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36個大項目落地!青島西海岸又一重點經濟區崛起!

長按下方獲取明日天氣

精華索引

3年前,第9個國家級新區——西海岸新區獲得國務院正式批復成立。獲批以來,西海岸新區投資活躍度、市場繁榮度、開放度不斷增高,先後引進多個重量級產業項目、總投資近萬億,

已成為海內外客商青睞的投資興業熱土。一批又一批高級別、大投入的項目落戶西海岸,使新區發展充滿活力。而作為西海岸新區發展主力之一的董家口經濟區,其發展之快也引人矚目。

董家口港區規劃

專案助推港產城一體化,

激發活力

董家口經濟區位於青島市西南端,西鄰日照,是青島市和西海岸新區的重點功能區,經濟區遠期規劃面積616平方公里,近期規劃面積284平方公里,規劃為港區、臨港產業區和新港城三大板塊。依託深水大港促進臨港產業的發展,通過產業集聚帶動城市建設,城市的興起帶來了更多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又為港口及產業的發展提供保障,這便是董家口經濟區根據實際探索出的“以港促產、以產帶城、港產城一體化發展”的發展思路。

青島董家口經濟區總體規劃

在港產城一體化思路指引下,在集中簽約、集中開工、集中投產的“三集中”策略下,董家口經濟區引進了大批重量級項目。6月29日,涵蓋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倉儲物流、木材交易、海洋生物等領域的36個總投資近701億元的重點專案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董家口迴圈經濟區集中投產、開工、簽約。

這些項目的落地不僅為產業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助力,更大大啟動了董家口乃至整個新區的發展活力。

根據最新產業規劃,董家口將建設國家級精品“四大基地”——高端裝備製造基地、新材料基地、糧油與冷鏈基地、航運物流基地。

事實上,近年來董家口重點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糧油與冷鏈儲運加工、航運物流等產業,已經集聚了一大批科技創新企業。

基本形成了以港口物流、裝備製造、新材料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同時,初步構建起行業內部、產業間、區域間和公用設施完整的迴圈經濟產業鏈,繪製出港口經濟“新藍圖”。

專案總投資規模巨大

此次投產6個產業項目總投資45億元。其中,碧水源海水淡化專案總投資6.5億元,

建設了生產能力10萬立方米/日的海水淡化淨水廠及相關配套設施。專案採用“超濾膜(UF)+反滲透膜(RO)”雙膜法工藝技術,是國內第一個自主設計研發、自主投資建設、自主管理運營的海水淡化專案,打破了國外對海水淡化核心技術的壟斷。

雙星智慧裝備產業園

投產的雙星智慧裝備產業園項目,總投資4.96億元,占地169畝,建設車間13萬平方米,購置落地鏜床、數控車床、數控加工中心等設備112台(套),生產輪胎硫化機、成型機和平板硫化機,將極大促進國內輪胎加工企業的自動化、智慧化,帶動輪胎產業轉型升級,預計可實現年產值5億元。

開工的10個項目,總投資約86億元。高性能環保節能型納米補強劑專案,總投資4.4億元,總建築面積約6.6萬平方米,將形成年產各種型號高性能環保節能型納米補強劑12萬噸的產能規模。達產後預計年可實現營業收入13億元,帶動就業150人。

開工建設以董家口疏港鐵路為代表的基礎設施配套項目5個,總投資約60億元。其中疏港鐵路作為董家口港區的生命線工程,線路自青連鐵路董家口站北端疏解引出,經董家口南站至董家口港區內裝卸作業區,長度14.6公里,右線單繞長度4.6公里,同步建設青島方向上、下行聯絡線。建成後將成為連接港區與山東省經濟腹地的運輸大動脈。

