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鬼子”成為罵人語最早始于晉朝,可用來罵人祖宗全家

現如今,諸多的抗戰題材作品中,“鬼子”一詞幾乎成了國人對侵華日軍的代稱。那麼“鬼子”這個詞語最早是什麼意思呢?又是何時成為日寇簡稱的呢?

“鬼子”一詞始見《世說新語》

“鬼子”一詞,《辭海》的解釋是:罵人的話。《世說新語·方正》:“盧志於眾坐問陸士衡:‘陸遜、陸抗,是君何物?’……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內,甯(nìng)有不知?鬼子敢爾!’”由此可見,“鬼子”一詞古已有之。

《世說新語》是南朝宋出版的一本圖書,由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主要講述的漢末至南北朝時期的傳奇人物、奇聞軼事。

那麼這裡陸士衡為何會怒斥盧志為“鬼子”呢?原來陸士衡的祖父是三國時期吳國的丞相陸遜,父親是大司馬陸抗,而此時的盧志不過是個小小的參軍,他竟然敢直呼陸士衡先人的名諱,且稱他們為“物”,顯然是一種十分無禮的挑釁。

要知道在當時,世家望族都是非常看重家諱的,對於這種侮辱,陸士衡自然要以牙還牙,針鋒相對。

罵盧志為“鬼子”恰恰也是將其先人也捎帶著一起罵了,鬼的兒子,那祖上自然也是鬼了。

“洋鬼子”始于鴉☆禁☆片戰爭前後

在古代的一些志怪小說中,雖說也有涉及到“鬼子”一詞,但當時多是指魔鬼或是“人鬼婚姻”的產物,比如幹寶的《搜神記》、郭彖的《睽車志》等都有記載。

另外蒲松齡的《聊齋·畫皮》中“我固憐之,鬼子乃敢爾”的描述,則是道士對魔鬼的蔑稱。

至於“洋鬼子”一詞則是出現在鴉☆禁☆片戰爭前後。當時英法聯軍入侵中國,由於洋人的長相在當時人看來十分怪異,所以“洋鬼子”一詞就逐漸成為對外國入侵者的簡稱。清代陳康祺在其著作《燕下鄉脞錄》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若鬼使,則出使外洋之員;以西人初入中國,人皆呼為‘鬼子’也。”

“倭寇”變“鬼子”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源于李鴻章的一副對聯。甲午海戰前夕,李鴻章出使日本,談判結束後雙方舉辦了一個記者招待會,當時日本人突然亮出了一個寫有楹聯白絹,並很輕蔑地說自己有上聯對不出下聯,只好求助於漢字發源地的人了。


李鴻章定睛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並肩居頭上,單戈獨戰!”顯然這是日本在耀武揚威。面對這種挑釁,李鴻章毫不示弱,沉吟片刻揮毫就寫出了下聯:“倭人委,襲龍衣,魑魅魍魎,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如此一來,意思一下就明瞭:倭就是倭寇,來偷大清龍衣,“八大王”變成“四小鬼”,“琴瑟琵琶”變成“魑魅魍魎”,“並肩居頭上”變成“屈膝跪身旁”,“單戈獨戰”變成“合手擒拿”。由此,國人便不再稱日本侵略者為“倭寇”而改稱為“鬼子”了。

另外一種說法是源于“鬼子”一詞在日語中的三個意思:一是長得不像父母的孩子;二是出生時就已經長了牙的孩子;三是像鬼一樣胡來的人。早期到日本留學的人覺得,這三個意思十分符合歷史上的日本形象,所以懷著對他們入侵中國的憤怒和仇恨,遂將其稱為“鬼子”。

來偷大清龍衣,“八大王”變成“四小鬼”,“琴瑟琵琶”變成“魑魅魍魎”,“並肩居頭上”變成“屈膝跪身旁”,“單戈獨戰”變成“合手擒拿”。由此,國人便不再稱日本侵略者為“倭寇”而改稱為“鬼子”了。

另外一種說法是源于“鬼子”一詞在日語中的三個意思:一是長得不像父母的孩子;二是出生時就已經長了牙的孩子;三是像鬼一樣胡來的人。早期到日本留學的人覺得,這三個意思十分符合歷史上的日本形象,所以懷著對他們入侵中國的憤怒和仇恨,遂將其稱為“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