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名師佳作|品讀汪海峰的《徜徉渭水上游》

如果說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母親河,渭水就是華夏文明的祖母河。

仲夏夜晚,我佇立隴西渭水南岸,看古萊塢絢麗的燈光倒映出一派夢幻,想眼前並不存在的蒼蒼蒹葭,心靈溯洄、溯遊河之東西,縱橫千里,穿越萬年。

從此,往西有渭源鳥鼠山,往東有秦安大地灣。

渭水是黃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渭源鳥鼠山品字泉,

全長818公里,至潼關匯入黃河。十年前,我曾探訪過渭水源頭。在鳥鼠山麓,有一古廟“禹王廟”,廟前不遠處就是渭水源頭品字泉。當時禹王廟已經破敗欲傾,品字泉也將乾涸。據說禹王廟始建於西周初期,歷經兩千多年風雨,屢毀屢建,現存禹王廟修茸於清光緒末年。前幾年,當地鼠山村有識之士上下奔走呼籲,募集資金,翻新了禹王廟,使文物古跡得到了保護,也突出了品字泉作為渭水源頭的紀念意義。

《山海經》稱:“鳥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渭源縣的名稱也是與渭河源頭相關。《尚書·禹貢》:“導渭自鳥鼠同穴,東會於灃,又東會於涇,又東過漆沮,入於河。”與各個民族的早期傳說一樣,古中國也經歷了一次大洪水時期。大禹用疏導的方法治理水患,足跡直至渭水源頭,可見當時渭水是一條大河,黃河水患與渭水密不可分。禹王廟當然是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

站在此處,我仿佛聽到了幾千年前的滔滔洪水,看見了大禹率眾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忙碌身影。也仿佛聽到了古中國第一首有史可稽的愛情詠歎——塗山氏“候人兮猗”的遠古情歌。塗山氏支持大禹治水的事業,但由於難得見面,因而用一首“候人兮猗”的遠古歌謠寄寓了對大禹的無盡思念。這首歌只有四個字,其中兩個還是虛詞,就這麼一首短歌,斷續抑揚、情深意長,
我想塗山氏吟唱時千回百轉、餘音不絕,激蕩迴旋山林河谷,大禹肯定聽到了塗山氏深情的歌吟。

在渭水源頭處的支流蓮峰河邊,有山曰首陽山。當年伯夷叔齊甯死不食周粟,溯渭水而上到了首陽山,結廬定居,采薇而食,終於餓死此地。作為人格操守的典範,

幾千年來受到了封建時代士大夫的景仰。

如此寧靜夏夜,我眼前的渭水無語東流,我的思緒也隨之而東。她的第一大支流葫蘆河從靜寧蜿蜒南下,經莊浪,到秦安匯合了清水河,一路向東南在天水三陽川匯入渭水。這條偉大的河流流淌在古成紀大地上,也不知流過了幾萬年幾十萬幾百萬年。在她的滋養下,女媧部落、伏羲部落相繼產生,綿延發展。女媧在渭水上游摶黃土造人的傳說,不就是陶器的發明嗎?葫蘆河和渭水交匯處有卦臺山,是伏羲一畫開天之地,在此伏羲制定了初期的文明規範。女媧補天、伏羲畫卦,華夏文明之光在這片神奇的隴中大地上生髮。請你到秦安去看看大地灣吧,看看距今8000年前我們的先祖是如何創造了輝煌的史前文明。我驚訝於大地灣的彩陶人頭罐,我驚訝於大地灣的大房子,那代表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我猜想,以人頭罐為代表的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彩陶,就是伏羲社會的日用器皿;那座大房子,就是伏羲社會的國會大廈。我們的先祖富於激情和創造,渭水上游呈現出繁榮昌盛熱氣騰騰的史前文明圖景。

在距今5000年到8000年之間,我們的先祖在此創造文明、開拓進取,文明的曙光沿著渭水東流,進入關中平原、進入中原大地,在黃河流域廣袤的大地上,創造了輝煌的仰紹文化。曙光漸明,天色漸亮,此後黃帝和炎帝攜手,從渭水上游出發,大踏步挺進黃河流域,逐鹿中原,合二為一,創造了華夏文明。

如果說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母親河,渭水就是華夏文明的祖母河。

大地灣在距今5000年時消亡了,也不知是由於氣候的原因、還是瘟疫戰亂的原因。但大地灣文化並沒有消失,幾千年時間裡這一最初的原始文明沿著渭水河谷向東遷移擴散到渭水中下游和黃河流域,從而孕育出了仰紹文化。仰紹文化又回頭沿著渭水河谷向西,影響了渭水上游直至洮河流域以及更遠地域的文化,馬家窯文化的興盛繁榮就是最顯著的例子。