大港口帶動大產業。當天集中簽約的20個產業項目,總投資高達555億元。

引進海洋肽穀產業園及海產加工副產物高值化利用項目,建設藍高新“海上糧倉”。海洋肽穀產業園總投資15億元,將建設冷凍原料魚周轉工廠、低值海洋魚前處理廠、海洋魚活性肽提取廠等,年可加工40萬噸冷凍低值海洋原料魚,產品為食用甘三酯型海洋魚油、食用海洋魚活性肽等,預計年銷售收入45億元。海產加工副產物高值化利用項目總投資10億元,年可生產高檔海洋生物活性多肽、膠原蛋白、DHA等海洋生物功能製品1500噸,預計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

借助港口優勢,打造覆蓋木材產業上下游的產業集群。引進總投資317.4億元的紅木交易中心、巴拿馬紅木物流、得源紅木傢俱製造等木材產業專案8個,建設國際知名的集木材進口貿易、倉儲物流、木材加工、生物質能源迴圈利用、高端傢俱板材製造、互聯網+跨境交易平臺、金融辦公、產品研發為一體的綜合性國際木材產業園。

其中,林投木材貿易與初加工產業園項目將建設生物質能源迴圈利用區;風鳥傢俱項目將凸顯義大利家居設計風格,產品實現“私人定制”;紅木交易中心專案將建設中國北方最大的專業木材交易中心。整個產業園將產生強勁的聚集效應,實現木材產業鏈閉合及產業鏈升級,帶動就業近9000人。

董家口紅木交易中心專案

結合港區戰略定位,打造高端裝備製造基地。此次簽約的裝備製造專案有3個,總投資39億元。英國節能飛輪專案引進英國先進的蓄能飛輪技術,為國內汽車提供飛輪配件和技術服務;香港風電設備專案則主要從事風力發電設備及配套零部件的製造、銷售、維修以及相關技術的開發、諮詢;海洋生物工程裝備製造基地專案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主要生產節能環保型空氣能低溫乾燥設備和深水自動控制養殖網箱等,將帶動我國海洋生物工程裝備產業的發展。

多管齊下,配套保障+從速服務

多個重量級大專案集中落地,要想保證這些項目同時順利推進並不容易。而董家口卻找出了一條路子,不僅能夠讓各個項目同時發展,更實現了高效率快速發展。

雙星智慧裝備產業園

一般而言,落戶經濟區的項目因具有體量大、高新等特點,對基礎設施配套的要求較高。自2009年市委、市政府決策開發董家口以來,累計完成開發面積50平方公里,基礎設施投資440億元,實現了“九通一平”,更實施了道路、給排水、綠化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形成了“三縱三橫”的集疏運體系。

以董家口經濟區的“生命線”疏港鐵路為例,疏港鐵路是保障港口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目前正在加緊建設,整條鐵路將於2018年建成通車,並與青連鐵路相連,將大大提升董家口港的集疏運能力。

從速服務首先要建立四個機制,提升軟實力。董家口對入駐項目進行全面梳理,按照新簽約落戶項目、開工建設項目、已投產項目為分類標準,把每個項目從落戶到投產涉及到的所有審批事項,制定詳細審批進度圖,掛圖推進行政審批工作。

全程化服務,培養設立專案“審批通”,按照審批許可權全力做好承辦、代辦、協辦、催辦工作,堅決杜絕體外迴圈。建立完善容缺受理、並聯審批、按需會商機制,開闢網上審批服務快速通道,推動專案審批便利化、快捷化。

董家口推行掛圖作戰,對納入西海岸新區掛圖作戰的12個項目和簽約引進的22個過億元專案分別成立三大戰役專案作戰部,設立專案專項工作辦公室,實行一個專案、一名指揮、一支隊伍、一張圖紙、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一線一圖、掛圖作戰”。

統籌推進,對未設立專項工作辦公室、未納入掛圖作戰的專案,分區域統籌推進。定期調度,根據專案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對專案推進情況一週一調度、一月一通報、一季度一觀摩,倒逼責任抓推進,促進簽約項目快落地、落地項目快開工、開工項目快投產。

青島港董家口港區疏港鐵路專案效果圖

同時,在服務機制方面,董家口經濟區探索設立“理事會+管委會”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理事會秘書處工作機構,成立了企業聯絡服務辦公室,搭建起區域決策議事平臺。工委管委領導班子成員每月到企業走訪一次,各重點專案專項工作辦公室負責同志每半月一次,聯絡員每週一次,及時瞭解專案推進情況和存在的困難。

