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九旬非遺傳承人用手機玩微信 和兒子一起推廣棗陽粗布

圖為:王義林老人在織布機前

楚天都市報 記者郭文傑 通訊員杜微波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李輝

在武漢市洪山區書城路與南湖大道交界處的廣宏匯商業街,有一家名叫百布堂的家紡店。與一般的家紡店不同的是,這裡也是省級非遺傳承項目——棗陽手工粗布紡織技藝的傳習所。而負責傳習這項古老技藝的,是91歲的省級非遺傳承人王義林老人和她的兒子劉大友。

父親曾從事中國共產黨地下工作,丈夫參加過抗美援朝,

王義林見證了中國從貧窮的舊社會到如今繁榮昌盛的大國的發展歷程,“如今老百姓的日子真是美到天上去了。”王義林感慨道。

五歲上私塾十歲學織布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洪山區的百布堂家紡店,王義林正坐在織機上熟練地織布。只見她一手拿著梭子,一手扶著織機,雙腳踩動著織機的踏板,梭子飛快地在棉線之間來回穿梭,不一會兒,就織出了幾釐米的粗布。“現在老啦,

年輕的時候,我一天能織二十多米的布呢。”王義林笑著說。

王義林出生在棗陽的一個大戶人家,爺爺又種田又做生意,辦過染行、織布廠等,家境還算殷實。她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5歲上私塾,前後斷斷續續讀了15年書。過去在棗陽,曾有“家家紡織,機杼相和”的傳統,她10歲開始跟隨大人學習織布,並很快掌握了這項技藝。

王義林的父親曾在當時的國民政府任職,但他白天在國民政府上班,

晚上則從事中國共產黨的地下工作。

1955年,王義林結婚了,丈夫是一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退伍軍人,在戰場上擔任機槍手,“機槍手通常都是敵人重點攻擊的對象,經常有炮彈落在他身邊,他有好幾次都被埋在了土坑裡。”那時候,王義林經常聽丈夫講戰場上九死一生的故事,感慨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後來,王義林從丈夫那裡瞭解到,公公也是一位共產黨員,但在解放前已被國民黨殺害。

王義林和丈夫共育有5個子女,由於家境貧寒,為了讓孩子們吃飽穿暖,她開始重拾小時候的織布技藝。

和兒子一起推廣棗陽粗布

棗陽手工粗布,又稱老棉布、老土布。歷史上,棗陽的交通相對閉塞,農婦們只能自己織布做衣裳,於是“棗陽手工粗布紡織技藝”便應運而生,其歷史可追溯至漢朝。

王義林介紹,棗陽手工粗布要經過軋花、紡線、染線、漿線、牽經、上機、織布、染布等17道工序才能完成,

技藝十分複雜。上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紡織技術的發展,棗陽手工粗布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但王義林和小兒子劉大友卻堅持將這項古老的工藝傳承了下來。“我是穿粗布衣服長大的,小時候家裡很窮,母親總是白天幹農活,晚上織布,給我們這些孩子做衣服。”劉大友對棗陽粗布有很深的感情,他介紹,棗陽手工粗布不僅質地柔軟、不起褶皺,還有不褪色、不起球、耐水洗等特點。

2007年,劉大友成立了“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紡有限公司”,主要用棗陽手工粗布工藝生產床上用品、服裝服飾和相關工藝裝飾品。

王義林非常支持兒子的事業,親自擔任老師,教授棗陽粗布技藝。去年,“棗陽手工粗布紡織技藝”入選湖北省文化廳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會用智慧手機發微信

如今,91歲高齡的王義林身體非常健朗。從2007年開始,她就和兒子一起從棗陽搬到了武漢洪山區定居。平時兒子在外忙工作,她自己照顧自己,買菜、做飯、做家務,都完全沒有問題。

閒暇時,她會定期去兒子的店裡教學,手把手教年輕人。為了宣傳棗陽粗布,她還經常跟兒子一起到全國各地去參加會展。

今年5月,王義林和兒子一起去深圳參加了第十三屆國際文博會,“過去交通不發達,棗陽的72鎮我只去過兩個,現在交通如此先進,坐上高鐵幾小時就到深圳了,真是太方便了。”王義林感慨道。

雖然已九旬高齡,但王義林非常喜歡新鮮事物。她學會了使用智慧手機,能和親友發微信,還會用手機和孫女視頻聊天。“我現在不僅有高齡補貼,省政府和襄陽市每年還給我們非遺傳承人發補貼,對於我們非遺的推廣也非常支持,馬上我還要參加在武漢舉辦的長江非遺展呢。”王義林說,現在的生活真是越過越有盼頭,城市發展越來越快,社區裡有社區活動室、健身中心,可以打牌、下棋、唱戲,社區還定期為老人們舉行免費體檢,“過去百姓的日子太苦了,現在真是美到天上了。相信十九大之後,百姓的日子會越來越紅火。”

還有不褪色、不起球、耐水洗等特點。

2007年,劉大友成立了“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紡有限公司”,主要用棗陽手工粗布工藝生產床上用品、服裝服飾和相關工藝裝飾品。

王義林非常支持兒子的事業,親自擔任老師,教授棗陽粗布技藝。去年,“棗陽手工粗布紡織技藝”入選湖北省文化廳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會用智慧手機發微信

如今,91歲高齡的王義林身體非常健朗。從2007年開始,她就和兒子一起從棗陽搬到了武漢洪山區定居。平時兒子在外忙工作,她自己照顧自己,買菜、做飯、做家務,都完全沒有問題。

閒暇時,她會定期去兒子的店裡教學,手把手教年輕人。為了宣傳棗陽粗布,她還經常跟兒子一起到全國各地去參加會展。

今年5月,王義林和兒子一起去深圳參加了第十三屆國際文博會,“過去交通不發達,棗陽的72鎮我只去過兩個,現在交通如此先進,坐上高鐵幾小時就到深圳了,真是太方便了。”王義林感慨道。

雖然已九旬高齡,但王義林非常喜歡新鮮事物。她學會了使用智慧手機,能和親友發微信,還會用手機和孫女視頻聊天。“我現在不僅有高齡補貼,省政府和襄陽市每年還給我們非遺傳承人發補貼,對於我們非遺的推廣也非常支持,馬上我還要參加在武漢舉辦的長江非遺展呢。”王義林說,現在的生活真是越過越有盼頭,城市發展越來越快,社區裡有社區活動室、健身中心,可以打牌、下棋、唱戲,社區還定期為老人們舉行免費體檢,“過去百姓的日子太苦了,現在真是美到天上了。相信十九大之後,百姓的日子會越來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