,證明川南經濟區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資料可以說話。2015年、2016年,是外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下的兩年,發展尤為困難。但連續兩年,川南經濟區GDP增速居五大經濟區之首。再把時間線放遠一些,從2013年到2015年這“十二五”關鍵的三年,川南經濟區經濟整體的增速雖未能避免放緩,但波動幅度卻最小。

所以,在全國兩會之後的首站選擇川南,更體現了省委對川南的發展的一貫重視和寄予厚望。

從穩增長到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從創新創造到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脫貧攻堅到區域協同發展……調研中、座談會上,王東明強調,川南四市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部署要求,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力推動川南經濟區做大做強,在推進治蜀興川事業發展、加快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的進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這些要求,必將為川南經濟區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活力。”研究區域發展的有關專家認為。

閱讀原文點擊→→《省委書記全國兩會後調研首站,為何又是川南經濟區?》】

緊緊圍繞市場需求,大力提升農產品品質,積極培育特色知名品牌,推動四川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

要堅持產銷聯動,加快健全縣鄉村電商物流網路,更加及時方便地把我省特色農產品資源和全國大市場連接起來,帶動更多農民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聚焦脫貧攻堅調研點

內江市市中區永安鎮卡瓦堆灣村村委會

關鍵字

精准脫貧

擼起袖子加油幹

脫貧攻堅是我省的“頭等大事”,王東明對此尤為關注。在內江市市中區永安鎮卡瓦堆灣村村委會,王東明仔細檢查建檔立卡、脫貧計畫、幫扶措施、工作臺賬等資料,與村支部書記、聯繫縣領導、幫扶單位、駐村工作組組長、第一書記和農技員交流,詳細瞭解政策措施精准到戶到人、“四好村”創建以及四項基金管理使用等情況。隨後,王東明還前往多位貧困群眾家中看望慰問,拉家常、聊發展,幫助分析致貧原因、幫扶措施和脫貧進展,鼓勵他們在黨委政府的幫助下擼起袖子加油幹,用勤勞雙手創造幸福美好新生活。

川南經濟區工作座談會

肯定川南四市新成績

31日上午,王東明在內江主持召開川南經濟區工作座談會。自貢市、瀘州市、內江市、宜賓市主要負責同志和副省長劉捷先後發言。在認真聽取發言後,王東明對川南四市認真貫徹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取得的新成績給予肯定。他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省上下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審議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把總書記和黨中央對四川的關懷厚愛、殷切希望轉化為做好工作的強大動力。

突出抓好六大工作

王東明指出,川南經濟區是我省三大新興增長極之一。川南四市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部署要求,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扎實工作,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全力推動川南經濟區做大做強,在推進治蜀興川事業發展、加快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的進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要突出抓好穩增長工作

保持專注發輾轉型發展戰略定力,強化政策落地落實,扎實開展“專案年”工作,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二要突出抓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堅持主攻方向不動搖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大力發展特色效益產業、優勢農產品和休閒農業、森林康養、農村電商等,積極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啟動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

三要突出抓好創新創造

堅持主動融入全面創新改革這個引領“十三五”發展的“一號工程”,做好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這篇大文章,積極培育打造一批重要創新平臺,加快集聚高新技術產業,同時自覺從全域高度梳理分析、謀劃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國資國企、行政管理、投融資、財稅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

四要突出抓好脫貧攻堅頭等大事

鎖定“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目標,鎖定計劃脫貧摘帽的貧困縣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加強工作統籌,扎實抓好住房建設、產業發展和就業增收、基礎設施建設、教育和醫療衛生、“四好村”創建等重點工作,管好用好“四項基金”,定期進行“回頭看”“回頭幫”,創造性開展工作,以“繡花”功夫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五要突出抓好區域協同發展

抓住長江經濟帶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等重大機遇,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產業配套協作和政策平臺共用,在全省多點多極支撐發展進程中加快崛起、率先突破。

六要突出抓好綠色發展

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開展大規模綠化全川行動,全面落實河長制,大力發展綠色低碳迴圈經濟,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旗幟鮮明懲治腐敗

堅定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

王東明強調,推動事業發展,關鍵在黨、關鍵在人。

各級黨組織要切實擔負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全面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持續用力正風肅紀,旗幟鮮明懲治腐敗,堅決有力刷新吏治,堅定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

廣大黨員幹部要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抓事業謀發展上來,做合格黨員、當幹事先鋒,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會勝利召開。

川南四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座談會。

解讀乾貨

省委書記全國兩會後調研首站,為何又是川南經濟區?

川報觀察記者 張立東

細心的川觀君注意到,這是王東明在今年全國兩會後的首站調研。2016年3月22日至24日,全國兩會後的首站調研也是在川南經濟區。

全國兩會後的首站調研,推動兩會精神落地落實是題中之義。今年別具深意:習近平總書記到四川代表團參加審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成為四川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通過調研報導可以看出,此次調研目的明確——“推動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落地落實”。

川南經濟區承載何種使命?

川南經濟區,是四川三大新興增長極之一,區位優勢明顯,工業、農業實力較強,可以說“在推動治蜀興川事業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梳理2013年初以來王東明歷次到川南經濟區調研的軌跡不難發現,這裡,承載著省委對川南在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格局中加快崛起、率先突破的重要期許。

2016年省委經濟工作會上,又提出“川南經濟區要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大力發展通道經濟,深入推進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加快建設長江上游重要城市群和川渝滇黔結合部區域經濟中心”。

省委書記的這些重要要求,既是川南經濟區承載的使命,也構成了推動川南經濟區發展的美好圖景,並一步步轉化為現實。

“調研首站”的答卷如何?

發展的實踐,證明川南經濟區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資料可以說話。2015年、2016年,是外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下的兩年,發展尤為困難。但連續兩年,川南經濟區GDP增速居五大經濟區之首。再把時間線放遠一些,從2013年到2015年這“十二五”關鍵的三年,川南經濟區經濟整體的增速雖未能避免放緩,但波動幅度卻最小。

所以,在全國兩會之後的首站選擇川南,更體現了省委對川南的發展的一貫重視和寄予厚望。

從穩增長到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從創新創造到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脫貧攻堅到區域協同發展……調研中、座談會上,王東明強調,川南四市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部署要求,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力推動川南經濟區做大做強,在推進治蜀興川事業發展、加快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的進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這些要求,必將為川南經濟區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活力。”研究區域發展的有關專家認為。

閱讀原文點擊→→《省委書記全國兩會後調研首站,為何又是川南經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