各專項辦公室在企業走訪中收集到的一般性問題,能在現場解決的問題一律在現場解決;能自行協調解決的第一時間協調解決;不能自行解決的,梳理匯總後移交專案落實年辦公室分撥督辦。企業所反映問題屬管委管理許可權的,按三線工作法,由各分管副主任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

對企業反映的重要問題或超出管委許可權的問題,提交主任辦公會研究決策。理事會對重大問題或管委難以協調解決的問題,及時提交理事會層面研究決策。一年來,共為青島港、青鋼、雙星等企業協調解決各類問題110件。

要打造“港產城”三位一體的董家口,目前“港”和“產”按照規劃已經初具規模,整個港區的建設具備了從建設到運營的過渡和轉化。目前董家口港加快推進,一座屹立在西海岸新區土地上的綜合現代綠色港城正在加速崛起。

影響青島的力量青島城市精英資訊第一微刊

鳳凰青島公號現已全網多平臺運營,歡迎各位就近關注!

鳳凰青島微信小助手上線啦!

添加微信:qdifeng001

獲取更多驚喜!

雙星智慧裝備產業園

投產的雙星智慧裝備產業園項目,總投資4.96億元,占地169畝,建設車間13萬平方米,購置落地鏜床、數控車床、數控加工中心等設備112台(套),生產輪胎硫化機、成型機和平板硫化機,將極大促進國內輪胎加工企業的自動化、智慧化,帶動輪胎產業轉型升級,預計可實現年產值5億元。

開工的10個項目,總投資約86億元。高性能環保節能型納米補強劑專案,總投資4.4億元,總建築面積約6.6萬平方米,將形成年產各種型號高性能環保節能型納米補強劑12萬噸的產能規模。達產後預計年可實現營業收入13億元,帶動就業150人。

開工建設以董家口疏港鐵路為代表的基礎設施配套項目5個,總投資約60億元。其中疏港鐵路作為董家口港區的生命線工程,線路自青連鐵路董家口站北端疏解引出,經董家口南站至董家口港區內裝卸作業區,長度14.6公里,右線單繞長度4.6公里,同步建設青島方向上、下行聯絡線。建成後將成為連接港區與山東省經濟腹地的運輸大動脈。

大港口帶動大產業。當天集中簽約的20個產業項目,總投資高達555億元。

引進海洋肽穀產業園及海產加工副產物高值化利用項目,建設藍高新“海上糧倉”。海洋肽穀產業園總投資15億元,將建設冷凍原料魚周轉工廠、低值海洋魚前處理廠、海洋魚活性肽提取廠等,年可加工40萬噸冷凍低值海洋原料魚,產品為食用甘三酯型海洋魚油、食用海洋魚活性肽等,預計年銷售收入45億元。海產加工副產物高值化利用項目總投資10億元,年可生產高檔海洋生物活性多肽、膠原蛋白、DHA等海洋生物功能製品1500噸,預計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

借助港口優勢,打造覆蓋木材產業上下游的產業集群。引進總投資317.4億元的紅木交易中心、巴拿馬紅木物流、得源紅木傢俱製造等木材產業專案8個,建設國際知名的集木材進口貿易、倉儲物流、木材加工、生物質能源迴圈利用、高端傢俱板材製造、互聯網+跨境交易平臺、金融辦公、產品研發為一體的綜合性國際木材產業園。

其中,林投木材貿易與初加工產業園項目將建設生物質能源迴圈利用區;風鳥傢俱項目將凸顯義大利家居設計風格,產品實現“私人定制”;紅木交易中心專案將建設中國北方最大的專業木材交易中心。整個產業園將產生強勁的聚集效應,實現木材產業鏈閉合及產業鏈升級,帶動就業近9000人。

