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住改商遭舉報 成都“麵條中的愛馬仕”張記鱔魚面關門

4月1日愚人節要來了,你愛的張記鱔魚面也關門了。

是的,這不是玩笑,3月31日,這家被網友戲稱為成都“麵條中的愛馬仕”的麵館最後一天營業。談及關門的原因,老闆張承靈坦言,我們的麵館開在居民樓內,由於不合規需要遷址。

近年來,底樓變餐館,社區“住改商“的現象頻頻出現。過去兩年成都餐飲行業投訴工作站就接到多起有關在居民樓開設的餐廳造成的包括油煙、雜訊、廢水等污染的投訴。

在業內看來,住改商造成監管困難,也增加了消費者的維權難度。

居民舉報 張記鱔魚面關門

從早期的154路美食公交線路上的鎣華寺街,到2014年遷至東安南路附近的一棟居民樓內,一碗麻辣鮮香的鱔魚面成為眾多食客追逐的美味。

記者瞭解到,張記鱔魚面由張遠成創立,在成都開了十多年,

是有名的“蒼蠅館子”。因為麵條價格較貴,一碗鱔魚面售價38元、松茸燉雞面售價85元,又被網友稱為“麵條中的愛馬仕”。

3月31日,是張記鱔魚面營業的最後一天。談及關店的原因,老闆張承靈告訴記者,“我和妻子是失業人員,當時在辦事處備了案,按照失業人員靈活再就業開了家庭作坊。但由於是在住宅樓裡,所以辦不到營業執照。”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部門收到了居民的舉報,

我也去說明了情況。”張承靈坦言,“為了社區和諧,我們也不做釘子戶,所以打算關門遷址,在附近找一個合規的鋪面。”

行業觀點:住改商造成監管困難

張記鱔魚面僅是社區遭遇住改商的個案。來自成都餐飲行業投訴工作站的消息顯示,2015、2016年都接到多起有關在居民樓開設的餐廳造成的包括油煙、雜訊、廢水等污染的投訴。

“由於餐飲業發展的歷史原因,現在許多餐飲業經營場不僅緊鄰居民住宅,

甚至位於居民樓內,且存在一定數量。”成都餐飲同業公會秘書長袁小然表示,“這一方面給社區帶來了油煙、雜訊、廢水等污染;另一方面也引發了對電梯、樓道等公共設施使用的不便。”

袁小然直言,從行業的角度,這類住改商是被不認可的。“由於這類餐館難以辦理營業執照,無證經營會帶來諸如食品安全等諸多風險,消費者的權益沒有保障,也增加了維權的難度。因此,堅決支持有關部門依法查處、取締非法經營的此類餐廳。”

不過,袁小然也指出,在此對其中“有特色的,有一定經營能力的私房菜” 希望能夠找尋到適合自身經營特色的店面,合法經營。這樣既有助於餐飲單位自身的發展,也有助於規範餐飲行業的經營行為。

律師說法:住改商需審核同意

對於在居民樓內開餐館,四川旭興律師事務所律師姜博表示,這主要看房屋性質。“如果是住宅,需經過多數業主同意。相反,如果是商用,則不需經業主利害人同意。”《物權法》第七十七條規定,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係的業主同意。

同時,《物權法》第八十三條相關規定,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對任意棄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雜訊、違章搭建、侵佔通道等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依照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要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排除妨害、賠償損失。業主對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白蘭 攝影記者 劉陳平

因此,堅決支持有關部門依法查處、取締非法經營的此類餐廳。”

不過,袁小然也指出,在此對其中“有特色的,有一定經營能力的私房菜” 希望能夠找尋到適合自身經營特色的店面,合法經營。這樣既有助於餐飲單位自身的發展,也有助於規範餐飲行業的經營行為。

律師說法:住改商需審核同意

對於在居民樓內開餐館,四川旭興律師事務所律師姜博表示,這主要看房屋性質。“如果是住宅,需經過多數業主同意。相反,如果是商用,則不需經業主利害人同意。”《物權法》第七十七條規定,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係的業主同意。

同時,《物權法》第八十三條相關規定,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對任意棄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雜訊、違章搭建、侵佔通道等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依照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要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排除妨害、賠償損失。業主對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白蘭 攝影記者 劉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