馬家窯彩陶是彩陶發展史上的藝術巔峰,那妙曼的器形、精美的圖案令人驚歎不已。馬家窯文化距今5000年左右,那時還沒有文字,只有各種紋飾圖案附著在形態各異的陶罐上,令今人生髮無窮想像。這些紋飾圖案就是先民的語言,這些語言與先民對生殖崇拜、農業生產、捕魚狩獵、天地認知等相關。我曾驚歎於先民的技藝高超,是用何等的工具在球形的表面繪製出如此工致整潔的圖案!尤其是網紋圖案,交叉的每一根線條都是粗細均勻、邊緣整齊、間隔相等。當我在洮河流域參觀過一個彩陶工藝品製作者的繪製過程之後,我終於相信,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製作者,就是用柔軟的毛筆進行繪製。你可以想像一下,先民拿著獸毛做成的毛筆,蘸上礦物顏料,在一件件陶坯上描繪的情形,那可不就是中國最早的書法繪畫嗎?彩陶的製作者可不就是當時的工藝大師、藝術家嗎?真正的藝術家是通神的,他們總是掌握著人與天地萬物交通的密碼。彩陶藝術家是幸福的,他們在為社會生產祭祀、日用器皿的同時,盡情地抒情寫意,他們也在藝術創作中獲得了最廣闊最深刻的自由。我們面對彩陶上流暢的線條和精美的圖案感受到了這種自由,這就是藝術之源。

渭水上游的隴中是彩陶的故鄉,這裡廣闊深厚的黃土在史前最適合燒制彩陶,在後來最適合生長土豆。人類發展的不同時代,我最鍾情於彩陶時代,那是最溫暖的時代。黃土的細膩溫潤,洮渭之水的含情脈脈,註定了彩陶的溫婉迷人。馬家窯文化延續了1000多年,之後在渭水上游和洮河流域又產生了齊家文化、辛店文化、寺窪文化。這時的中原大地,已逐漸進入了青銅時代。自從進入青銅時代,金屬器皿都透著冰冷、帶著戾氣,幾千年的歷史大書,都在刀光劍影中翻過。青銅器上的圖案多見象徵權力的怪獸,猙獰恐怖,令人生畏。當然,社會進步了,人類成長了,但我們也為這種進步和成長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我最懷念彩陶時代天真單純的歲月,那是人類的童年。

就是這條湯湯渭水,為隴右廣大地域帶來了繁榮昌盛。在東南沿海還是蠻荒之地時,這裡早就進入了文明時代。直至安史之亂之前,“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這裡曾經水草豐美,物阜民豐。還是這條渭水通道,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是歷代中原王朝經營大西北、經營西域的重要地帶。實際上,這條通道也被稱之為史前絲綢之路,也就是在史前、在貫通東西的絲綢之路之前已經有這樣的通道。起先人類的足跡總是沿著河谷地帶行進,在史前漫長的歲月裡,文明的傳播,人口的遷移,早就在渭水河谷踩出了這麼一條便捷的道路。

白馬馱經,翩翩西來,絲綢古道,雲蒸霞蔚。佛教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此後中國人有了儒釋道三重哲學信仰。佛教遺跡也遍佈絲綢之路甘肅段,最西邊有敦煌莫高窟,渭水上游段有武山水簾洞、甘穀大象山、天水麥積山等著名石窟群。武山水簾洞石窟群因知名度未若莫高窟、麥積山,到訪人數相對較少。其中有一處拉稍寺,為巨型摩崖浮雕壁畫,高、寬均為五十米左右,所謂“砍盡南山柴,修起拉稍寺”,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摩崖浮雕。到過此地,有幸見過這一佛教藝術巨作的人,無不歎為觀止。七、八年前,與上海大學一位博導前往拉稍寺,先遠看宏偉巨制,又走近細看局部,當看到一尊真人大小、只剩胸像、被當地稱之為“東方維拉斯”的塑像時,終於,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轟然一聲,大腦中一片蒼白,整個人都傻掉了。”拉稍寺的藝術魅力於此可見一斑。

絲綢古道,東接西連。早在先秦時期,秦就在隴右地域設置了隴西郡,郡治狄道。秦統一天下後,隴西郡為三十六郡之一。後因羌人襲擾,在魏文帝黃初年間將郡治遷移至今隴西縣。隴西縣舊稱鞏昌,是元明清鞏昌府府治所在地,也是當時隴右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康熙六年陝甘分省後一度成為甘肅省最早的省會。