董家口紅木交易中心專案

結合港區戰略定位,打造高端裝備製造基地。此次簽約的裝備製造專案有3個,總投資39億元。英國節能飛輪專案引進英國先進的蓄能飛輪技術,為國內汽車提供飛輪配件和技術服務;香港風電設備專案則主要從事風力發電設備及配套零部件的製造、銷售、維修以及相關技術的開發、諮詢;海洋生物工程裝備製造基地專案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主要生產節能環保型空氣能低溫乾燥設備和深水自動控制養殖網箱等,將帶動我國海洋生物工程裝備產業的發展。

多管齊下,配套保障+從速服務

多個重量級大專案集中落地,要想保證這些項目同時順利推進並不容易。而董家口卻找出了一條路子,不僅能夠讓各個項目同時發展,更實現了高效率快速發展。

雙星智慧裝備產業園

一般而言,落戶經濟區的項目因具有體量大、高新等特點,對基礎設施配套的要求較高。自2009年市委、市政府決策開發董家口以來,累計完成開發面積50平方公里,基礎設施投資440億元,實現了“九通一平”,更實施了道路、給排水、綠化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形成了“三縱三橫”的集疏運體系。

以董家口經濟區的“生命線”疏港鐵路為例,疏港鐵路是保障港口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目前正在加緊建設,整條鐵路將於2018年建成通車,並與青連鐵路相連,將大大提升董家口港的集疏運能力。

從速服務首先要建立四個機制,提升軟實力。董家口對入駐項目進行全面梳理,按照新簽約落戶項目、開工建設項目、已投產項目為分類標準,把每個項目從落戶到投產涉及到的所有審批事項,制定詳細審批進度圖,掛圖推進行政審批工作。

全程化服務,培養設立專案“審批通”,按照審批許可權全力做好承辦、代辦、協辦、催辦工作,堅決杜絕體外迴圈。建立完善容缺受理、並聯審批、按需會商機制,開闢網上審批服務快速通道,推動專案審批便利化、快捷化。

董家口推行掛圖作戰,對納入西海岸新區掛圖作戰的12個項目和簽約引進的22個過億元專案分別成立三大戰役專案作戰部,設立專案專項工作辦公室,實行一個專案、一名指揮、一支隊伍、一張圖紙、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一線一圖、掛圖作戰”。

統籌推進,對未設立專項工作辦公室、未納入掛圖作戰的專案,分區域統籌推進。定期調度,根據專案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對專案推進情況一週一調度、一月一通報、一季度一觀摩,倒逼責任抓推進,促進簽約項目快落地、落地項目快開工、開工項目快投產。

青島港董家口港區疏港鐵路專案效果圖

同時,在服務機制方面,董家口經濟區探索設立“理事會+管委會”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理事會秘書處工作機構,成立了企業聯絡服務辦公室,搭建起區域決策議事平臺。工委管委領導班子成員每月到企業走訪一次,各重點專案專項工作辦公室負責同志每半月一次,聯絡員每週一次,及時瞭解專案推進情況和存在的困難。

各專項辦公室在企業走訪中收集到的一般性問題,能在現場解決的問題一律在現場解決;能自行協調解決的第一時間協調解決;不能自行解決的,梳理匯總後移交專案落實年辦公室分撥督辦。企業所反映問題屬管委管理許可權的,按三線工作法,由各分管副主任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

對企業反映的重要問題或超出管委許可權的問題,提交主任辦公會研究決策。理事會對重大問題或管委難以協調解決的問題,及時提交理事會層面研究決策。一年來,共為青島港、青鋼、雙星等企業協調解決各類問題110件。

要打造“港產城”三位一體的董家口,目前“港”和“產”按照規劃已經初具規模,整個港區的建設具備了從建設到運營的過渡和轉化。目前董家口港加快推進,一座屹立在西海岸新區土地上的綜合現代綠色港城正在加速崛起。

影響青島的力量青島城市精英資訊第一微刊

鳳凰青島公號現已全網多平臺運營,歡迎各位就近關注!

鳳凰青島微信小助手上線啦!

添加微信:qdifeng001

獲取更多驚喜!