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血脂的三大誤區,很多人都中招!

2015年中國人健康大資料概況顯示:高血脂人數將1億多人,

血脂異常的1.6億人,估計目前全國血脂異常患者人數已經超過2億甚至更高。

在我國,這個現象也很明顯,喜歡清淡飲食的南方,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低於喜歡大葷的北方,有人曾做過統計,東北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是廣州人的近3倍,其實究根結底,

還是四個字——生活方式,這個統計也足以說明高血脂是跟我們生活方式關係最為密切。

以下三個誤區你有沒有中招?

1、吃素就一定不會得高血脂

老圓,是個已經堅持了十年的素食主義者,有一次體檢,無意中發現血脂升高,心裡納悶,我吃素怎麼血脂還高?如果細心觀察的話,

你會發現寺廟裡的和尚吃雖然吃的很素,但他們圓寂的時候血管也並不見得由多健康,究其原因,還是吃的不對,吃素雖然避免了危險因素——肉類的攝入,但是如果不注意糖,油,鹽的攝入量及烹調方式依然會增加高血脂風險。往往素菜較葷菜口味差,為了增加口感難免會放過多的植物油,這樣一來不知不覺攝入過多的脂肪,增加高血脂風險,
另外,素食人群過多的油炒菜及煎炸的烹調方式也是高血脂的元兇,主要三方面危害,一方面油脂攝入容易超標,另一方面植物油經過高溫冒煙,其中不飽和脂肪酸變性產生致癌物,最後一點,食材剛經過高溫後維生素,酶,抗氧化物質的流失。所以,肉食不是百病之源,素食也不能防百病,關鍵是要看你怎麼吃!

2、血脂恢復到正常範圍就不用治療?

舉個例子,一個患有剛做過支架手術的冠心病朋友 拿著血脂正常的化驗單疑惑的問醫生:醫生啊,我化驗單血脂正常,為什麼還要服用降脂藥呢?其實,與他有類似問題的人不在少數,降脂治療的目的並不是單單為了降脂而降脂,而最終目的還是為了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這才是最終目的,不同人群血脂的正常範圍是不同的,要先判定總的心血管風險(比如年齡,家族病史,有沒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再結合血脂水準綜合評價,而上面那位朋友呢,即使血脂在正常範圍內,但已經患有冠心病,對他來說,心血管風險相當高,血脂的目標值自然也更嚴格,目標血脂必須控制在低於化驗單的的正常值才可以,所以,不同人群的血脂正常範圍是不同的,一個正常人群和一個有患有冠心病的人群的目標血脂是不同的,即使通過治療血脂恢復到了化驗單上的正常範圍,也要諮詢醫生後在決定。

3、血脂高一點,但沒有任何感覺,就不要緊?

高脂血症本稱為隱性殺手,之所以難以察覺,這是因為,血管堵掉50%以下。你也是察覺不到任何表現的,因為還有足夠的血液供應心臟,只有超過50%,當影響到心臟供血,這時候就會出現心腦血管堵塞的一些症狀,研究發現,高血脂在青少年時期就開始侵蝕全身血管,到中年時期,病情進一步發展,這時候你可能還沒有任何的表現症狀,而只有去體檢的時候,很多人往往發現自己的血脂已經高於正常,嚴重的甚至有冠心病的風險,在這時候治療,效果已經遠遠不如最初的預防,可見,血管維護要越早越好,其實從年輕時期就應該要重視起來,養成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患於未然,正常來說,年齡滿20歲以上人群,五年就應該至少有一次體檢,40歲以上人群一年要有一次的血脂檢查。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趙波營養師

版權申明:本文原創,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一個正常人群和一個有患有冠心病的人群的目標血脂是不同的,即使通過治療血脂恢復到了化驗單上的正常範圍,也要諮詢醫生後在決定。

3、血脂高一點,但沒有任何感覺,就不要緊?

高脂血症本稱為隱性殺手,之所以難以察覺,這是因為,血管堵掉50%以下。你也是察覺不到任何表現的,因為還有足夠的血液供應心臟,只有超過50%,當影響到心臟供血,這時候就會出現心腦血管堵塞的一些症狀,研究發現,高血脂在青少年時期就開始侵蝕全身血管,到中年時期,病情進一步發展,這時候你可能還沒有任何的表現症狀,而只有去體檢的時候,很多人往往發現自己的血脂已經高於正常,嚴重的甚至有冠心病的風險,在這時候治療,效果已經遠遠不如最初的預防,可見,血管維護要越早越好,其實從年輕時期就應該要重視起來,養成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患於未然,正常來說,年齡滿20歲以上人群,五年就應該至少有一次體檢,40歲以上人群一年要有一次的血脂檢查。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趙波營養師

版權申明:本文原創,未經允許,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