絲綢古道上,渭水岸邊有鞏昌府南安書院,洮河岸邊有臨洮府超然書院,這兩個書院因與明清時期兩個著名人物相關而彪炳史冊。明代楊繼盛因諫諍被貶為狄道典史,他在此地募集資金建超然書院,手書“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清代安維俊因諫諍被貶後回隴中執掌南安書院,被譽為“隴上鐵漢”。無獨有偶,這兩個不同代的人卻都是錚錚鐵骨,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直言敢諫,奮不顧身,體現了在其位必謀其政的作為。楊繼盛以《請誅賊臣疏》彈劾嚴嵩,安維俊以《請誅李鴻章疏》彈劾李鴻章,都體現了知識人格的大義凜然。至今南安書院故址隴西師範院內的古松,臨洮岳麓山超然臺上的古塔,面對渭水、洮河,依然在宣示正道直行、捨身取義的愛國精神。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渭水上游,說來話長。我站立渭水岸邊,跟隨渭水的脈動而神遊,撫今追昔,思緒萬千。《秦風·蒹葭》產生于秦人的故鄉渭水上游段,兩千多年來,這一片蒹葭及其水域就蕩漾在我們民族的血脈裡,成為一道經久不衰的旖旎風光。

文明之脈,確實存在,源頭就在渭水上游。如今,渭水上游段這一地域還較為貧困落後,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失去了昔日的光輝。但是炎黃子孫不應忘記根本,發達地區應對這一地域給予更多的關注,使得這一地域能夠與東南沿海均衡發展。好在2017年7月9日寶蘭高鐵正式開通,東西高鐵大動脈聯通,絲綢古道渭水上游段必將以自身深厚的文化積澱再次煥發青春。

不就是陶器的發明嗎?葫蘆河和渭水交匯處有卦臺山,是伏羲一畫開天之地,在此伏羲制定了初期的文明規範。女媧補天、伏羲畫卦,華夏文明之光在這片神奇的隴中大地上生髮。請你到秦安去看看大地灣吧,看看距今8000年前我們的先祖是如何創造了輝煌的史前文明。我驚訝於大地灣的彩陶人頭罐,我驚訝於大地灣的大房子,那代表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我猜想,以人頭罐為代表的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彩陶,就是伏羲社會的日用器皿;那座大房子,就是伏羲社會的國會大廈。我們的先祖富於激情和創造,渭水上游呈現出繁榮昌盛熱氣騰騰的史前文明圖景。

在距今5000年到8000年之間,我們的先祖在此創造文明、開拓進取,文明的曙光沿著渭水東流,進入關中平原、進入中原大地,在黃河流域廣袤的大地上,創造了輝煌的仰紹文化。曙光漸明,天色漸亮,此後黃帝和炎帝攜手,從渭水上游出發,大踏步挺進黃河流域,逐鹿中原,合二為一,創造了華夏文明。

如果說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母親河,渭水就是華夏文明的祖母河。

大地灣在距今5000年時消亡了,也不知是由於氣候的原因、還是瘟疫戰亂的原因。但大地灣文化並沒有消失,幾千年時間裡這一最初的原始文明沿著渭水河谷向東遷移擴散到渭水中下游和黃河流域,從而孕育出了仰紹文化。仰紹文化又回頭沿著渭水河谷向西,影響了渭水上游直至洮河流域以及更遠地域的文化,馬家窯文化的興盛繁榮就是最顯著的例子。

馬家窯彩陶是彩陶發展史上的藝術巔峰,那妙曼的器形、精美的圖案令人驚歎不已。馬家窯文化距今5000年左右,那時還沒有文字,只有各種紋飾圖案附著在形態各異的陶罐上,令今人生髮無窮想像。這些紋飾圖案就是先民的語言,這些語言與先民對生殖崇拜、農業生產、捕魚狩獵、天地認知等相關。我曾驚歎於先民的技藝高超,是用何等的工具在球形的表面繪製出如此工致整潔的圖案!尤其是網紋圖案,交叉的每一根線條都是粗細均勻、邊緣整齊、間隔相等。當我在洮河流域參觀過一個彩陶工藝品製作者的繪製過程之後,我終於相信,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製作者,就是用柔軟的毛筆進行繪製。你可以想像一下,先民拿著獸毛做成的毛筆,蘸上礦物顏料,在一件件陶坯上描繪的情形,那可不就是中國最早的書法繪畫嗎?彩陶的製作者可不就是當時的工藝大師、藝術家嗎?真正的藝術家是通神的,他們總是掌握著人與天地萬物交通的密碼。彩陶藝術家是幸福的,他們在為社會生產祭祀、日用器皿的同時,盡情地抒情寫意,他們也在藝術創作中獲得了最廣闊最深刻的自由。我們面對彩陶上流暢的線條和精美的圖案感受到了這種自由,這就是藝術之源。

渭水上游的隴中是彩陶的故鄉,這裡廣闊深厚的黃土在史前最適合燒制彩陶,在後來最適合生長土豆。人類發展的不同時代,我最鍾情於彩陶時代,那是最溫暖的時代。黃土的細膩溫潤,洮渭之水的含情脈脈,註定了彩陶的溫婉迷人。馬家窯文化延續了1000多年,之後在渭水上游和洮河流域又產生了齊家文化、辛店文化、寺窪文化。這時的中原大地,已逐漸進入了青銅時代。自從進入青銅時代,金屬器皿都透著冰冷、帶著戾氣,幾千年的歷史大書,都在刀光劍影中翻過。青銅器上的圖案多見象徵權力的怪獸,猙獰恐怖,令人生畏。當然,社會進步了,人類成長了,但我們也為這種進步和成長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我最懷念彩陶時代天真單純的歲月,那是人類的童年。

就是這條湯湯渭水,為隴右廣大地域帶來了繁榮昌盛。在東南沿海還是蠻荒之地時,這裡早就進入了文明時代。直至安史之亂之前,“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這裡曾經水草豐美,物阜民豐。還是這條渭水通道,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是歷代中原王朝經營大西北、經營西域的重要地帶。實際上,這條通道也被稱之為史前絲綢之路,也就是在史前、在貫通東西的絲綢之路之前已經有這樣的通道。起先人類的足跡總是沿著河谷地帶行進,在史前漫長的歲月裡,文明的傳播,人口的遷移,早就在渭水河谷踩出了這麼一條便捷的道路。

白馬馱經,翩翩西來,絲綢古道,雲蒸霞蔚。佛教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此後中國人有了儒釋道三重哲學信仰。佛教遺跡也遍佈絲綢之路甘肅段,最西邊有敦煌莫高窟,渭水上游段有武山水簾洞、甘穀大象山、天水麥積山等著名石窟群。武山水簾洞石窟群因知名度未若莫高窟、麥積山,到訪人數相對較少。其中有一處拉稍寺,為巨型摩崖浮雕壁畫,高、寬均為五十米左右,所謂“砍盡南山柴,修起拉稍寺”,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摩崖浮雕。到過此地,有幸見過這一佛教藝術巨作的人,無不歎為觀止。七、八年前,與上海大學一位博導前往拉稍寺,先遠看宏偉巨制,又走近細看局部,當看到一尊真人大小、只剩胸像、被當地稱之為“東方維拉斯”的塑像時,終於,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轟然一聲,大腦中一片蒼白,整個人都傻掉了。”拉稍寺的藝術魅力於此可見一斑。

絲綢古道,東接西連。早在先秦時期,秦就在隴右地域設置了隴西郡,郡治狄道。秦統一天下後,隴西郡為三十六郡之一。後因羌人襲擾,在魏文帝黃初年間將郡治遷移至今隴西縣。隴西縣舊稱鞏昌,是元明清鞏昌府府治所在地,也是當時隴右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康熙六年陝甘分省後一度成為甘肅省最早的省會。

絲綢古道上,渭水岸邊有鞏昌府南安書院,洮河岸邊有臨洮府超然書院,這兩個書院因與明清時期兩個著名人物相關而彪炳史冊。明代楊繼盛因諫諍被貶為狄道典史,他在此地募集資金建超然書院,手書“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清代安維俊因諫諍被貶後回隴中執掌南安書院,被譽為“隴上鐵漢”。無獨有偶,這兩個不同代的人卻都是錚錚鐵骨,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直言敢諫,奮不顧身,體現了在其位必謀其政的作為。楊繼盛以《請誅賊臣疏》彈劾嚴嵩,安維俊以《請誅李鴻章疏》彈劾李鴻章,都體現了知識人格的大義凜然。至今南安書院故址隴西師範院內的古松,臨洮岳麓山超然臺上的古塔,面對渭水、洮河,依然在宣示正道直行、捨身取義的愛國精神。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渭水上游,說來話長。我站立渭水岸邊,跟隨渭水的脈動而神遊,撫今追昔,思緒萬千。《秦風·蒹葭》產生于秦人的故鄉渭水上游段,兩千多年來,這一片蒹葭及其水域就蕩漾在我們民族的血脈裡,成為一道經久不衰的旖旎風光。

文明之脈,確實存在,源頭就在渭水上游。如今,渭水上游段這一地域還較為貧困落後,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失去了昔日的光輝。但是炎黃子孫不應忘記根本,發達地區應對這一地域給予更多的關注,使得這一地域能夠與東南沿海均衡發展。好在2017年7月9日寶蘭高鐵正式開通,東西高鐵大動脈聯通,絲綢古道渭水上游段必將以自身深厚的文化積澱再次煥發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